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女孩玩游戏充值怎么教育
❶ 对于偷偷拿钱充游戏的孩子,家长要怎样去教育他
首先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要及时纠正其行为。既然是偷偷拿,说明孩子是知道这种行为是家长所不认可的,有担心让家长知道,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身在其中,不能自拔,这个时候就要显示家长的重要性了,毕竟都是从孩子过来的,换位思考一下!以下提供几个个人观点
❷ 孩子玩游戏花了几千元怎么办
把孩子带到你们当地的派出所,让民警好好教育他一下,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首先这个问题家长教育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所以得要民警亲自出马,这样效果才特别的好。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几千元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够好几个月家里的生活费所需。回家以后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场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来感受一下,几千块钱都要消耗多少的体力和时间才能挣得回来也可以去农农业劳动,也可以去卖债,也可以带他去捡拾饮料瓶,这样的方式让他深刻体会到自己的错误。
当然了,家长也要反思,为什么手机会拿到孩子的手里面,就算付款的话也要输入密码以及指纹才可以,这是加什么疏忽?还是平时就是如此的。更何况小朋友是不能玩玩手机的,是不能拥有手机的,不然会很容易上瘾,另外网上什么好坏东西都有容易影响孩子的心智,毕竟他还没有身体,心智没有长成熟。
这样两边齐努力效果才是最好的。
❸ 孩子喜欢打游戏并且充钱,作为家长该怎么教育
前几天看到有家长发朋友圈,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不好好学习玩手机,给手机游戏充值了2000多元,怎么办啊?
家长懊恼非常,下面的留言也是各有说辞:
积极快乐的男人和他的儿子握手
3、立下规则
玩游戏之前立下规矩,孩子和爸妈一起执行,相互监督。最好说明如果破坏了规则有什么样的处罚。也可以适当设立奖励,鼓励孩子守约讲信用。
关于规则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例子来灵活制定。
- 游戏必须是父母来下载,一个游戏不玩了,删除后才能下另一个。
- 订下游戏时间,例如,一周能玩几次,一次多长时间。
- 如果不遵守规定的惩罚和遵守规定的奖励。例如,如果到时间还继续玩,就取消一次玩的机会。一个月都表现良好可以增加一次游戏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开始玩的时候需要计时,明确结束的具体时间。例如,到了8点20就不能玩游戏了。明确到分钟的具体时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爸妈到时间要收回手机时,可能会碰到孩子讨价还价。
有的孩子会说,“哎呀,再玩一会吧。”“这关我还没有过呢,等一下再结束。”
这时父母亲要谢绝孩子进行"讨价还价",父母不需要太严厉,温和但是一定要坚定立场。可以说“你如果继续玩,我们就按照之前约定的,超过游戏时间的惩罚处理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父母按照规定执行。
做到以上的三点,相信会很好的约束孩子玩游戏,也能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❹ 小孩从12岁就爱往游戏充钱,两年充了十万,现在还一直问妈妈要钱,妈妈崩溃大哭, 这个孩子应该怎么教
看问题你应该是这个妈妈或者替这个妈妈问的吧。
两年充值10万,一年5万,每月超过4000,孩子是如何得到这笔钱的呢?家长是应该首先反思的。
网络上有句箴言,只要你体会过你就可以明白说的是真的——一时充钱一时爽,一直充钱一直爽!
充钱玩游戏,这不是贪玩问题,这是心理问题,你的孩子对于充钱带来的“快感”已经沉迷无法自拔了,解决问题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无非以下几种方式:
1、棒下出孝子或者送去杨永信那里,后者是个玩笑!
我们不应该盲目学习欧美,欧美相对淡泊的亲情和家庭观念就是后果。我天朝自古到现在,虽说棍棒相加太过分,但是该打几巴掌还是应该打的,毕竟我们没有欧美的人文环境,靠嘴说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他是体会不到事情的严重性的。
2、阐明道理 ,循循诱导。
讲道理不用说了,应该多开发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比如篮球、美食、下棋、免费的电子竞技等等,通过转移“快感”,来达成戒掉游戏充值的瘾头,但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这个办法见效理论上会特殊慢,同时一旦他再次发现一个引起兴趣的充值类游戏,特别容易复发。
3、断绝经济来源。
这个不用多说了,但是维持正常需要的还是要给的,同时要提防亲戚、家属等给予钱财,让他只能通过节约自己的生活费用,比如饿肚子等方法才能获得钱去玩游戏。这个见效最快,但是心得硬起来。
4、陪他一起玩游戏。
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他充钱。但相对来说,你需要做到游戏比他玩的好,玩的精,让他逐步的明白游戏是一个休闲娱乐的东西,不能往里面投入超过自己能力的钱,必须合理的充值。这个时间比较中等。
最后说一下,你孩子的这个问题,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们做家长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纵容了这么久,为什么知道后还能维持到“年”的时间。同时也要反思,为什么你们孩子会对一件错事觉得理所当然的可以做。
现在学校修德已经不能指望,如果家长还用工作来做借口,不教育孩子修德,那么是不是其实错误的是你们家长呢?
❺ 孩子玩游戏,往里面充值了很多钱,家长该怎么办呢
引言:现在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到了网络游戏当中,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些比较严重的呢,直接在里面充了很多的钱,要知道这些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往游戏里面充了钱之后就一定要做一些补救措施,否则的话这个钱就真正的没了。
❻ 9岁的女儿玩游戏经常充值,我该怎么教育她
“中式”教育需三思
曾经朋友的孩子只要上幼儿园就会哭闹不止,老师与家长想过很多办法都没有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后来才知道,在孩子将要上幼儿园的那段时期,只要不听话,家里人就会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去幼儿园,让老师管你”。
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本就是脱离家庭,迈向校园的第一步,但家人的做法却让孩子的第一步走得如此艰辛。后来据说很多年对于学校都很排斥,不仅影响学习还造成了孩子的阴影。
比如玩游戏充值这件事儿,哥哥现在也经常会用我的手机玩游戏,他常常都是玩免费的游戏。只有一次,出了一个限量款的皮肤,他很喜欢。就来找我商量,是不是能用手机充值。我考虑了一下午,认为孩子为设计和自己喜欢的游戏付费并没有错。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从他的零花钱里扣掉。
我跟他说了以后如果想要给游戏充值需要的流程,比如要和我打招呼,钱从自己的账户里扣,每个月有两次机会,每次10块左右等等。实际上哥哥舍不得给游戏充那么多钱,因为他也没有什么机会去玩。家长选择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很重要,用这种独树一帜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把警察当作惩罚的工具,孩子出了状况还敢去报警吗?
凌晨妈妈来叨叨: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❼ 未成年充值了游戏怎么办
8岁以下儿童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理论上所有游戏充值款都可以追回;而8-18岁的青少年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假如充值金额明显不与其年龄和心智相匹配,且父母不知情或不允许,那么也理应退款。
至于如何评判充值行为是否与8-18岁青少年匹配,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去年底发布的《通知》中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8-16岁玩家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18岁单次和每月累计充值对应的额度则分别是100元和400元。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效果: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要求:严限网游企业向未成年提供服务时长,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