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类别 » 游戏电脑测评

游戏电脑测评

发布时间: 2022-08-07 04:35:39

1. 发光的logo 机械革命MR X5s游戏本评测

【IT168 评测】本次评测的主角是来自同方电脑的游戏本“机械革命”MR X5s,这是一款采用了多项新设计的电脑,包括键盘、顶盖配饰在内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同时配置了 GTX 960M 显卡,能提供还不错的游戏体验。

我这是第一次测试“机械革命”的产品,这款电脑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其实不算陌生,作为同方家族的高端产品,“机械革命”的性价比和品质都深受人们的关注。MR X5s 这次来到我们评测中心,让我们见识了 GTX 960M 真实的性能效果,通过三款采用此显卡的游戏本体验也大致清楚了这一代“逢六必火”的状况是怎么回事儿。


▲京东购买【点击查看详情】

优点:4 档调节的背光键盘加身,单手开启屏幕顶盖的体验相当顺畅,128G 固态硬盘加身

一般:游戏效果在 GTX 960M 的机型当中表现一般,键盘手感比 2014 年推出的几款型号有了一些提升

遗憾:风扇噪音比较明显,键盘散热还有改进的余地,“gaming”电源管理下的续航时间有点儿短

开始下面的测试内容

A、外形设计部分 - LED logo 相当醒目

除了传统的黑色设计,顶盖部位最明显的就是添加了 LED 红色发光 logo,这是一块从 A 面略微突出的部分,只要开机就能看到它的效果。除了信号发射部位,顶盖是合金材质加工而成,侧面轻微“包裹”,整体感有所加强。同时屏幕边框和面板一样是控制反光的“雾面”处理。不知道为何,这一次看到的机身似乎有些“加长”,感觉好像是 2:1 的效果~

掌托部位采用手感颇似合金的树脂材质设计,底座部位仍是常见树脂外观,这在价位 6000 - 7000 元的游戏本电脑中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保留了单一的升级设计,通过一块大型的挡板遮盖住内存、硬盘甚至是散热风扇,对玩家来说相对简单方便一些。

触摸板的手感不敢恭维,键盘键帽表面采用了适合指肚的“U”型设计(并非联想的“笑脸”设计),为敲击舒适度加分一些,同时红色的 LED 背光设计出了能添加游戏氛围,还能起到实际的照明效果,四档亮度调节的体验也更加强悍。不同于一般的白光 LED + 红色字符设计,红色 LED 光源观感上更加炫酷一些。

一些常用的按键位置有调整,比较挑战我的习惯,比如 win home 键不在左面而是右面,屏幕亮度调节不是 F1 - F12 键位而是方向键,音量调节键同样如此,还有背光调节键改为小键盘位置的“ + ”和“ - ”。

添加了“一键启动”功能,可以从自己安装的任一款软件出发,指定好以后就可以一键开启相应功能。另一个按键是“除尘”设计,也能够理解为“一键风扇加速”,这个功能就是让风扇加速工作,强化显卡的散热,获得更稳更好的表现。开机键的手感不强,有时甚至分不清是开机了还是没开机~

B、接口设计 - 规规矩矩的

2 个 USB2.0 和 2 个 USB3.0,视频输出依靠的是老式的 VGA,如果有比较新的外屏就可以使用 HDMI。GTX 960M 实际上是可以支持 full HD 以上分辨率的画质的,可惜 HDMI 只能玩儿到 1920×1080p。

硬盘、蓝牙、WiFi、电池、字母锁定、数字锁定和睡眠这 6 个状态指示灯参考都整齐排布在触摸板正下方,蓝色的灯光也很方便监视。

C、15 英寸 full HD 画面显示 - 中规中矩的效果

6 - 7 千元价位的游戏本电脑除个本土别新晋品牌,一般国际一线型号少有使用 IPS 面板。MR X5s 也是使用了常见的 TN 技术 a - Si 面板,左右视角尚可,上下视角明显不足,色彩范围也是非常传统的 6 - bit 设计。不过拥有了 300 c/m2 的典型亮度非常好,再借助雾面涂层工艺,有助于复杂光环境下看清画面,也对眼部健康有益。

另外一点表现十分令我惊讶,那就是屏幕顶盖十分流畅的“单手开启”体验,这在今年新推出的游戏本中绝对是无出其右的设计,恐怕不少轻薄产品也做不到如此轻松的操作。

D、硬件 - 1T 混合存储 + 16G 内存支持(原装 8G 单通道)

这套配置和其他品牌产品的不同在于使用了 MSI 的 killer 网卡,在联网游戏的速度方面有优势。另外,我们能到报价也是平易近人的风格,这对其他国产同配置型号产生了不小的市场压力。

(备注:6399 元为之前的抢购价格,现价为 6799 元 / 京东)

通过我们常用的测试软件 PCMARK 8 看到,整体的性能可以跻身高性能行列,一般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那么该测试的分数必须要在 5000 以上。单硬件层面,GTX 960M 还是在全部配置中稍显不足,这也是和不少 GTX 970M 的游戏本做出的比较而言。

GTX 960M 在这款电脑上表现一般,和前面两款使用同类显卡的游戏本比较,这几项测试分数都仿上仿下。

混合存储使用了建兴 128G SSD,加上 1T 硬盘,来自西数的这款硬盘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的表现超过对手希捷,不论是连续还是稳定读 / 写的表现都更高。固态存储,这款使用的效果锄出乎意料,尽管开 / 关机、唤醒、游戏加载速度都可以,但是稳定和连续性不够好。

4400 mAh 折合 49Wh 容量设计的电池在 15 英寸游戏本中并不常见,如果是 520 mAh 的设计,我想续航时间会不止这么短。测试条件是 windows 电源管理为“gaming”,屏幕亮度 70%,WiFi 开启,键盘背光关闭,通过 PCMARK 8 的日用模式(家用)测试得出 1 小时 40 分钟的效果,这个电源状态是比较接近游戏状态的。

E、舒适度体验 - 单风扇设计 + 缺少键盘吹风功能

没有使用键盘散热辅助,玩家经常使用的键盘左侧区域的温度明显偏高,通过测试用“fluke”热感应仪和软件能看到操作区域的温度平均值为 41 ℃,显着高于正常体温。底座温度平均 37 ℃,表现尚可。

F、4 款单机游戏地体验效果

以下游戏的测试环境均为:full HD 画面效果 + 全屏 + 关闭垂直同步 + windows 高性能电源管理。一般了解电脑的游戏体验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画面质量,二是 FPS 也就是每秒帧数,后者一般是衡量流畅度的唯一标准。

1、《 孤岛危机 3 》

2、《 孤岛惊魂 4 》

3、《 地铁 2033 - 最后的曙光 》

4、《 看门狗 》

除了《 地铁 2033 》,另外 3 款游戏的效果都不错,前者出乎意料的显示了反锯齿高级别下低于 20 FPS 的流畅度。

《 孤岛惊魂 4 》的流畅度最好,其次是《 孤岛危机 3 》和《 看门狗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显卡同型号的话,不同本子的处理效果也有个体差异,即便在基准测试中能看到没什么区别,但是实际游戏的体验会有一定的差异。

另外一点遗憾很明显,那就是风扇噪音很大。单个风扇进入游戏就会全力运行,在工区这样喧哗的环境下也能听得“深入人心”,换做是自己家中或者公共场合的话,这种噪声确实不好受~

G、评测总结

MR X5s 融合了较绚丽的顶盖风格和键盘背光设计,一定程度上能讨得一些经济型玩家的欢心。混合硬盘在 6399 元这个发售价层面也显得非常有杀伤性,给不少同配置的游戏本竞争对手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游戏体验感层面发挥了这个配置基本正常的表现,但是机身温度控制不够好,尤其是主键盘操作区域的感受不好,同时风扇噪音非常明显,这对于一台采用 GTX 960M 显卡的游戏本来说有点儿说不过去,毕竟更高阶的 GTX 970M 也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总体而言,这一次“机械革命”的发挥没有想象中的好,MR X5s 在设计方面的提升感受不够冲击力,比较之前的该系列型号,这款本如果没有顶盖和键盘的改革,单凭显卡和价位优势也不不见得就能和其他国产品牌的游戏本打成平手。

(完)

京东购买【点击查看详情】

2. 低价格也有性能 机械师游戏笔记本评测

【IT168 评测】本次评测内容为大家介绍一下来自中国的机械师游戏本。这个电脑是今年春天开始登陆国内游戏本市场的,听名字好多人开始还以为是“洋血统”,其实和雷神、机械革命、雷神911这些同样很洋气的名字一样它也是国产出身。那4599元的低价格+GTX850M这个金字招牌般的组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效果呢?

天猫商城机械师游戏本购买链接【点击查看详情】

首先说机械师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单价足够低,只有4599元(天猫商城专卖店近日的开学报价);整体设计得很轻薄,可以带在身边玩儿(如果你有这样的使用习惯的话,不妨整天带着,和普通办公笔记本的便携感受没啥区别),符合今日游戏本的一个新潮流;虽然薄,但是接口不减,有效保证了日常的外接功能;散热良好,稳定性有保证。

不过毛病也比较突出,比如:屏幕素质很一般,游戏画面效果很一般;C面(键盘+掌托)局部位置的温控欠佳;缺少挂名的大牌音箱助阵,音效少了点儿氛围。

好,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如果对这款游戏本还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拿那我们就接着往下看。

首先来看外观设计这一块

机械师看似使用合金外壳,其实全是100%的合成塑料,不过有合计手感和质地倒是真的。整体风格还是轻薄更突出一些,造型什么大书特书的,和知名大品牌机型更是没得比,要是非得夸一下的话就剩两个字了:低调~


▲之前我收到的版本是工程样品 是没有顶盖的LOGO的


▲普通14英寸家用本的重量都要在2.5KG以上 所以机械师是不是很轻!


▲一般家用本的厚度都要在30MM以上 所以机械师是不是很薄!

轻薄是它的一大特点,虽然拥有15.6英寸的大屏幕设计,但是在重量和厚度上都控制得不错,不用说男生,就是柔弱的女生也能对付得了。看来机械师对如今游戏本的轻薄趋势把握得还是挺到位的!

再来看看硬件设计这一块

1920×1080屏幕配的是很普通的TN面板,这样一来除了左右可视性还不错,上下的观看角度、色彩还原能力、色彩数量都不尽如人意,另外,从普通本继承来的镜面涂层也增加了反光和眩光现象,远没有防眩光雾面涂层的处理瞅着舒服。


▲标准的白底照是看不出来镜面涂层的反光现象的


▲下沉屏轴设计能提供最大135°左右的观看角度 但对TN面板来说意义不大


▲下沉屏轴能提供单手开合确实很方便 但是阻尼只能控制到最低30°左右


▲有多少人经常用这种720P的摄像头?(标称像素数1280×720)

操作性方面,键盘没有让人很舒适的手感,回弹、键程、键帽表面舒适度这几项都一般,长时间按WASD、常用的切换键玩儿游戏的话可能会难受一点儿。这个售价也是不会有炫丽的背光功能的~ 不过呢,它的触摸板表现却要明显好于键盘,不管是长相还是舒适度都更好一些。


▲15英寸设计当然得提供数字键功能了


▲键盘的手感明显偏硬 爱用键盘的人最好外接一个


▲明显比键盘好得多的触摸板设计

两个USB3.0、一个USB2.0和一个USB2.0/eSATA、以太网、SD读卡器、DVD、VGA、HDMI、3.5mm音频×2,这些接口最可以满足一般玩家的需要,另外想获得高质量外接音响设备的支持就只能凑合使一使3.5mm了~


▲接口比较全面


▲机身前面还有一个不起眼儿的SD读卡器(照片中最左面的位置)

硬件方面总的感受:虽然长相不够“帅”,但在“普通人”里面的长相还是可以的,以这种一般般的键盘表现,我建议大家玩游戏的时候把手头手感好一点儿的键盘给接上,再有能力的就把家里那台档次好点儿的IPS外屏挂上。

补充说一说后期升级性的问题

后期可升级性方面做的其实还挺不错,备用的DIMM插槽可以把内存加到8G双通道(4G×2),虽然实际上还可以加到双通道16G(8G×2),但是考虑酷睿双核i5还是没这个必要了。


▲虽然标配单条内存 但是拥有两个DIMM插槽

预留了灰常好的MSATA全高接口,以后上128G SSD没有任何问题,我估计这也是机械师售价只有区区4599元的原因之一:要SSD你就自己配吧!


▲可以自己加一条mSATA接口的SSD

硬盘采用的是东芝,这个牌子是普通本里最常见的存储供应商,这也是今年我接手的游戏本中唯一使用非希捷厂牌存储的游戏本。还好,接口是SATA3的,以后可以换成256G甚至更大的SSD,当然这个成本都得加在自己身上了。


▲内部做工很工整 看得出国产品牌明显在进步

由于底面的升级挡板只有两颗螺丝固定,以后要是遇到风扇要清灰、CPU、显卡要重新涂硅脂的话,这些操作都是极为方便的。


▲拧掉两个螺丝就能轻松升级主要硬件 easy

升级方面的感受: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只卖4599元了,应该有的都需要自己配~ 不过好在这些东西还都能自己配,就是需要再多花两个钱...

OK,下一页是关于它的硬件跑分性能的描述,关心的朋友就请接着看看~

关于它的基本性能,我们先看看它的基本配置:

就4599元是买不到四核酷睿i7的游戏本的,毕竟这不是神舟。它使用双核四线程设计的酷睿i5-4200M平台,能提供3.1GHz的睿频加速功能,用i5代替游戏本标配的i7也是出于能达到降低售价的目的,这样才好为GTX850M显卡腾出价格空间。


▲CPUZ1.62读取的酷睿i5-4200M的设计数据


▲i5-4200M的单/双核速度都非常快 对图形的处理速度也堪比早期的GT720M显卡


▲50FPS显示了i5内置的HD4600显卡的图形速度挺不错的


▲如果你DIY够狠 还可以自己换个CPU 因为它是可拔下来的针脚设计

内存就不用说了,主要就是容量有些小,ADATA的低电压版在品质上是很好的,许多人比较推崇ADATA的内存,甚或于知名的KINSTON。


▲单条的ADATA内存

硬盘比较一般,东芝的产品一般在普通办公用、家用笔记本电脑上最常见,因为这类电脑对性能的要求都不太高,用在游戏本这样的性能型平台上还是不多见,总体的表现不如更有名气的SEAGATE。


▲平均读取速度87MB/s不够理想 而且运行中也有较明显较频繁的起伏


▲SATA3接口的东芝机械硬盘 可以自己换成SATA3的SSD

GTX850M采用的是Maxwell设计,效率上比上一代的kepler设计高一些,但是实际效果可没厂家说的那么邪乎。另外,虽然用了GTX字样,但是在今天的8系列显卡里其位置和过去的GT750M挺像,比750M牛逼是真的,但是没多明显,敌不过GTX760M。


▲GPUZ0.79读取的GTX850M设计数据


▲3DMARK cloud显示多数中-低画质的游戏(单机和网游)可玩性都可以


▲3DMARK firestrike显示GTX850M玩性能级游戏很勉强


▲3DMARK11 P档测试显示GTX850M和上代GT750M实际差距并不大


▲3DMARK11 X档测试说明变态级别的游戏是绝对玩不转的


▲这是3DMARK V H档测试参考


▲这是3DMARK V P档测试参考


▲CPU用两个管散热 换成显卡就只用一个管了


▲当然了 还有CPU内置的显卡HD4600 不玩游戏的话调整为办公也是充足够用的

网卡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蓝牙只能起到数据传输作用,对游戏没有任何贡献。

下面是两张整体测试表现:


▲PCMARK7显示的整体性能水平更接近比较高端的家用本


▲接下来的PCMARK V明确显示了硬盘性能方面的不足

总结一下它的基本性能:如果你只打算购置一台笔记本既作为自己的游戏设备(前提是玩玩网游、低画质的高阶或者中画质的低阶版单机游戏)同时也作为自己的办公设备的话,机械师基本上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作为这一代官方宣传的入门游戏卡,GTX850M的体验怎么样呢?我们通过机械师来了解一下,方法是选择4款较热门的单机游戏,同时它们也是对显卡有较高要求的。

首先来看使命召唤10幽灵


▲虽有贴图王之称 但是COD系列还是不折不扣的显卡杀手

玩儿Ghost,全最高画质+1080P+4抗锯齿,开篇的洛杉矶之战典型帧数27-28FPS,在关闭反锯齿后,典型帧数提高至43FPS,最低39,最高46。


▲Ghost虽然有大量烟雾效果 但也瞒不住屏幕素质低的事实

接下来玩儿CRYSIS3孤岛危机


▲C3是公认的高阶单机 只有尽量把画质高开才能体会到它的精彩

Crysis3全最高画质+1080P+4抗锯齿,在首章渗透穹顶战斗中的最低帧数为12FPS,典型帧数15-16,关闭抗锯齿后的最低帧数17,典型帧数19-21,改为全高画质后,典型帧数19-21,最低17,降为全中画质后的最低帧数31,典型帧数32-33。

再来看看AC4BF刺客信条4黑旗


▲黑旗是刺客系列最能消耗显卡的一版


▲请注意我玩儿刺客信条时的屏幕反光现象

AC4全高画质+1080P+4抗锯齿,开篇击沉敌舰章节的最低帧数13,典型帧数14-15,随后的追击刺客环节在关闭反锯齿后的典型帧数为23,调整为全普通画质后的典型帧数为24,在把剩余特效都关闭后的典型帧数为28,最高34,最后在沙滩战斗+驶离海湾+追击小楼罗环节中,我们将画质改为全低,典型帧数为33-34,最高36。

最后来看Thief神偷


▲神偷也掺进了N多场景特技 对硬件的要求也比较高

Thief全极高画质+1080P+4抗锯齿的基准测试结果是:最低帧数9.7,最高27,典型19,改为全高画质后,最低帧数为12,最高28,典型20,降为全普通画质后的最低帧数22,最大41,典型33。

总结一下游戏体验:我选的都是较高阶的单机游戏,而且也把画质往高了调,既然是GTX显卡,也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它到底牛不牛。最后的结果显示:总体虽说是欠佳一些,但要是把画质往低了走点儿,还是能玩儿的很流畅的,当然如果能忍,宁可要漂漂亮的画面也能忍,那就至少不要开反锯齿。

虽然没有测试网游,但从单机也能推断出来玩儿主流MMORPG大概会什么样,像剑灵、激战2这样的网游可以满足中画质跑起来,但要是遇到在线玩家数量增多的话也会出现延迟感。

在最后总结前,我们看一下它的续航时间和操作舒适度(温控表现)


▲标配的电池为48Wh 和高端家用本电池容量不相上下


▲PCMARK8在创意用途上的续航测试结果:3小时7分12秒

电池采用了方便的可更换设计,当然实际寿命中真的买第二块电池并更换的人并不多。标称的48Wh电量在最大性能的系统电源管理+较消耗能量的创意用途方面能挺到3个小时,这个使用状态和平时连续玩单机游戏差不多,只是后者要更消耗点儿,一定到不了3个小时,这个效果差不多也是现在游戏本的平均续航水平。


▲通过前面的照片和介绍能知道 清理风扇和散热片的灰尘是非常容易的

虽然稳定性有保证,但是机械师确实牺牲了温度控制,原因可能是太薄了导致里面留给散热的空间被压缩。通过AIDA64稳定性测试对所有关键硬件的连续压榨,我们发现C面左掌托和键盘左上方位置的温度都有些高,背面也超出了人体舒适度范围(正常36-37°C体温),所以与其用本身的键盘玩游戏,不如直接配个键盘插上玩儿。

尽管温度控制得不够爽,但是还是要提一下机械师使用的键盘辅助降温设计。由于左侧键盘区域集中在发热线路上,所以特意将风从键盘下方吹出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实际感觉是非常有效的。


▲机械师 其实作为牛X的游戏本还需要最后的“临门一脚”

作为游戏本,为什么机械师还需要最后的“临门一脚”?

4599元的市价非常了得,肯定会受欢迎。但是在没有四核i7和SSD的条件下,内存也是要上8G最好,因为系统本身就吃掉了4G,一些单机都设定了6G内存的门槛(比如后面试玩儿的COD 10 Ghost),所以再用4G内存就显得说不过去了~(国内玩家用盗版游戏装6G内存破解的不算,尽管我也这么干...)另外是容量,1T硬盘至少面对动辄50-60G大小的游戏有空间上的保证,500G确实需要扩容一下。

好了,到了文章最后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机械师这款游戏本:首先单价够低,入手门槛不高;设计很轻薄,可以带在身边玩儿;接口不减,连接有保证;散热良好,稳定性没任何问题。麻烦的是屏幕素质低,画面不理想;C面局部位置温度较高,舒适性打折;缺少大牌音箱,音效欠佳。给机械师提个建议,在保持4599元售价的同时,即便是换不了CPU和SSD,追加一下8G内存再把硬盘容量加到1T这样的办法对于不少钱包较瘪的玩家来说也是更富有吸引力的!(完)

3. 告别卡 笨 热 贵 机械师F57游戏本评测

【IT168评测】提到游戏笔记本电脑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在印象中游戏本通常都是拥有强悍的硬件、酷炫的外表以及硕大的体积。然而近年来游戏本产品似乎也开始不走寻常路了,一方面保证性能上的强悍,另一方面在轻薄和便携上做文章。今天我们拿到手的就是这样一款由国内新兴游戏厂商机械师推出的新品游戏本F57。如果说这款游戏本有什么不同的话,除了性价比以外,则是机械师与蓝天合作使F57大大改进了以往游戏本厚重的问题,在便携性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优点总结:1、外观大气不乏便携性;2、散热性能卓越;

3、第六代i7+GTX 950M性能更强劲;4、游戏体验极佳。

机械师F57的外观:大气兼顾便携

其实对于机械师F57的外观大气、质感、轻薄,是小编拿到它时的第一感觉,说它轻薄是相较于其他游戏本而言的,23.9mm的厚度与2.1kg的机重确实不算厚重。同时要说的是通常情况游戏笔记本是有着比较酷炫的造型的,这里机械师F57采用了蓝天独家模具,这也是机械师的首款私模本,除了上述特点以外丝毫不减酷炫之气,往往这种酷炫可是游戏发烧友们非常青睐的。

包括本次参加评测的机械师F57整个机身依旧采用黑色为主色调,从散发的气场来看属于沉稳大气的类型。机身外壳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表面有一层细腻的涂层,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触觉上都给人一种很高质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机身A面的元素相对较少,正中间拥有一枚大大的机械师logo,金色和蓝色相结合,有一种未来科技的金属感。

除此之外A面的线条设计,也使其更具层次感。黑色配色+金属质感+线条设计将机体的个性完全释放出来了。

打开顶盖我们可以看到机械师F57的B面和C面,这里我们发现它的转轴开合度是非常大的,阻尼也恰到好处。

机械师F57的B面配备了一块15.6英寸的雾面显示屏,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首先15.6英寸的屏幕虽然不是当下最大的笔记本屏幕,但小编个人觉得15.6英寸是一个兼顾了游体验和便携性能的尺寸。另外屏幕的好坏是可以评判游戏本优劣的重要因素,雾面屏就拥有很好的防眩光性能,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可视角度。

整个B面来看元素并不多,屏幕上方,而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机械师英文logo则在屏幕下方。

相比之下在机械师F57的C面的元素就显得有些多了,但整体布局却并不显得凌乱。 这里机械师F57将双扬声器开口设置在了转轴的位置,加以银灰色的装饰,整体更加酷炫、直观。

这里开关键被设计的比较大,配有电源指示灯位于键盘上方正中的位置,看起来十分大气,虽然没有什么装饰元素但夸大的长条状依旧酷炫十足。

就机械师F57的键盘而言,键帽并没有想象中的宽大,但使用起来键程适中十分的顺手。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键盘拥有白色炫光功能,使得用户在昏暗的环境中也可以准确的操控。看起来炫光键盘是有戏本的标配F57自然不能少。

这里机械师F57的触控板采用的是两段式的设计,整个触控范围比较大,用起来手感不错。

掌托部分比较大,在左侧掌托位置有一些配置小标。其中我们可以看到ONKYO安桥全球顶级音响品牌。这意味着F57在音效方面将会拥有极佳的体验。

机械师F57接口设计:十分丰富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机械师F57接口设计。可以说该机的接口是非常的丰富的。

右侧的接口是RJ45有线网络接口、USB3.0×2和SD读卡器。

左侧布置有VGA转接口、耳机麦克风接口、S/PDIF输出、USB3.0 以及多合一读卡器。

这里在机身后侧还有3个接口,分别是HDMI接口、Mini DP接口、USB2.0,电源适配器也是在这里的。可见F57的接口不是一般的丰富,完全能满足用户的扩展使用。

在我们在观察接口的时候发现,机械师F57并没有光驱的设计。这里小编个人觉得今年碰到了很多15英寸的产品都有意的取消了光驱设计,好在光驱其实用处并不是很大。反而能够有效的节省内部空间。

像机械师这样的国内游戏本厂商,可以用后“起之秀来”形容,从F57可以看出在顾全性价比的同时更注重品质,这种品质可以表现在任何一个细节当中,这些也往往是哪些游戏发烧友们所追求的。可以说机械师F57就是这样一款外观大气酷炫,细节精致的产品,很有精英机的样子。

机械师F57的散热性能测试: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机械师F57在轻薄上有着不错的表现,然而通常人们会认为轻薄了和散热能力是无法共存的。尤其是笔记本电脑首先于体积,散热一直是玩家的痛点。好在F57虽然被压缩的体积,但散热方面却没有放水,双风扇涡轮散热设计,做到从底部吸入冷空气从背后排出,在机舱内形成旋转气流,全力带走热量;内部4条铜管并联呈现出2条强悍的超长铜管,针对GPU和CPU进行散热,保证机舱内部迅速散热。


▲左右两个巨大的出风口是在机体的后侧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散热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游戏本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前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它的独到的散热风道设计,这里我们将来看一下F57在让机体GPU与CPU工作在较高的负荷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核心温度以及机身表面温度的具体表现。


▲烤鸡开始


▲烤鸡后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Furmark拷机软件进行的烤鸡测试,Furmark会将整机的两大发热部件CPU与显卡全运转起来,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测试机在运行时的散热情况,我们还使用了FLUKE红外热成像仪,让大家能更直观的看到各个位置的温度升温情况。


▲正面温度


▲背面温度

经过拷机软件测试后,F57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本机正面的最高温度为47℃左右主要集中在C面上方散热风口附近,键盘中部区域为40℃左右,低温区在掌托位置温度在26℃左右。背面的最高温度为48.9℃不算太高,中部区域43.9℃。一般在用户使用时是不会达到这样的满负载,所以这个散热表现是非常不错的。

机械师F57的整机性能:依然强悍

机械师F57是15.6英寸的大屏产品,在性能配置方面还是很有看点的。我们先来看一下鲁大师给出的配置表。

可以看出本机最大的一个亮点当属目前移动平台上最新的第6代酷睿i7处理器了,本机搭载的是Intel core i7-6700HQ处理器,整机性能十分强劲。

可以看出,这款第六代的酷睿i7处理器在参数方面,采用Skylake架构,14纳米技术,4核8线程,主频为2.6GHz,最大可睿频达到3.2GHz。

内存方面采用了DDR3,8G内存,三级缓存。

AIDA64作为一个权威系统检测软件,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每一个方面的信息。软件自带的GPGPU benchmark评测主要对CPU和GPU的通用计算能力进行评估。

软件自带的Memory Latency评测,可以通过对内存延时的评测,直观显示出内存子系统的效能。

这里我们用CINEBENCH对CPU进行的测试:


▲R11.5


▲R15

相比CineBench R11.5最多16个核心来说,CineBench R15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在用CINEBENCH R15对该机所用处理器进行的测试单核为146cb,多核为668CB,OpenGL为19.8fps整体处于正常水平。

Fritz Chess Benchmark经常被用来测试电脑的科学运算能力。

下面我们PCmark7对该机的整机的使用进行了测试:

从PCMark7的测试中该机得到了3163分。这个分数是该机各方面配合的体现。

接着我们用PCmark8分环境对该机进行了测试


▲Home


▲Work


▲Creative

PC Mark8 得分情况来看性能的各方面还是十分不错的,各方面表现比较平衡,尤其是creative设计分在一般的平实中都会要低很多,但F57依然得到了2935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师F57使用的是第6代i7处理器,本身就有核心显卡HD530,单为了追求更高的图形处理性能该机又同时配备了NVIDIA GTX 950M独立显卡,可以说GTX 900系列,运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构架,另外双显卡的配置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情况来选择显卡,节省功耗的同时也可以延长硬件的使用寿命。

▲核显和独显

这里我们用3DMark对该机的图形性能做了测试。

3DMark除了给出测试分数,还会同时给出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图,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新版3Dmark也是显卡跑分的首选。

通过3Dmark的测试结果,机械师F57均得到了较高的分数。

3D Mark 11的跑分成绩还是能非常客观的评价显卡的性能水平。并且从不同的档次去测试机器的3D性能。该机的P分是4483。

最后我们用PCMark 8对该机的续航能力做了测试。

从续航能力来看,4个多小时对于游戏本来说绝对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当然还是需要以具体使用情况为准。

总之,机械师F57从跑分结果来看其综合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目前硬件发展速度快的惊人,然而机械师F57的表现依然主流,完全可以驾驭任何一款游戏。

机械师F5717大型游戏实测:

“光说不练假把式”,终于到了F57的游戏测试环节了,游戏测试环节我们选择了《最终幻想14》、《天堂》、《地铁:归来》、《生化危机6》四款主流的大型游戏的benchmark情况,并且将游戏分辨率统一调整为1920×1080全高清级别。

《最终幻想14》

《最终幻想14》的benchmark测试过程中,我们将画质设置为默认,游戏运行非常流畅,经过测试后得分5585,平均帧数为50FPS,整体运行完美。

《天堂》

《天堂》实测过程中,整体处于流畅运行的状态,帧数23-50之间,整体运行比较稳定。

《地铁:归来》

在《地铁:归来》的benchmark测试中,最终测试的成绩为8329,在游戏的运行过程中,最大帧数127,最低帧数11.91,平均帧数48.68。

《生化危机6》

《生化危机6》benchmark得分6788,体验极佳。

经过游戏环节的几款大型游戏测试,除了运行方面流畅以外,小编还觉得画面方面也十分的细腻,综合来看F57可以算得上是极品了。

评测总结:

机械师F57外观上与蓝天模具合作,不仅在轻薄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大气酷炫的硬朗极具科技感,性能上第六代酷睿i7处理器,配合NVIDIA GTX 950M高性能独立显卡,图像处理性能在当下也属于主流,独特的散热设计也赋予该机极佳的散热能力,足以驾驭任何一款大型单机游戏。看得出来F57这次是想让众游戏发烧友对游戏本的“卡、笨、热、贵”说再见。

4. i5和i7五代FX80吃鸡游戏本区别如何评测点评

现在都7代8代了。谁还用五代。
吃鸡最低配置
操作系统:64-bit Windows 7, Windows 8.1, Windows 10
处理器:Intel Core i3-4340 / AMD FX-6300
内存:6 GB RAM
图形:nVidia GeForce GTX 660 2GB / AMD Radeon HD 7850 2GB
这个是官方最低配置,可能会有些卡,推荐至少8G以上内存,显卡在GTX970以上。

极致要 I7+GTX1060 6G版+16G内存+240G固态。
在Intel阵营,I7是性能级游戏电脑的不二选择,当然,更高端的还有I9,但是,这就性能过剩,价格略高,没必要考虑。I7的性能可达I5的1.6~1.8倍~在绝地求生极致特效下,I7 7700的CPU占用率在40%~50%之间,比较稳定,温度也在40度游离~而在AMD阵营,R5 1400级别以上的CPU就可以达到极致特效了。
极致特效下的《绝地求生大逃杀》,非常吃显存,GTX1050Ti完全满载,而GTX1060的显存占用也接近80%,不过还不会存在爆显存的问题,显卡的温度控制也非常好。
在2K分辨率下,各显卡的平均帧数均有所降低,从GTX 1070开始可以达到绝对流畅的60帧,而甜点级的RX 580和GTX 1060运行游戏会有明显卡顿,GTX 1060 3G以下的显卡甚至不能达到30帧,不能很好地运行游戏。在2K分辨率下,同级别A卡的表现依旧好于N卡。
在4K超高分辨率下,GTX 1080 Ti都不能达到绝对流畅的60帧,但可以较为流畅地运行游戏,其余显卡运行游戏更会感到明显的卡顿,因此4K党们只能选择GTX 1080 Ti这样的旗舰级显卡才能在最高特效下畅玩游戏。

5. 4K屏幕的挑战 宏碁V15 BE版游戏本评测

【IT168评测】一般来说,传统游戏本电脑喜欢拼谁的配置更牛逼,尤其是显卡和 CPU。可现在不一样了,由于素质更好的广视角面板开始普及消费类市场,玩家无疑还会考虑屏幕的水平。今天的评测主角就是来自老朋友宏碁的一款 4K 分辨率游戏本 V15 Black Edition,4K 屏可能不算陌生,但是采用 4K 屏的游戏本电脑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宏碁 Aspire V15 BE 4K 版( 16G 内存型号 )京东链接【点击查看详情】

宏碁 V15 BE 4K 版的优势:主体配置很高、拥有非常优秀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预装最新的微软正版 windows 10 家庭版操作系统( 第一次使用即可自动激活 )

不足:64G 容量的固态硬盘对游戏的加速效果不足、4K 分辨率下,整个平台只能在“ Low ”+“ 0 特效 ”画质设定下保持游戏的基本流畅度,续航时间短

( 备注:V15 Black Edition 名字太长,所以一下出现的名字均缩写为 BE )

A、宏碁 V15 BE 4K 版的外形、连接、工艺

V15 BE 版实际就是宏碁 Nitro 系列超薄游戏本电脑的一员,这个系列本身定位就是中 - 高端游戏市场,所以到了 BE 版最突出的外观变化就是材质和工艺的更新。比如在顶盖、底座、和掌托统一使用皮肤漆涂层的同时,顶盖部位还针对性地加入了复杂的 3D 立体雕刻,由此带来的的细密手感让机身更富于层次性。关于这种质地的直观效果,大家可以参考本文的题图照片。

另外,V15 BE 的配色风格也很简练,只需屏轴部位一条银色的装饰线就立刻将产品的雅致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机身细节的雕琢方面也体现了国际品牌的风范,工艺优秀。

尽管 V15 BE 的外形很薄,依旧携带了 3 个 USB3 . 0( 含充电 ),前端带一个 SD 卡设备,输出方面为全尺寸 HDMI 接口规范, 由于游戏本产品的网络使用环境比较传统,依然为以太网接口开辟了空间,是不过使用的是弹出设计。

V15 BE 只设计了单侧的接口,后端为散热设备,机身两侧的线条向内收敛,为轻薄感创造条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接口的丰富性。另外,底座部分的设计突出了一体化的思想,玩家要想换件的话一是建议过保,二是谨慎为妥。

V15 BE 采用了 15 . 6 英寸屏幕面板,表面经过防眩光涂层处理,不过和其本身具备的 3840×2160 UHD 级别的分辨率规格相比就都相形见绌了。通常我们把 这个规格的屏幕称为 4K 屏幕,也就是分辨率为 960×540 的 4 倍效果,是我们最熟悉的全高清 1920×1080 规格的 2 倍。

V15 BE 的 4K 规格是通过所谓 IGZO “ 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技术来实现的,这也是现阶段像笔记本电脑屏幕这样的产品实现超高清分辨率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实际上这个技术在像素密度、能耗( 低 )、成品厚度( 比传统 TFT LCD 面板薄,比 ARMOLED 厚 )等方面优势明显,在色彩表现上虽有提升,但是这不是她的突出本事,所以我们能在这块来自夏普的面板规格上看到色彩数达到了 8-bit 真彩,但 NTSC 色域范围也只是比较常见的 72% 的水平。其它比较突出的特征是具备 1000:1 的对比度、330cd/m2 的的典型亮度比传统 220cd/m2 的产品高出 50%,全方向 176°的广角可视性。

( 备注:下面有详细的关于该面板的规格信息 )

这块屏幕确实更适合图形显示方面的操作,不过随后的几项测试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这块面板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可以参考随后基准测试环节的内容 )

除了面板本身质素优秀以外,V15 BE 还特意添加了一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功能:屏蔽蓝光。现在我们知道屏幕辐射的光线中一种称为“ 蓝光 ”的组分对眼睛的伤害较为明显,所以很多人出于工作的特点,长时间操作电脑的同时会佩戴防辐射眼镜,比如我~ 宏碁在显示程序下直接加入了“ 弱、中、高 ”三个级别的蓝光阻断效果,尽管会让画面的色彩看上去“ 黄黄 ”的,但是这恐怕也是逼不得已,如果不在意所谓蓝光的话,自然可以随时把这个功能关掉。

( 备注:关于屏幕面板的效果以及蓝光阻断功能可以参考下面的照片 )


V15 BE 采用了比较舒适的键盘设计,通过改善回弹表现、键程长度来获得更佳的操作体验。同时,键盘的红色背光功能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玩家的体验,尽管她并不具备多级别的亮度调节设计( 实际上只有开 / 关两档 )。另外,键盘枕和掌托一体化设计思路,以及触感细腻的皮肤漆工艺也都增添了产品的高端归属感。

B、宏碁 V15 BE 4K 版的官方软件体验

宏碁也为这款产品加入了一些常用化软件功能,方便不了解新系统特点的玩家快速上手。不少人对品牌产品内置的软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占用空间、开机自启动导致速度慢,不时打搅用户、甚至搜集私人信息。实际上,相比一些品牌,宏碁的软件数量并不算多。

( 备注:宏碁自备软件全部位于 win 10 开始菜单下的 Acer 文件夹下,如下面的截图 )

“ Care Centre ”基本具备了常用的设备和系统设定功能,很多用途对系统不感冒的人来说还是非常简单、方便的。比如可以绕过微软复杂难找的设计直接清理自己电脑硬盘上的垃圾内容和文件、管理开机启动项、检测硬盘、电池、网络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得到简单的恢复,还可以通过她随时得到产品的更新文件,像硬件驱动、应用程序等等。

( 备注:关于 Care Centre 的简单体验可以参考下面的截图 )

V15 BE 内置了宏碁的“ 云 ”存储服务,除了个人网络空间,还提供了类似微软 office 系列的应用,能帮助实现功能简单、快速、方便的办公需求。不过限于主次考虑,我没有深入体会这个功能,你可以在注册宏碁官方账户后进一步体会一下。

通过“ Power Management ”可以几时跟踪、管理不同在行程序对电池的需求强度,类似于 windows 下的资源管理器,不同的是没有后者那么技术流,任何人都能轻易地看懂什么东西阻碍了你的续航时间。实际上,管理并熟悉自己的常用程序对于 V15 BE 的续航表现而言十分重要,在之前的屏幕部分就已经说过,后面的测试会说明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作为生活的一部分,V15 BE 通过一些集成度很高的软件帮助你方便日常的活动,比如这款叫做“ Acer Explorer ”,她包括了娱乐、维护系统安全( 杀软 )、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加工制作( 照片、视频 )。另外,V15 BE 本身也是出乎意料地没有提供本机的硬件驱动文件,虽然前面介绍的功能能下载管理驱动程序,但是对于已安装就绪的文件无能为力,所以在这个软件的下面通过“ 支持 ”选项在线获得来自官方的指定驱动文件下载并安装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记得下载好后要备份一份以备不时之需哦!

当然,对于重度玩家来说,一旦设备真的出了问题,可以马上通过官网在线获得自己附近的指定售后服务点信息,查询设备的保修信息,预约当地的宏碁售后服务,这个细心周到的设计非常值得称赞。

( 备注:关于如何在线下载管理设备驱动文件,以及设备维护服务信息的获取可以参考下面的截图 )

宏碁一直使用杜比音效体系,V15 BE 也是如此,而且和其他品牌采用的杜比产品功能基本一致。不过面对电影、音乐、游戏这些常见的使用场景,缺少独立的低音单元,仅仅凭借两个扬声单元,我们无法期许具备更多层次感和丰富性的音质表现。

C、宏碁 V15 BE 4K版的性能基准测试

V15 BE 采取了第四代酷睿 i7-4720HQ / HD4600 + 4G×2 内存、1T HDD + 64G SSD、GTX 960M 独立显卡的主体配置。除了显卡,以 V15 BE 如此薄的外形设计能够选择标准电压的 i7 CPU 非常让我惊讶!

4720HQ 为四核心设计,主频 2 . 6GHz,板载固定设计,CB R15测试反映出在这款平台上的单多核性能比同一代稍早一些的 i7-4710MQ 均有 3% 的微幅滑落,对比第五代低电压酷睿 i7-5500U 单核性能有 1% 的增进,多核则有 5 % 左右的增加,对两款较强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反而我们需要应付她带来的较高功耗表现,这是为什么我说需要额外注意 V15 BE 的程序管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 备注:关于 CPU 测试的数据来自权威的 CineBench R15 he CPU-z )

V15 BE 测试型号采用 8G×1 内存设计,如此薄的外形设计,还不清楚是否具备第二条内存插槽。和 CPU 的选择一样,内存也是选择了常规的 DDR3 版,而不是 DDR3L 版,三星出品的颗粒品质比较上乘,600 - 800MHz 间的延迟表现在主流的 8 - 11 之间。

相比 HD4600 的规格,NV GTX 960M 显卡更适合这款游戏定位的产品,支持 DX11 游戏、640 个流单元、4G GDDR5 显存规格、128 Bit 输出位宽、支持主流的 NV 画面特效。CB R15 下 OpenGL 图形测试可以知道这款显卡的性能相对 HD4600 有 40% 的递进,对比 R7 M265 有 15% 的增强效果。另外作为补充,从 3DMark Sky Diver 和 Fire Strike 两项较高要求的测试环节得到的测试数据也显示了这款显卡在 V15 EB 上发挥了较高的图形水准。

( 备注:显卡测试数据源自权威测试软件 GPU-z、CPU-z、3DMark )

V15 BE 采用硬盘 + 固态硬盘的混合存储方案,系统被安装在 64G 容量的建兴固态硬盘中,相对近 40G 的空间要求,C 盘的余量非常紧张。HDD 方面采用的是西数的 1T 产品,对于游戏本的大文件存储而言比较充裕。通过 HD Tune Pro 5 . 6 的测试发现,SSD 的平均读 / 写速度为 270MB/s,最低读 / 写 130MB/s,对于只有 64G 的容量来说,这组数据还不错。不过从测试曲线的幅度的变化来观察,这块 SSD 的读 / 写稳定性确实不敢恭维。

另一个角度,从 AS SSD 测试数据来看,大文件连续读取速度 475MB/s,对应连续写入速度 164MB/s,读取很高,甚至堪比 250G 容量的产品,相对一般的写入能力再次暴露了容量或者主控方案方面的不足。4K 随机方面的表现竟然不如 4K 并发随机的表现,也是很让我感到诧异的地方。

最低 49MB/s,平均 90MB/s,虽然 1T 硬盘在读 / 写速度上的表现不及 SSD,但测试曲线回落相对平滑,幅度变化均匀,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却比后者更加出色,这也是我见过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中搭载的最优秀的西数硬盘之一。

相较于单纯的硬盘游戏本产品,混合存储的游戏存 / 读取时间的缩短效果还是相对有限,PCMark 8 存储测试环节能看出3D 游戏加载时间在 130 - 350s 之间,稍稍领先于普通硬盘的表现,但是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 备注:硬盘性能测试数据来自权威测试软件 HD Thune Pro 5 . 6、AS SSD BenchMark 1 . 4、PCMark 8 Storage Test)

看一下整体性能方面的测试表现。PCMark 7 下,V15 BE 的整体数据非常高,5000 得分以上便是高端 - 性能型产品的分水岭。下面的截图分别展示了 PCMark 7 环境下不同测试子项的数据,比如视频回放的帧速、DX 9 / 10 游戏的帧率、存储速度等等,以及 PCMark 8 家用环节的测试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3840×2160 分辨率下,V15 BE 的单机游戏性能实际却并不高,比如《 COD 11 》仅能在关闭一切所有画质效果的环境下,用 4K 分辨率跑出平均 36FPS 的流畅度,比肉眼可辨的 24FPS 多出 12FPS。《 COD 11 》除了对内存容量有极大的依赖,对显卡规格的需求也是显存容量,这两方面 V15 BE 都能轻松满足,唯一影响游戏体验的瓶颈显然就是超高的分辨率设置。对游戏测试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除了特效和反锯齿级别,分辨率是所有游戏设备的一道又基本又高级的门槛,如果要较高的画质效果,配置低级的设备只能通过拉低分辨率来实现。

手中测试的这款 V15 BE 的冲突感就表现在这里,如果不能用最佳分辨率( 即显卡支持的最高分辨率 )来体验游戏的畅快乐趣,那么 4K 规格的面板存在的意义就显得不大,好像花几十万买辆奔驰却发自己就是喜欢那个简单的 logo 而已~

如果我不用 4K 分辨率的设定还想要高画质,直接拉低到全高清 1920×1080 的级别,那么问题又来了,即便是系统设定同样的分辨率,可能依然会遇到无法强制全屏画面显示的问题,一个 4K 屏幕套一个带宽宽的黑圈的游戏画面,我想谁也不会太乐意去面对她。解决的方法是有的,比如等待 NV 显卡放出 4K 更新,或者自己花花心思研究一下,关键是有多少玩家乐意跟她这么玩儿?再或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上像 GTX 970M 这样的显卡,或者加量的 GTX 960M,前提是最好不要改变轻薄的外形。

( 备注:下面的《 COD 11 》游戏测试画面看上去黄黄的就是因为屏幕开启了蓝光阻断功能 )

说到续航问题,需要结合前面说到的要额外注意 V15 BE 的程序管理问题。由于电池无法卸掉,通过 AIDA 64 的配置信息能发现,V15 BE 测试机的电池容量为 52000mWh,差不多 4500mAh 的规格,这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家用或者办公型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规格,对能量消耗更大的游戏本电脑而言显然偏小。通过 PCMark 8 的家用环节测试得到的续航时间数据为 1 小时 37 分钟,非常短是不是?如果换做消耗更大的游戏测试,照此估测,实际的续航时间可能只有勉强的 1 小时左右~

这难道都是电池的问题?当然不是,虽然容量不高,但是回头看看前面说的 i7-4720HQ 的 TDP 47W 的热耗,GTX 960M 的能耗,还有就是夏普 4K 面板本身的功耗就已经比普通产品高出 3 - 5W,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续航杀手,这种条件下,如果不注意后台进程和在行程序数量,还真不知道电池能坚持多久。

究竟 V15 BE 的整机耗电有多高?可以参考一下我在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环节下测得的满负荷功耗数据:105W,这是一个比较接近真实游戏的功耗数值,这个数值要比同屏幕尺寸,采用普通面板,低电压 i7-5500U + R7 M265 显卡的 ThinkPad E550 功耗高出 2 - 2 . 3 倍,而后者的续航时间为接近 5 小时...

( 备注:续航测试的环境是 Windows 10 平衡电源模式、60% 屏幕亮度、无线联网、关闭键盘背光、图形卡为全局 NV GTX 960M、电池起始电量 100% ,测试软件为权威的 AIDA64 和 PCMark 8 家用环节续航测试 )

最后看一下 V15 BE 的机身温度测试,这项测试除了能试探散热设计的好坏,还能体会到设备的操作舒适度以及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将近 40 分钟的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测试,全负荷运行中表现出的稳定性非常好,也验证了轻薄的外形设计没有阻碍到散热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另外,操作区域平均 35℃,底座平均 34℃ 的机身表面温控非常出乎意料,舒适度可以用“ 爆棚 ”二字来形容。这样低的温度别说在轻薄游戏型产品身上,就连传统尺寸的设备上也很难见到,足以证明 V15 BE 的内部设计已经非常优秀。

( 备注:该项测试数据是在 22℃ 室温下,通过 AIDA 64 以及德国 FLUKE 红外测试仪的帮助下获得 )

D、评测总结:

尽管 4K 面板名字确实够霸气、特好听,不过从一些实际的体验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些短期的不足,比如游戏就是而非要让我做出选分辨率,还是选特效 + 画质这种“ 娶丽佳,还是娶美华 ”的尴尬之事,到了该正经的时候,续航时间却又出奇的“ 短小 ”。不管自己怎么样,反正其实男人大都是想脚踩两只船的动物,所以如果说世间非要有什么完美的东西,那也许就是玩家对游戏本电脑的追求。

抛开 4K,宏碁 V15 BE 游戏本电脑是一款从设计到操作,从舒适性到效能表现都非常好的产品,这一点货真价实。加上 4K,V15 BE 玩儿了把炫酷概念的前瞻,尽管还需要一些优化工作,但就冲着 3840×2160,或者叫视网膜屏什么的也好,我想也自有不少热血玩家会为此以命相搏。

宏碁 Aspire V15 BE 4K 版( 16G 内存型号 )京东链接【点击查看详情】

( 完 )

6. 游戏本测评比较

惠普的好一些,虽然贵三百。
宏基的那个是固态硬盘吗,要不是,那惠普的固态SSD硬盘速度快。

7. 双风扇+A面呼吸灯 机械师T47游戏本评测

【IT168 评测】本期评测的主角是来自老朋友“ 机械师 ”系列的全新的 T47 D1 ,这是该品牌有史以来极具创新和突破的一款新品,首次将仿生学呼吸灯、镁铝合金材质、跑车外观设计融入到了轻量级的入门游戏本,轻量级是 14 英寸屏幕设计,更便于携带,入门游戏本是使用了 GTX 950M 显卡,比常见的 15、17 英寸 + GTX 960M 的产品在性能上要逊色一些,不过相应更加有性价比。
机械师天猫官方旗舰店地址:【点击查看详情】

优点:搏动式呼吸灯、镁铝合金材质,跑车外观设计、双风扇紧凑型设计更便于携带、工作更稳定,预留 mSATA SSD 接口,红色键盘还是很舒服,能自己升级 CPU,预留 mSATA SSD 接口方便升级 SSD,合金顶盖比上一代 M410/411 更坚固更美观
不足:测试款内存标配只有 4G 单通道( 不过可以自己加成 4G×2 或者 8G×2 )
A、外形、材质、细节
机械师 T47 D1 采用了改进的镁铝合金顶盖,和深色调的工程树脂机身浑然一体,而且注意下这是经过四棱切割的立体设计,融入机械师的“ M ”和象征胜利的“ V ”,更有立体感和质感,也就完全不同于稀松平常的平面顶盖,类似工艺之前只在 MSI、Alienware 上见过,这次也是国内品牌的首次尝试。此外, LOGO 部分借仿生学理念,融入人的正常呼吸节奏,演化为可呼吸的蓝色 LED 背光风格,前端边缘增加一段立体凹陷蚀刻,这些都丰富了产品的立体视觉效果。

14 英寸屏幕采用的是常见的左右 170°视角面板,也就是常说的 TN 技术,所以上下观看角度有限且容易出现色偏现象。分辨率为 1080P Full HD,雾面防眩光设计,长时间游戏对眼部的伤害相较镜面屏小。另外,测试款采用的是友达出产的面板,色彩范围不足 8 - bit,典型亮度和普通家用、办公产品一样。

键盘继承了之前 M410 时代的设计和操作手感,在这个尺寸的游戏产品中仍是数一数二的舒适。和 M410 相比唯一的变化是字符从蓝色改为了红色,依然不具备背光功能。此外,触摸板部分样式很潮,只可惜实体按键的手感有点儿生涩。

两个 USB3.0,两个 USB2.0,接驳能力几乎和 15 英寸产品相当,外接屏幕方面有传统的 VGA 和支持全高清的 HDMI,这次还把无线网卡升级至 intel N - 7260,提高了上网体验。除了 802.11 无线还支持以太网接入。其他方面还包括 3.5mm 复合音频接口和 SD 读卡器。虽然没什么闪亮的功能,不过足以应对普通玩家的习惯。

电池采用传统的拆卸设计,一是模具的关系,二是主观上一旦电池坏了部分玩家真的可以试试另行购买一块新电池代替,保内可以送到当地维修点送修(可以参阅机械师天猫旗舰店的维修说明)。

14 英寸设计使得单机质量只有不到 2 KG,算上适配器和电源线的旅行质量也只有 2 . 6 KG,要知道这两个数据通常是很多轻薄设计的家用产品才有的表现,目前好多主流产品都做不到这种效果,更不要说是性能级的游戏本了。

下页是关于测试的内容

B、性能基准测试、游戏表现和其他
测试款 T47 D1 的配置如下:四核酷睿 i7- 4710MQ / 4G DDR3 / 1T HDD / GTX 950M,看起来对于这样一款入门 14 英寸游戏产品,除了内存略小,别的都可以。
T47 D1 的 CPU 设计接近准系统风格,如下片所示玩家是可以自己更换的( 注意 CPU 基板上方那个六字螺丝,向左锁定 CPU,向右解锁以方便更换),比如 i7 - 4720。此外 CB R15 测试显示这颗 CPU 在 T47 D1 上的效能非常高,HD 4600 的 openGL 分数爆表,单 / 多核性能非常出色,言外之意不玩游戏而是用来办公就是核武器的效果。

内存方面尽管只标配了单条威刚产 4G,但是双通道设计可以升级 4G×2。CPU Z 测试下 600MHz 延迟最短,800MHz 最长,这个规格是普遍水平。AIDA64 测试下的读 / 写速度基本一致,延迟时间 67 ns( 1 纳秒=1 亿分之 1 秒 )。

在 SATA3 之外还看到了半高尺寸的 mSATA 接口,可以用来补充安装固态硬盘,如果不改变标配 HDD 前提下可以选择自己安装 128G 系统盘。测试款的标配 1T 硬盘出自 HGST,HD TUNE 测试下速度平常,读 / 写稳定一般。

除了 CPU 携带的核芯显卡 HD4600,T47 D1 还采用了配有独立散热的 GTX 950M,GPU Z 下读出支持 NV 的所有 4 个图形特效,并且在 128 bit 位宽 + 2G 显存规格之上使用了 GDDR5 显存框架,比常见的 DDR3 效率更快,能支持很多全高清 / 低画质设定的单机游戏。看一下下面的 3DMARK 图形测试信息,能看出 T47 D1 的这颗 GPU 效能蛮高,最高压力下的 FIRE STRIKE 测试分数也能直接甩出一般核芯显卡三倍的效果。

T47 D1背面采用徒手拆卸设计,可以非常容易地就把挡板拿下来,然后就可以换硬盘、加内存、加固态硬盘、甚至是换 CPU,CPU 风扇清灰也是这么操作的。总体上除了玩儿游戏,T47 D1 较高的配置拿来办公绰绰有余,除了屏尺寸小点儿搞搞开发也还行,这两点参照下面的 PCMARK 8 测试数据就能一目了然。

前面讲过 T47 D1 使用的 GTX 950M 的一些内容,具体到游戏上,像《 COD 11 》一般会爆内存( 就是内存容量不足 ),4G 内存不挂补丁是无法运行的。T47 D1 的 GTX 950M 因为是 GD5 显存规格( 该卡也有普通 DDR3 的),再加上 2G 显存,这个游戏却能顺利运行,看来是弥补了这个缺点,冲这一点也要给她点个赞!当然,如果是其他变态游戏,建议自己再加一条 4G。

锂电池的容量是 5200mAh,在 14 英寸游戏本中是比较主流的,远超同尺寸的家用产品。通过 PCMARK 8 续航测试能知道家用环境可以使用 2 小时 40 分钟,游戏续航预计接近 2 小时,这个时间和主流 15、17 英寸游戏产品相仿,看来 14 英寸屏幕以及有限的内部空间并没有成为 T47 D1限制电池续航的因素。

为了应对性能和有限机身尺寸的挑战,T47 D1 选择了双风扇设计,就是一个给 CPU,另一个给独立显卡,徒手拆下一块挡板,我们只能见到 CPU 的风扇,必须使用工具把另一块挡板拆掉才能看见显卡的风扇,所以虽然在散热、稳定性方面问题几乎不大,就是清灰就相对 CPU 风扇麻烦好多~ 不管怎么说,游戏本双风扇设计是高端、专用的一种表现,一般产品做不到。

有了双风扇散热就好办,自然机身温度就更容易迅速散开,从而让舒适性提升一个档次。经 AIDA64 满负载测试,T47 D1 的操作区域平均温度为 35℃,底座平均温度为 39℃,这两个温度都远低于 42 - 44℃ 这个典型的游戏本平均机身温度。

C、评测总结:

机械师 T47 D1 14 英寸游戏本电脑在材质和工艺上比上一代 M410 更出色且有多处创新,同时对散热、温度的处理也非常让人满意。
作为入门级别的游戏本产品,T47 D1 很给力地使用了 GD5 规格的 GTX 950M,虽然比较 GTX 960M 有距离,但是足以在全高清 + 低画质下运行像《 COD 11 》这样的单机游戏,平向推移,可以在全高清低画质 / 高清( 1280×720 )中画质运行《 DOTA 2 》,中 / 高画质运行《 LOL 》,这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考虑到机械师系列的价格特点,像这样表现的产品比较能吸引一般游戏玩家的目光。
( 完 )

8. 测试电脑的游戏性能用什么软件

测试电脑的游戏性能可以电脑管家,解决方法如下:

1、首先在电脑管家中点击【工具箱】,在工具箱内找到【更多】点击进入。

9. 华硕天选3游戏本评测:12代i7+140W满血RTX3060体验最强游戏模式

新春来临,万象更新。游戏玩家也迎来了搭载全新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上市,它就是华硕天选3游戏本。相信不少用户对于移动版的Alder Lake处理器有着很高的期待,因为无论是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都有了质的飞跃。再加上搭载140W满血版NVIDIA RTX 30系列显卡,如此硬核的配置看来是要在新春掀起一波升级潮了。

华硕天选系列游戏本除了电竞属性外,更是结合独特的二次元设计美学,将“天选姬”二次元动漫融合到游戏本中,让年轻玩家除了玩游戏以外,还能感受到二次元的文化。今天收到的这款华硕天选3游戏本就是为二次元用户和游戏玩家量身定制专属电竞装备,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这款新品。

配置参数

配置方面,华硕天选3搭载Intel i7-12700H处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3060笔记本显卡。众所周知,全新12代酷睿移动版处理器相比上一代在性能上提升非常明显,一改以往挤牙膏的现象;而显卡更是将功耗提升到满血140W,进一步提升游戏性能。

其它配置方面,天选3还使用了最新的DDR5笔记本内存,更高的频率可以更好的与12代处理器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性能。

下面来看看华硕天选3游戏本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以下项目测试,均已将系统、硬件升级至最新驱动,操作系统为Windows 11家庭中文版,版本号为21H12。100%满电连接电源,使用内置的华硕ARMOURY CRATE设置为散热模式为增强模式,显卡模式为独显模式。环境温度在23°C。

处理器性能:

英特尔最新推出的12代酷睿i7-12700H处理器,具有6个P性能核,8个E效能核,总计14核,20线程,45W功耗,最高可达115W。同时,还有96EU的集成显卡。

CPU-Z

在CPU-Z的测试中,单核得分达到了627.1,多核得分7350.5。

CINEBENCH

CINEBENCH是一款衡量CPU性能的测试软件,在R15的测试中,单核成绩为258cb,多核成绩为2880cb。

R20测试单核成绩为699cb,多核成绩为7250cb。

7-Zip

7-Zip是一款知名的压缩、解压缩工具,其内置的基准测试同样能够用于评估CPU性能,并以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为单位显示评级。结果可见,总体评分达到91.829GIPS,性能相当强悍了。

CPU单烤

英特尔酷睿i7-12700H处理器的TDP为45W,我们使用AIDA64进行FPU烤机,约32分钟,温度可持续在92℃左右,功耗约90W,P核频率3.68GHz,E核频率2.88GHz,表现非常稳定。

显卡性能

显卡方面,华硕天选3搭载的是140W满功耗版本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采用全新的NVIDIA AMPERE架构,拥有3840个CUDA核心,6GB显存容量,GDDR6显存类型,192-Bit显存位宽。

3DMark基准测试

在3DMark Time Spy的测试中,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取得了9234分的成绩,预估运行战地V游戏的帧率可达85+FPS。

在Fire Strike和Port Royal两个测试中,分别得到了 21157分和5265分,对比上一代115W的RTX 2060笔记本显卡,整体性能跑分提升约为30%左右,可以拥有更强劲的游戏性能以及光线追踪能力。

GPU单烤

GPU烤机测试单独使用的是FurMark进行,GPU功耗解锁了140W,频率保持在1462MHz左右,温度为80℃左右,性能发挥非常稳定,可以胜任长时间的游戏、渲染需求。

游戏测试:

游戏测试环节,我们首先测试的是《古墓丽影:暗影》。在关闭DLSS和光追效果时,渲染帧数13132,平均帧率84FPS,这个分数相当不错。

随后打开DLSS,但是光线追踪阴影选项仍然关闭,此时渲染帧数13732,平均帧率89,能够看出不开启光追的话,开启DLSS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了游戏流畅度。

最后是开启DLSS,设置光线追踪阴影质量为高,此时渲染帧数7948,平均帧率51。游戏同样能够流畅运行,并且玩家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测试一下《绝地求生:大逃杀》,在预设的2K分辨率的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都在100帧左右,无论是高速移动还是战斗场景,全程基本保持在90-120帧左右,十分流畅。

另外,华硕天选3搭配165Hz高刷电竞屏,在玩这种FPS游戏时非常舒服,所有游戏画面观感与流畅度体验都非常不错。

内存测试:

这款华硕天选3使用了2x8GBDDR5-4800MHz内存,运行AIDA64的内存缓存测试,读取速度为57721MB/s,写入速度58990MB/s,复制51223MB/s,延迟为101.1ns。

SSD固态硬盘测试:

本机搭载的是一块来自美光的512GB固态硬盘,采用M.2 NVMe接口,温度为37°,控制的非常不错。

使用CrystalDiskMark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为5828MB/s的读取,写入速度为3862MB/s,4K随机读取速度为72MB/s,写入速度152MB/s。

整机性能测试: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对刚刚发布的全新12代Intel酷睿处理器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论是单核性能还是多核心性能都有不少提升。并且搭配了RTX 3060满血显卡加持,2K分辨率下依然可以让游戏流畅运行,可谓如虎添翼。

所以,如此强悍的不仅在游戏性能方面表现优异,也可以满足内容创造以及日常多任务办公等对性能的需求,而PCMark 10则可以模拟极为复杂的办公和内容创作环境并给出成绩。针对这款笔记本而言,常用基本功能得分为9481,生产力得分6347,数位内容创作得分10553,游戏得分17535。

接下来是续航时间测试。华硕天选3游戏本内置了90Whr大容量电池,我们使用PCMARK 10里的现代办公模式进行测试。测试时的电池电量为100%,将散热模式为安静模式,显卡为混合模式,屏幕亮度50%,保持WiFi和蓝牙、位置开启状态,最终获得超过8小时的续航,并且在剩余5%的电量后关机。

对于华硕天选3的评测基本就告一段落,简单总结可以用卓越这个词来形容它的性能。下面我们主要看看这款游戏本的外观、屏幕、键盘及接口部分,从而全方面的了解天选3的具体细节。

外观设计

从外观来看天选3依然保留了前一代的设计语言,送测的这款为日蚀灰配色,还有一种配色为魔幻青。在LOGO上新一代天选3经过重新设计打磨,分为浮雕和激光雕刻两款,都是为了突出个性。

相比上代不同之处,天选3对模具设计做了一定的优化调整,机身底盘缩小了4.5%,让整机更加轻巧便携。不过C面触摸板却进行了扩大,相比天选2增加了26%的面积,操控方面进一步加强。

华硕天选3游戏本采用了高品质电竞屏幕,三边窄边框,屏占比80%。15.6英寸的2.5K分辨率显示屏,面板参数为100% DCI-P3全能屏+165Hz刷新率,支持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术,整体观感非常不错,能够满足大部分游戏玩家与图形、视频工作者的使用需求。

同时还加入了DC调光,不频闪,可以更好地保护玩家眼睛,在电池模式下还支持自动调节刷新率,达到进一步省电的目的。

天选3依然带数字键区的全布局键盘,带有RGB背光,灯效和亮度也很给力,按键的按压手感软硬适中,手感用来打游戏,特别是WASD键做了特别键帽,在W键上还有个凸点用于辨识,做得很细心。同时左上角新增四个多媒体快捷键,方便控制音量、麦克风和Armoury Crate华硕系统控制软件。

另外,键盘采用日式动漫风设计,并带来四向指示灯,不仅布局观感更清晰简洁,也能更好融入天选的二次元风格之中。

天选3接口也再次升级,USB Type-C从一个变成两个,分别对应独显、核显输出,方便在不同模式下外接显示器,其中核显口还支持雷电4,独显口则支持DisplayPort 1.4。HDMI接口标准从2.0升级为2.0b,支持4K60Hz输出,此外继续保留千兆网口、USB-A 3.2 Gen1。

进一步优化的底部设计也将冰川散热系统优势扩大,从原来的三出风口、四热管升级为四出风口、五热管,D面散热格栅进一步优化。

两个Arc Flow绝尘风扇的扇叶从83片增加到84片,厚度则从0.25毫米薄至0.2毫米,可增加13%的气流,在静音模式下,噪音可小于35分贝。

评测总结:

经过升级后的天选3在配置方面无疑是最大亮点,采用Intel 12代酷睿处理器,并且搭配了最新的DDR5内存在带宽方面给到处理器最强支撑。还有显卡,无论是RTX3060还是RTX3070,都直接给出了140W,再把ROG的风扇直接拿过来用,性能和散热全部满分,很难找到短板。

其次是多模式的显卡切换功能,可以选择直接独显输出或者独显通过核显进行混合输出,以及只使用核显,可以满足玩家不同使用场景的切换,可谓一本走天下。

最后就是屏幕,直接上到2.5K高分屏和165Hz刷新率,显示屏直接支持了100% DCI-P3色域,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机甲风外观+二次元配色,给冰冷的电竞游戏本植入了新的生命,玩家买回家就能直接投入战斗模式。此次天选3的升级弥补了不少上一代的不足,给游戏玩家提供了一步到位的选择,所以想购买华硕天选3的用户千万别错过机会,别忘了2月11日之前进入京东预售页面进行预约。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519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962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433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518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865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153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854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1040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930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