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民族游戏
❶ 中国传统文化游戏有哪些
成语接龙、象棋、围棋。
1、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成语接龙规则多样,游戏公平、公正。
2、象棋。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
❷ 中国节日时的民俗游戏有哪些
1、苗族的“苗童毽趣”
苗毽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暂无考证,据苗族寨老说是从“古老古代”就兴起来的。这种活动深受苗族男女青少年喜爱。每年春节期间,从初二到十四,各寨毽堂都是人头攒动,彩毽飞舞,芦笙嘤嘤,歌声悠扬,蔚为壮观。
2 、傣族的“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3 、黎族的“竹竿舞”
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 嘿! 呵嘿! ”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嘻笑之。
相反,善于跳竹竿舞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为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们的青睐。
4、壮族的“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目前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个项目。
5、白族的”跳花盆“
是白族青少年喜爱的传统跳高活动。比赛开始,由两位姑娘席地而坐,相距一米,她们用腿和脚尖叠成一定的高度,让小伙子跳过去。
随着高度的不断升高,两边的姑娘再以拳头为标高,每升高一次,加一拳头高度,以跳得高者为优胜。
❸ 朝鲜民族都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体育项目
荡秋千,是早期朝鲜族节日里的一种民俗游戏。后来,随着逐渐普及而演化成了一类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如今的朝鲜族中,荡秋千是妇女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也是庆祝节日和运动会时必不可少的项目。
早在13世纪,在高丽史《雀忠献传》一书中,就有“端午忠献设秋千戏于柏井洞宫,宴文武四品以上三日”的记载。到了15世纪,出现了把金铃系在秋千之上,测量腾空直上的高度来定优劣胜负比赛。18世纪时,朝鲜诗人申光洙曾细腻地刻画了朝鲜族妇女荡秋千的动人形象:“青苎裙和白苎衣,端午节日着生辉。桐花院落秋千索,推向空中贴地飞。”历史上,凡是有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就有荡秋千活动,秋千是随着朝鲜族人到各地定居而逐渐发展起来。
早期的朝鲜族荡秋千设置,其秋千绳索往往系在山坡、河岸的大树上,每逢节日,朝鲜族姑娘们成群结队,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轮番比试。随着发展,出现了立架系索的秋千,也就是将两根木杆按梯形竖立,高约10~12米,两柱之间横架一根圆木,称为衡。将合掌心粗细的两条绳索系在衡上,绳索底部放登板。秋千架前的一定距离处竖立两根竹竿,高度5米,两竿项端连上一条长绳,绳中央系上一串铃档,称铃竿。这种设置的秋千比赛方式有荡高和踢铃两大类,其中又分单人荡、双人荡两种。
荡高秋千,是指荡秋千时以荡的高度来取决优胜。计高度的方法是在杆上系高度线,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碰线次数多者为胜。
踢铃秋千,是将铃杆上的铜铃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以荡秋千时碰响铜铃的次数来取决优胜。
随着这一活动的发展和普及,荡秋千的比赛规则不断完善,竞赛的特点也更加趋于力量和技术的较量,并越来越受到朝鲜族甚至其他民族的青睐。1986年始,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首次进行了比赛。
跳 板
跳板,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一项传统活动。关于这一活动形式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按照风俗朝鲜族的妇女们不能出家门,天长日久便闲闷无聊。于是她们就发明了一种叫做跳板的游戏,名为做跳板游戏,实则是腾跃半空来观看墙外的风光。天长日久,这一形势逐渐演变为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了。
旧时,朝鲜族的跳板活动常在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中举行,成为节日妇女们的助兴娱乐。现在,这一活动已经成为朝鲜族的一项很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跳板一般长5.5米,宽35~40厘米,厚5~6厘米。跳板中央的下面放一“板垫”,用稻草捆或草袋装上上做成,高度30厘米,一人坐在木板中央用身体重量压住。
跳板比赛时一般两人一组,各站在跳板的一端,轮番向空中跳起,落下时用力踏板,将对方弹起至空中,此起彼落,越纵越高。在空中可作各种动作,如直跳、屈腿跳、剪子跳、旋转跳、空翻跳等等。
跳板比赛分“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是在跳板两端各置一线团,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抽出的线的长度,量出其所弹跳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而“表演”则包括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腾跳动作难度和姿势来进行评分。自选动作可手持扇子、花环等,裁判按其所作动作的难度、完成的质量及姿势优美的程度评分。裁判员一般为四人,删去其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中间平均分数。
顶罐走
朝鲜族妇女以吃苦耐劳着称,而顶罐走路就是朝鲜族妇女很重要的一种生活习俗。她们从儿时起即开始学习顶罐走路,在长期的锻炼中能作到顶罐不用手扶,走起来自然轻松,大方有节奏。后来,这一生活习俗就逐渐地演化成一种很有特色的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顶罐走”。
在如今的朝鲜族聚居区,每逢节日,朝鲜族妇女都身着各色彩裙,举行顶罐竞赛走比赛。顶罐走项目类似竞走,只是竞走时头上要顶着一只水罐。顶罐走分为有8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接力走及障碍走等不同的形式。比赛时可利用田径跑道设起点和终点。比赛开始前,参加者要将水罐放在起跑线上站好位置,发令员“预备”声一落,就将水罐置于头顶,发令员“走”字喊出后,参与比赛者即按规定路线快速前进。其中,在发令员比赛令发出前不得抢行,抢行两次即按犯规论并取消比赛资格。在比赛行走过程中,水从罐中溢出以及水罐跌落等同样也是以犯规论。顶罐走比赛中,也可通过各种不同的动作与队形变换来进行表演。
顶罐走这一项目可以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对参与者的腰部和下肢耐力锻炼也有一定的作用。由于这一形势较少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所以便于开展。
铁连极
朝鲜族有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武术活动,且历史已达五百年余年。在朝鲜族武术活动的武术套路中,器械套路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而“铁连极”就是其中一类很着名的器械。
铁连极,类似汉族地区武术活动中的大梢子。其造型是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附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有尺余。习武者把持铁连极的方法是双手握棍,一旦将其舞动起来,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舞动铁连极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有时还配以多种身形,更是异常精彩。
❹ 幼儿园六大区角的民族游戏玩法
1、游戏名称:蛋盒涂色游戏玩法:提供装鸡蛋的蛋盒,引导幼儿参照老师的范例,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蛋盒上用涂色。 游戏规则: 不要将颜料滴在操作台上,并且用完一种颜色后要将画笔洗净后再去用另一种颜色。 2、游戏名称:美丽的花瓶游戏玩法:提供装有纸弹簧的饮料瓶、吸管及各色花片,将吸管和各色花片做成花朵后将其插在饮料瓶里装饰成美丽的花瓶。 游戏规则:用吸管和各色花片做花朵时可以用双面胶或透明胶固定,剩余的垃圾不能放入花瓶内,要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 3、游戏名称:装饰纸杯游戏玩法:提供各种彩纸、橡皮泥等,用剪刀将彩纸剪出各种形状的小纸片后再用胶水将其固定在纸杯上或者可以将纸杯用橡皮泥装饰成纸杯娃娃及小动物等。 游戏规则:用橡皮泥装饰纸杯时,不要将各色橡皮泥混合在一起;用胶水固定小纸片时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1、游戏名称:有趣的磁铁游戏玩法:提供大头针、回形针、塑料片、橡胶片、纸片等让幼儿依次探索尝试用磁铁去吸以上物体,看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游戏规则:在活动中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并做好实验记录单。 2、游戏名称:奇妙的颜色游戏玩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另一种颜色,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可以调出许多种颜色。 游戏规则:在探索变幻的颜色过程中要注意操作常规,不能将颜料水洒在操作台上。 3、游戏名称:吹泡泡游戏玩法:自由选择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用泡泡液吹出好玩的泡泡来,探索吹出的泡泡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游戏规则:用吹泡泡工具轻轻蘸取泡泡液,拿起来后用嘴吹,不能在盛有泡泡液的容器里吹。注意勿将泡泡液溅入眼内。 4、游戏名称:寻找空气游戏玩法:提供各种塑料袋,把袋口张开,然后用力一晃,把袋口捏紧,这时口袋会鼓起来。再将装满空气的口袋朝脸放气,会有凉飕飕的感觉。 游戏规则:捏紧口袋时速度要快,不要让口袋漏气,否则口袋就不会鼓,也就没有空气了。 1、游戏名称:套戒指游戏玩法: 将相应数量的点子戒指套在对应的写有数字的手指上。 游戏规则:看清手指上的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点子戒指套在一起不能张冠李戴。 2、游戏名称:图形卡片一物多玩游戏玩法: 将各色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用来分类、排序、配对或拼贴美丽的图案。 游戏规则:选择其中一种玩法,将其放在操作纸板上操作,不要将图形卡片散落在地上。
❺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游戏拜托了各位 谢谢
秋千 跷跷板 朝鲜族的
❻ 民间游戏有哪些
民间游戏:
1、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鸡”,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练习,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游戏需要至少三个人,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运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
❼ 有趣的民间游戏
1、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2、荡秋千
用途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3、拔河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拔河为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属于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2015年12月,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一起申请的拔河(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成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抓石子
关中东部叫“抓子儿”“抓石子”或“抓核儿”,玩的是小石子或桃核。抓羊拐是西安的叫法,因为羊拐是羊脊椎上的骨头。抓羊拐在关中西部一带叫“抓羊儿”,玩的是一些又圆又滑的小石头。叫法有别,玩法大同小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抓羊拐不是女孩子的专利游戏,男孩子也很爱玩,互相PK,跳橡皮筋才是女孩子的专利游戏,男孩子很少玩。河南部分地区称之为——抓捞摸合。
5、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80年代。跳皮筋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于是谁发明已经无从考证,据说起源于今天的河北一带,当时是一种民间杂技,后慢慢在广大人群中推广开。在清朝皇室,跳皮筋是后宫妃子、公主主要的娱乐项目之一。
6、丢沙包
沙包项目属于民族、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究其起源,已难以考证。与大多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一样,丢沙包由来已久,最早将溯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会用石头等硬物击打猎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且作为游戏当然不能用石块等利器,于是人们开始用伤害性较小的沙包代替。中国最早的球类运动是手球类的, 而丢沙包可能就是这种早期球类运动。
7、蹴鞠(现代足球的祖先)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其后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不过,汉以前的战国,称古代足球为“蹋鞠”。现代足球的大致玩法和形状规则都是蹴鞠演变而来。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❽ 中国的传统游戏有哪些
翻花绳、解绷绷、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骑马马、拔纸牌、折纸、七巧板、变虎猫、剪纸、滚铁环、丢手绢等
1、翻花绳
翻花绳,中国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麻线、呢绒绳或棉纱绳等。
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2、解绷绷
一种民间儿童游戏,多为土族女孩所喜爱,可能来自汉族相同的民间儿童游戏。一般两人玩,玩时用一根细线绳,然后由另一人双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变原来的图形两人轮流解绷,绷构出各种几何图形,能者为胜。
3、丢手绢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区常称跳橡筋绳)是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极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是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
5、滚铁环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
❾ 我国少数民族有哪些有趣的游戏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跳板、打秋千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过去主要是男子参加,近年来一些地方也组织了女子足球队。摔跤的方式较独特。
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她们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朝鲜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因此,跳板运动很受重视与喜爱。顶坛竞走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活的体育项目,坛或罐中都装有水或米,规定一定的距离,参赛者甩开双手潇洒走一回,先到终点而滴水不洒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