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拿手机充游戏的钱可以退了吗
1. 孩子玩游戏充值的钱可以退吗
法律分析:如果孩子年龄小而且充值金额大,可以要求退款。我国法律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认。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所以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 孩子拿家长手机充值钱能退吗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小孩在游戏充值的,能不能要回要依据孩子的年龄和充值的金额而定,例如孩子年满10岁,并且充值的金额不大的,一般是不能退回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3. 未成年孩子玩游戏充钱可以退还吗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在2020年5月15日开始,陆续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主要规则如下:1、游戏时长限制,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5小时;2、游戏消费限制,未满8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8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
4. 未成年玩游戏充钱能退回吗
一、未成年玩游戏充钱能退回吗
1、未成年玩游戏充钱能不能退回,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未成年人是用自己的手机和账号充值的钱,那一般是可以要回来的;
(2)如果是未成年人利用父母的手机和账号充的值,这个钱具体能否返还回来还要看和游戏商的沟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未成年充值退款要哪些证据
未成年充值退款要证据怎如下:
1、扣款截屏;
2、未成年人出生证明及监护人合照;
3、未成年人户口本身份证;
4、监护人户口本身份证,如果金额较大,协商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监护人可以整理好证据,通过诉讼途径实现主张。
5.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充值的钱可以退回吗
可以的。
孩子玩游戏充值的钱可以退。若要追回则需要拿出两个证明,如下:因为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你是孩子的监护人,要证明孩子在玩游戏充钱的时候,不在场;要证明,你的手机的使用和充值,都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的。
定义
网络游戏区别与单机游戏而言的,是指玩家必须通过互联网连接来进行多人游戏。 一般指由多名玩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和互动目的的游戏产品集合。
而单机游戏模式多为人机对战。因为其不能连入互联网而玩家与玩家互动性差了很多,但可以通过局域网的连接进行有限的多人对战。
网络游戏的诞生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游戏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6. 孩子玩游戏的钱能退回吗
正常来说是要不回来的,如果金额很大,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走相关的法律途径争取。
根据《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8周岁以下的孩子充值的费用可以要求全额退回,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每次充值超过50元,每月累计超过200元的部分可以要求退回。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每次超过100元,每月累计超过400元的部分可以要求退回。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游戏:
1、手机里尽量不要玩游戏
如果夫妻俩人不玩游,那么尽量不要在手机里下载游戏,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毕竟他们还不认识字,也不懂得自己下载游戏,所以如果父母说自己的手机玩不了,那么他们就会相信爸爸妈妈们的话。当然,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也只能针对于对手机不熟悉的孩子而言。
2、大人要做好榜样
我们总是一心想戒掉孩子的网瘾,但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先戒掉自己的网瘾呢?其实,大人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孩子多得多,不管是上班摸鱼还是在家里,除了办正事之外,剩下的时间都在玩手机。
一旦孩子开始意识到父母经常玩手机,那么他们就会开始试图让父母给自己手机。如果有一些家长比较不重视,就会直接扔给孩子一部手机,以减轻带娃的压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大脑就会被游戏霸占,而且很难戒掉游戏。
3、尽量带孩子外出
当孩子外出的时候,外界的各种事物能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还能让孩子们开开眼界。束手无策的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方法,但前提是,在户外的时候要看好孩子,自己更不能玩手机,毕竟户外人多,玩手机很可能会忽视孩子的安全。当然,如果到了户外依旧手机不离手,那跟在家里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7. 孩子玩手机游戏充钱能不能退回来
孩子玩游戏充值金币点券一充就是几百块钱,看网络直播动不动就打赏主播……你经历过这样的烦恼吗?小朋友用大人的手机玩游戏乱充值、误充值钱,这笔钱能不能退回来?如果能退,又应该怎么做才能拿回这笔钱呢?以下这些内容,或许能够给到您一些帮助!
1
能不能退钱,要看孩子年龄、金额大小
孩子用大人的手机给游戏充钱,能不能退回来还真说不定!能不能退回来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和充值金额的大小,比如说10岁的小明用妈妈的手机给游戏充值了20元,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退不了的,因为10岁的小孩子已经具备了处分20元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如果一次充值或连续充值了20000元,这种情况下就是可以退的,因为10岁的小孩子并不具备处分20000元的意识和能力。是否具备“处分的意识和能力”又应该怎么判断呢?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也就是说,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2
怎么追回充值、打赏的钱?
如果属于可以退的情形,想要追回充值、打赏的钱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直播平台的客服。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决的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家长可以以对方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充值游戏、打赏主播的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诉讼,提起本确认之诉的家长同时需要承担行为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监护人不知情的举证责任。
3
孩子和家长都需要反省
很多家长得知孩子有充值打赏的行为时都会指责,甚至殴打孩子。小编想在这里说,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做家长更需要好好反省!孩子爱玩游戏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缺少家长的陪伴和关心,因此才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
除此之外,家长要做好手机支付的各种隐私加密,还要用适当的方式让孩子对金钱有基本的概念,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也应该告诉孩子们,游戏就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时间,培养孩子正确看待游戏。
8. 小孩子玩游戏扣费能退吗
小孩子玩游戏扣费能退。
有一些孩子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他们的认知程度有限,经常会被坏人利用,被诱导去做不理性消费。其中就有众多未成年人为购买游戏装备而盗刷父母银行卡进行充值消费。
虽然根据我国民法规定,未成年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作出的交易行为均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也就是说,他们在游戏中的不理性消费,均可申请退款。
避免小孩子玩游戏被扣费的方法:
1、家长可以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报出机主姓名,就能屏蔽接收验证码的功能。这样可以避免绝大多数游戏扣费情况的发生,不过也会屏蔽正常的银行消费验证码、注册验证码等信息。不过如果家长临时需要接收验证码,可以随时拨打客服电话开通这项业务。
2、对于那些“流氓”游戏软件,可能会有强制扣费的情况,这种时候运营商也无能为力。建议家长对孩子玩手机游戏有所控制,下载正规游戏。
3、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关闭网络和通讯连接,让小孩子玩“单机游戏”,杜绝扣费信息上传。
9. 12岁小孩充游戏钱可以退回吗
法律分析:可以。若要追回则需要拿出两个证明,如下:1、因为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你是孩子的监护人,你要证明孩子在玩游戏充钱的时候,你不在场。2、你要证明,你的手机的使用和充值,都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