怎么样给3岁小孩玩游戏
㈠ 怎样和3岁宝宝做游戏
和3岁宝宝做游戏的方法:
1、玩皮球和沙包
目的:锻炼肢体动作,精细动作,情绪/社交
解释:(1)宝宝和家长之间能互相拍球、滚球和传球,或绕着圆圈拍球。
(2)能把沙包投入洞中,并能更好地接住沙包。
2、带轮玩具
目的:锻炼肢体动作
解释:宝宝会喜欢骑三轮车或是小自行车。不过,要确保三轮车的大小合适,使宝宝的脚能够着脚蹬子。
3、画画画个人像
目的:锻炼精细动作,智力/逻辑
解释:画一张未完成的人像,然后让宝宝把它画完。
4、动手裁剪
目的:锻炼精细动作,视觉
解释:宝宝可以沿纸边剪纸,最后可以在纸上随意裁剪。下一次,试着沿一条线剪,用另一只手移动纸,并从杂志上裁剪下画面。准备好剪刀、胶水和纸,就可以开始这一游戏了。不过,用剪刀时要小心,大人一定要在一旁指导。
5、初步学习颜色概念
目的:视觉,智力/逻辑
解释:彩色纸板游戏很容易做。可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瓶盖、积木或卡片,让宝宝按颜色进行分类;也可将杂志上的彩色图片剪下来,贴成一个彩色招贴画;在画板上涂画某种颜色,做成某种颜色的食物,穿某种颜色的衣服,让宝宝指认。
6、分辨大小概念
目的:视觉,智力/逻辑
解释:收集各种大小的物体,如大大小小的贝壳、石头、松子、钮扣、罐头等等。让宝宝按照大小分装。也可用图片来做这个游戏,让孩子知道大小。
㈡ 有哪些适合三岁宝宝的亲子游戏呢
周末、节假日,在家好好睡过一觉,体力恢复了,精神头也非常足,不妨和宝宝玩玩大运动量的游戏,让身心都充分地发泄一下。
9.拇指打架
玩法:爸爸和宝宝分别伸出大拇指来,然后分别将其他的4个手指互相扣好之后,试图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压住对方的大拇指,谁先压住对方就算赢了。赢的一方马上拍一下对方的手背。宝宝的收获:要想赢爸爸,反应要足够快呢!爸爸的收获:坐着玩就可以了,运动量不大,又很有趣。
10.比赛投篮
玩法:准备一个小筐,放在合适的位置。再团一些纸球,或者将袜子卷起来,甚至可以找一些筷子、小勺之类的小物件充当投置物,和宝宝一起往筐里投,看看谁投得准呢?宝宝的收获:原来投不同的东西时,要用的力气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爸爸的收获:看到宝宝开始动脑子了,欣喜之余对自己说:“别着急,让宝宝先自己琢磨。”
㈢ 适合三岁宝宝玩的游戏
让宝宝聪明的游戏,就是能充分刺激宝宝五种感官,并且能够调动宝宝互动的游戏。
1属于宝宝的歌
适用于:2个月至1岁
开发的技能:认知,听觉,语言
需要的物品:无
经常唱歌或者念歌谣给宝宝听,选一首宝宝比较熟悉的,然后发挥想象力,适当的将宝宝的名字加进去,唱给宝宝听。
例子:小转转,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小转转,穿花衣,每年春天来这里
小转转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妈妈要进来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转转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转转的眼睛里
……
2滚啊滚
适用于:2至6个月
技能开发:大运动,触觉,身体意识
你需要:一个相当大的毯子或者地垫
在地上铺一个毯子,注意不要太软,如果条件允许,您还可以带孩子在公园或小区的草地上玩耍。
尽量让宝宝少穿些衣服,如果穿多了,宝宝的运动意愿就会降低,穿得少,宝贝会感觉自己更自由。
让宝宝趴着放在垫子上,并且帮助宝宝翻身,宝宝往那边歪,你就顺势帮宝宝翻过去,如果宝宝愿意,可以帮助宝宝继续翻过去,一直翻到垫子的边缘,然后再帮宝宝翻回来。
这个运动还会锻炼宝宝的肌肉力量哦,是非常好的大运动练习。
3滑雪橇
适用于:6周至5个月
开发技能:运动,空间意识
你需要:一个长方形的厚厚的纸板(收个大件快递就有咯),或者像宝宝那么大的一块绒毯子
将纸板或者毯子放在你家的地板或者地毯上,摩擦力越小越好。
将你的宝宝趴着放在纸板或者毯子上。
然后你可以向前或者向后拉动纸板或者毯子,让宝宝移动起来,注意不要过快,有的宝宝不喜欢过于强烈的刺激,会把宝宝吓到。让宝宝明显感受到移动,宝宝已经很开心了。
这个游戏会让宝宝更加向往移动自己的身体,几个月后,宝宝会非常积极的练习爬行,对大运动的发展很有好处哦!
4宝宝自己的照片书
适用于:6个月至1岁
开发技能:模式识别,精细动作
你需要:一些照片和一个小相册
我们可以做的简单一点,买一本相册,最好是小到只能放一张照片的。
你可以做一本情绪书:高兴大笑的宝宝,伤心大哭的宝宝,委屈撇嘴的宝宝,犯困揉眼睛的宝宝,愉快微笑的宝宝……
可以做一本家庭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哥哥,姐姐……
可以做一本数字书:一个奶嘴,两条手绢,三把勺子,四颗球……
可以做一本动作书:宝宝翻身,宝宝爬,宝宝吃饭,妈妈走路,爸爸跑步,奶奶做家务……
还可以做一本形状书:圆形的镜子,方形的毯子,三角形的帽子,爱心型的衣服图案,星星形状的气球……
注意,你拍的所有照片,都要是宝宝平时最熟悉常见的物品。
宝宝发现自己熟悉的物品和人物在“书”上,宝宝会非常喜欢看的。
你也可以鼓励宝宝自己动手翻阅书页,这会锻炼宝宝的手指技巧。
所以这个方法特别好,等宝宝长大了,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教宝宝熟悉新的环境和人哦!
5惊喜盒子
适用于:6个月至1岁
开发技能:物体永存概念
你需要:一根筷子,一个小容器(杯子,小纸盒子),和一个很小的玩偶(也可以自己画一个)
把小玩偶粘在筷子顶端,在小容器的底部掏一个洞,然后把筷子塞到洞里,玩偶惊喜盒子就做好了。
让宝宝坐好,先把玩偶藏在盒子里,接近宝宝并且引起宝宝的注意。
然后慢慢的让玩偶“跳”出来。
注意,嘴别闲着,告诉宝宝“小鸟飞出来了”,“小鸟又飞走了”,还可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可以多做几个小玩偶,换着来玩。
6有因有果
适用于:6个月至18个月
开发技能:因果概念,空间关系,精细动作
你需要:普通家居用品
让宝宝在你保护下,玩一下电灯开关,可以弄一个开关简易的台灯让宝宝玩;
还可以让宝宝玩水龙头开关;
把积木堆得高高的,让宝宝推倒;
把一个小毛绒玩具放在桌子边缘,让宝宝推下去;
鼓励宝宝抓住两个东西再撞击在一起,最好是可以发出声音,而且便于宝宝抓握的东西,如两个空心的塑料小瓶,两个铃铛,两把小铁勺子,两块硬木头等等。
7纸筒倒豆子
适用于:9-18个月
开发技能:精细动作,触觉刺激,手眼协调,物体恒存
你需要:一些卫生纸卷,一些小球
可以用绒球,乒乓球、高尔夫球。
如果宝宝觉得太简单,已经玩腻了,你还可以进阶一下。
把几个纸筒剪开,变成半圆的滑道,然后就可以自己设计“机关”啦。
8小吉他
适用于:6-18个月
开发技能:手眼协调,触觉刺激,听觉刺激
你需要:一个没盖子的盒子,一些皮筋儿
如果害怕宝宝把皮筋都拨掉下来,可以用胶带把盒子底部和皮筋儿黏在一起固定住,就算是皮筋崩断了,也不会乱飞伤到宝宝。
皮筋有粗有细,或者是制作材料不同,宝宝还可以弹拨出不同的声音来。
9哗啦袋子
适用于:9-15个月
开发技能:触觉刺激,听觉刺激,因果的感觉
你需要:一个棉布枕套,一些会发生响声很大的纸或者塑料
枕套有拉锁的,把拉锁拉好就好,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用针线缝死。
可以发出响声的纸,如垫烤盘的纸,牛皮纸,实在找不到,就用膨化食品的包装袋。
把有响声的纸放进口袋里封好,然后把这个一碰就会稀里哗啦的大袋子交给宝宝,让宝宝尽情发挥,宝宝可以拍,甩,扔,也可以吃,还可以用脚踩。无论宝宝怎么弄,你都不用担心宝宝的安全问题。
㈣ 适合3岁孩子玩的游戏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玩乐的过程,游戏可以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但跟孩子玩游戏也有很多讲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玩不同的游戏,甚至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游戏也会不同。游戏时间不仅可以给父母提供与孩子亲密接触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父母寓教于乐的时机。
今天给大家分享6款适合3-6岁孩子玩的游戏,操作简单,家长们都可以做到。
亲子游戏可以让父母寓教于乐,是父母与孩子增深感情的最快方法。
1.躲猫猫游戏
躲迷藏的游戏我家孩子从小就玩。起初藏不全身子,接着是一呼名字就出来,再到总是藏一个地方,至现在3岁多怎么骗也不出来,能闷不出声的呆好久。游戏虽然简单,但是见证了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
孩子3岁之后,动作幅度会比较大。父母最好双方陪着孩子一起玩,玩时要告知孩子厨房和柜子里不能藏。如果是只有一方陪伴,可以和孩子玩藏布偶的游戏,孩子也会比较喜欢。
2.女巫游戏之类
孩子3岁之后,会对神秘的事物感兴趣,对南瓜怪,魔鬼,女巫之类既害怕又好奇。陪孩子看一些这样题材的动画片,再来玩这个游戏效果会更好。父母一方带着孩子藏在被子里,另一方假装是南瓜怪,孩子会很享受这种惊险的过程。
我家孩子就经常玩,有一次我假装害怕,她就告诉我:妈妈,没关系,那不过是爸爸的手而已。
家长不用觉得会吓着孩子,就跟街道上万圣节装扮一样。随着孩子的长大,适当地让孩子接触这类角色,对孩子的想象力大有好处。
3.故事角色扮演
家长都会给孩子讲故事吧,找一个对话多点的故事,先给孩子读上几遍,再让孩子自己挑一个喜欢的角色来扮演。也许刚开始,孩子不能完全把对话表述清楚,但玩过几次之后,孩子就可以做到。
接下来是在讲一个新故事之前,告诉孩子要扮演什么角色,读上几遍后就可以做游戏了。这个游戏既可以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耐心倾听的习惯。
4.动作模仿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家长和孩子一人一局轮着模仿动作。先让孩子做任何他想做的动作,家长跟着模仿。接着家长做一些动作,让孩子模仿。家长的动作,可以自编,也可以看些儿童舞蹈。慢慢的,家长就会发现孩子的动作模仿能力越来越强,可以轻易地跟着电视学舞蹈动作。
5.跳床游戏
这个游戏的初衷是训练我家孩子晚上如厕。自从孩子可以自己尿尿后,我就告诉她下床的时候要趴着上下。为了让孩子把这个动作养成习惯,我就开始跟她玩这个游戏。游戏很简单,把枕头和被子由低到高间隔排成直线或者曲线,让孩子先从地上爬到床上,接着一个一个跳上去,太高了就直接跨上去,最后绕回去趴着下床回到起点。
训练很有效果,孩子都是自己晚上起来尿尿。让我没想到的是,孩子很喜欢玩这个游戏,每天在床上跳来跳去的,不过去掉了上下床环节。
㈤ 3岁小孩该玩些什么游戏呢
最好就是亲子游戏
那样小孩子更开心了
比如
好朋友
步骤:
1、全家人坐下,幼儿边拍手边蹦蹦跳跳地走,念儿歌:“拍拍手,向前走,找朋友,握握手。”
2、当念完最后一个字“手”的时候,孩子可以抓住妈妈(爸爸、奶奶、爷爷等的手,并说:“我和妈妈是妈朋友!”
3、接着重复念儿歌,找其他人做朋友;亦可以找到谁谁就与孩子交换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小提示:孩子对游戏熟练后,可启发孩子边念儿歌边作动作,并大胆地、有礼貌地邀请任何一个人
游戏作用:教孩子使用连词“和”
㈥ 怎么陪两到三周岁的孩子玩有什么好玩的小游戏呢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是可以通过做鬼脸或者是简单的一些游戏就能逗笑孩子,跟孩子进行互动,但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他的需求也不仅仅如此,简单的鬼脸可能已经不能让他感受到快乐了,那么当他到两三岁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跟孩子进行互动,又可以跟她玩些什么游戏呢?
三、精力充沛的时期
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外界的感受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他们自身的精力也是非常充沛,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当中,一定要非常认真,不要敷衍对待孩子的感觉。在家里面其实就可以跟孩子玩一些积木,或者是卡片小游戏之类的,这都是能够满足孩子好奇心,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到他的大脑发育。
㈦ 三岁小朋友适合做什么游戏
其实三岁孩子做的游戏很多如:做迷藏、数豆豆、比高矮、比赛指身体部位、拍皮球、滚球入洞、背诗和儿歌、唱歌加伴奏等等。如果是生日时候玩:1、可以做传话游戏,如“今天的蛋糕很好看,吃时会很香甜”。让第一个孩子把话传给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也可以让他把话往回传或者传给下一个孩子,来回传话,可以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2、魔袋:大人平时准备一个布袋,隔三差五地往里面装几件物品,如:一块糖、一截铅笔、一把梳子、一段绳子、一些玩具等等,让孩子把手伸进口袋,告诉孩子只能摸,不能看,摸到一件东西就讲讲有什么感觉,并且猜猜摸到的是什么东西。这个游戏,能提高孩子注意微小暗示和线索,辨别并且描绘物体的技能。三岁是孩子的黄金时代,和人做游戏是一个幸福欢乐的时光,所以要好好利用这辉煌的3岁时光,与孩子共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增长才智。这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快乐!
㈧ 父母在孩子三岁时多玩哪些游戏,有利于智力发育
3岁的宝宝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生要时期。父母可以这个阶段和宝宝玩一些益智的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体育锻炼可以激活思维,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每天锻炼身体跟智力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有学习问题的宝宝,他的视觉跟踪力差,阅读计算时常常出现丢字、串行、看错数,这和他的眼肌控制能力差有关。
温馨提示:这些游戏能够练习宝宝的跑、跳动作,又能训练宝宝手的运动能力,孩子越玩越聪明。
㈨ 如何在家陪3岁的孩子玩游戏
要陪三岁的孩子玩游戏的话,那么就应该有耐心一些,毕竟三岁的孩子并不是非常会玩游戏的,所以说,肯定会犯一些错误,而且也会非常的幼稚,这种情况下,自己一定要有耐心,要不然肯定是陪不了孩子的,也会让孩子讨厌,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很好的陪孩子玩游戏了。
㈩ 3岁宝宝早教游戏有些什么的,怎么给孩子玩
玩玩下面这些游戏吧,比较适合三岁左右的宝宝
1、看自己
目的:认识自己身体各部位,知道叫什么名称,有什么功能,培养观察记忆力,丰富语言。
做法:和孩子一起画一正面人物,让孩子知道五官、四肢、躯干都叫什么名称,还可细分如上肢分上臂前臂手腕、手掌手心、五指,五指又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下肢又分大腿小腿、踝、脚,躯干又分胸、腰。还有颈、肩、背、臀等。可拿布娃娃给孩子讲。孩子知道各部位名称后,可以问答式讲解各部位的功能。手是干什么用的?让孩子尽量发挥。胸、肩是干什么用的?掌握知识也起到语言的随机教育。
提示:可讲讲生命在于运动,让孩子多活动,多劳动。
2、排队
目的:在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上,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即好奇心求知欲强,愿意自己动手动脑,要亲身体验,在对周围产生兴趣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切活动都得在孩子最高兴最自在最专心投入的时候进行,才能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开发智力才能最理想。为此,开展游戏活动是调动孩子最佳心态的好方法,比枯燥无趣的死板说教,甚至是强迫的效果要好得多。
本条目重点训练孩子动手动脑,并结合学教摆出各种几何图形或生活中某种简单的造型,从而开发智力,训练其观察、记忆和联想能力。
做法:大人用小木棍或火柴棍摆一排下列图形让孩子看:‖⊥┰□△,先让孩子学着摆,然后让他想,摆出他见过的或学过的还有别的什么样子。大人可以启发提示,比如桌子面、房子、树、人行道上的地板砖、椅子、加号、等号,还有△工□◇等等。
提示:开始摆孩子还有新鲜感,注意力较集中,摆着摆着就有点不耐烦了,可以换成筷子、冰棒棍,甚至让孩子拣点直棍,调动玩的兴趣。
3、他人意识
目的:扩大自己范围外的空间,明确交往中互相称呼的概念。
做法:摆一盘小饼干,一家三口围坐一圈,跟孩子说:“我们过家家喽,玩熊妈妈分吃的。”这时妈妈拿起一块饼干说:“我吃一块。”又拿一块给孩子说:“你一块。”再拿一块给爸爸说:“给他一块。该小熊分饼干喽!”让孩子照妈妈这样说。然后爸爸再分。让孩子领会:我和你是对面的是直接的,而“他”是第三者是旁边的,让孩子说儿歌:
你我他不分家,我是自己,你和他是爸妈,分吃的你我他,我们玩得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