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类别 » 体育教学中如何组织游戏

体育教学中如何组织游戏

发布时间: 2022-08-26 20:11:22

❶ 如何设计体育课堂游戏

游戏名称:一抓三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动作速度素质和灵敏性、协调性;
2、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行为的区别,培养合作精神和良
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游戏准备:学生1-4报数,每组4人,教师可参与人数不足的小组;
游戏方法:请1号为追者,2-4号学生手拉手围成圈,1号选择追拍者,令下后(也可以是音乐)开始追拍,2-4号学生相互合作保护,不让1号学生抓到他想要抓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大致20秒,令下或者音乐停),追拍到的为胜者,未追拍到为失败,在小组中表演节目,而后游戏继续进行,分别由2、3、4号学生做追者。
游戏规则:被追拍者必须与其他学生的手相互拉着,不能松手;追者可以钻、爬、跑等各种手段追逐目标;
教学建议:
1、此游戏旨在考验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对有一定难度的学生教师可在练习前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四人一小组的分工,如何拉成圈,启发他们怎样不让别人追到你的方法等给学生一个思考和过度的余地;
2、练习前强调安全,游戏场地应选择在草坪或者松软的泥地进行,为避免学生重复追逐,也可采用教师指定方法进行追逐,如1号追2号,2号追3号,3号追4号,4号追1号;
3、对不同水平段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游戏的人数、延长追逐的时间等方法增加游戏难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活动量;
4、此游戏宜放在课的前半部分进行,可以作为走和跑的准备活动。
设计思考:体育课中我们的准备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作好热身运动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作铺垫,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徒手操、素质练习、队列队形的训练来活动,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兴趣不高,完全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只是由于受教师的权威而消极的参加。这与我们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违背。告别应试教育,回归“快乐体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如何把枯燥的准备活动生动化成为学生喜欢的愿意接受的练习已经成为每位体育工作者的当前的研究课题。我们设想通过游戏活动来代替准备活动,因为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他们的兴趣十分容易激发,学生在游戏中会忘情的投入,参与的意识也会大大增强,完全没有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在游戏中不再是简单的指挥棒,而是教学的先行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协调者,通过游戏教学代替枯燥的准备活动,即可以愉悦学生身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锻炼,又可以很好的为基本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何乐而不为?

❷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体育游戏

本文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体育游戏既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学得活泼又能快速掌握教学中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进行了阐述。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选择 1、前言: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手段,是一项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明确游戏目的,学会体育练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进行练习,为终身体育打基础。这些问题是教师在操作游戏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所以体育教师必须通过认真编排组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比在体育课上单一的讲授一些不感兴趣、难懂、枯燥无味的互动方法更容易接受,所以选择内容健康有趣味的游戏,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课堂练习,对发展学生智力更有益处。2、体育游戏教材的选择2.1 教学者应根据课堂任务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教材,不同的游戏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学生从事体育游戏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过程,而是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体育游戏和其它教材一样,也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但不同的游戏具有不同的锻炼价值,在选择时,也要重视其健身价值。2.2 教学者应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身体素质条件和训练程度,学生的爱好、外界环境条件、气候、季节等诸多因素,分析选择游戏的内容。2.3 根据应用目的选择。在选择准备阶段的游戏时,应主要考虑注意力和热身两方面。以多变的信号,适宜的运动量,有一定的兴奋性的内容来安排。在选择基本阶段的游戏时,应看教材是主教材还是同其它教材配合使用,必须注意其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材间的衔接应严密,其技术环节的要求应达到诱导和辅助的作用,更好的促进技术技能的掌握。结束部分的体育游戏,则可安排动作简单、放松、调整性强的内容,可编排降低兴奋性,使学生逐渐恢复相对安静状态的体育活动。3、体育游戏的讲解和示范游戏讲解、示范要选择合理的位置,使学生既能听明白,又能看清楚。讲解最好就近游戏场地,整理好队形,结合场地、器材,形象地讲解。常用的游戏讲解、示范的队形有一列横队、两列横队,四列横队,横队,四列横队,两侧站立,圆圈队形,梯形队形,三角队形,双圆队形,“Y”队形,八字队形等。有些游戏不能在讲解前就站成队形的,也必须使学生听得清、看得见,注意讲解时,教师声音要洪亮、语言清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特别要注意避免粗俗,防止无意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复杂的游戏先讲解重点,然后在游戏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补充。在游戏中,游戏动作在个别情况下可让学生示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动作及取巧行为,教师要及时强调规则,进行重点提醒和警告。对产生伤害事故的错误动作可暂停游戏,纠正错误,再次示范,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由于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应把学生的竞争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合理的分组。体育游戏的分组应根据场地、运动量的大小、组织教学的难易及男女生生理特点作好合理安排。分组的最根本原则要使各组的相对平均,身高、体重、力量等一般在同一个年龄阶段,都要成正比例关系。在消耗体能大、负重对抗性强的游戏中,体重相近是十分必要的,男女混合编组时应尽量使男女比大致相同。另外,在游戏中,往往有多余的学生出现,教师要做好调节,安排学生轮流参加或担任裁判、记录等工作,以免刺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游戏分组上的选择要切合实际,根据游戏性质、学生情况、人数多少、游戏时间长短来做出合理的决定。4、选择合适的引导人在体育游戏中,选择合适的引导人,对游戏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引导人是负责协助组织者引导其他学生参加活动的。选用游戏引导人应考虑学生的威信、体力和技能。一般情况下,要选择组织能力较强、体质良好、身体灵活的学生来担当引导人,教师要随时鼓励、指正、提高他们的参加积极性,让游戏顺利进行。在初一学生的游戏中,因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可由教师先当引导人,待学生熟悉游戏情况后,再指定学生担当引导人。某些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自己充当引导人,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游戏过程中,要创造亲切、和谐的气氛,以利于游戏完整、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当好游戏的裁判员,教师要客观公正、认真评定游戏成绩,严格执行规则,否则会降低学生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互相争执的局面,不利团结。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过程,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注意游戏中发生的各种情况,收集各种反馈信息,然后依据已有的经验教训,对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判断,并在必要时,对活动形式、动作方法、规则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调整,注意提高、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倦情绪,特别是有些女学生,教师应重视分析原因,也有些因游戏技术难度大或运动量大,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或再示范,必要时可降低动作要求、难度、规则等,同时,要注意游戏裁判的评判,当发现有埋怨情绪时,应及时停止游戏、改变动作或规则进行兴奋转移,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应变能力,随时对游戏中出现不良现象进行判断与调整,达到体育游戏最好效果。游戏结束时,要诚恳客观、简明扼要的讲评,多用鼓励性词句,忌粗鲁的讽刺或打击学生的情绪。

❸ 小学体育游戏的常见组织形式有哪些

小学体育游戏的常见组织形式有从场地可分为室内,室外,室内有理论课,游戏课,棋类!室外课内的课内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全班教学、班内分组教学。

❹ 小学体育课如何有效的运用游戏教学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书本教法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要求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
如:在以往50米跑教学中,学生对50米跑感到枯燥无味。练习中表现出百般无奈,感觉十分疲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我采用了“人球比赛”的游戏后,效果就不同了。用球作为学生的比赛对象,学生受到强烈的刺激,容易培养兴趣并能持久。
篮球运球教学时,可以用运球追赶比赛,让一个球性较好的学生在前面运球,其他同学运球追赶,追赶上的加小组的得分。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好动的心理,又满足他们的集体好胜心。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快速跑教学中,使用了20米的迎面接力;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使用了“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体育游戏。

(三)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便于教学
有些时候,学生的上课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们在编排游戏时,应该注意到班级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游戏是否结合实际,便于教学。如果要快速跑时,让他们毫无范围的乱跑,要发号施令时就非常的困难,甚至教学的效果也就体现不出了。我们要让他们在不乱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他们,使得他们的积极性高涨,活跃课堂氛围,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体育游戏应为多方面服务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游戏对于心理、机体的放松具有独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合为一体的游戏性放松活动,能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使运动器官得到放松与恢复,使学生恢复到较好的身心状态。因此,在整理活动中,游戏要突出其趣味性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在游戏的具体运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选用和创编一些带有舞蹈动作的游戏和以放松为主带有智力竞赛的游戏。还可以利用教学器材进行游戏化动作。如“器材快速归位”、“组字”、“摆图案”等游戏,既有利于组织,又进行了整理活动,并包含了育人因素,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具有一定的“兴趣保留”结束体育课,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其它课程的学习。

❺ 如何组织指导幼儿体育游戏

1丰富游戏材料 一物多玩
首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丰富游戏材料是必须的。游戏材料我们可以采取递进式的丰富,鼓励孩子自主探索玩法。比如简单的呼啦圈:有的孩子会拿来练习跳;有的孩子会当做渔网去网其他幼儿,加入跑和闪躲的练习;有的孩子会和垫子组合起来用,练习爬和钻等。从孩子自主玩当中,注意观察,总结出适合不同能力段孩子适合玩的方法。方法的难度系数不同,作为老师也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带动稍微弱的孩子,慢慢的去挑战自己,相互学习。
2 小班创设情景 快乐运动
针对小班的孩子,我们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情',以”境'为纽带,让幼儿在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体验户外运动游戏的快乐。如创设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利用平时用的山洞练习孩子钻的能力,走独木桥练习孩子的平衡能力,小方垫练习孩子的跨越走,然后成功摘取蘑菇返回和妈妈一起制作蘑菇汤,孩子们在其中体会的是游戏的快乐,同时也有了锻炼。
3 中大班自主建构 体验快乐
中大班的孩子自主能力比较强,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在提供丰富的材料同时,给予孩子开放的空间。定好相应的孩子感兴趣的主题,鼓励孩子相互合作,自主建构场地,自主选用游戏材料,自主丰富游戏内容,自主舒适游戏场地。在不断的练习与游戏中,教师适时的引导中,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中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❻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组织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正规性体育活动
正规性体育活动相对比较注重幼儿动作与技能的训练,目的性、计划性较强。在各种游戏的活动开展中培养幼儿的平衡、钻、爬、跳跃、投掷、攀登、走、跑等能力,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示范、指导、评价等途径让幼儿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某种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和发展某方面的技能,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及时的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幼儿开展体育活动。例如:在大班体育活动《小公鸡》中,老师从游戏的方式、口吻由始至终指导,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活动要求非常明确:在活动中练习单脚独立的技能,并能在活动中机智灵敏、善于躲闪。活动开始,老师便以大公鸡身份组织教学,通过客观的游戏情节牵引着每位幼儿参与这个活动,从开始的公鸡找食-练本领(单脚独立)-再找食-再练本领-至狐狸捉公鸡等系列情节,使幼儿不仅在活动中玩得开心,而且不自觉中练到了某项技能,使之得到锻炼。又如:在《一球多玩》的活动中,幼儿在欢快活跃的音乐情景中自由的做着各种准备活动,把身体各部分都活动开来;他们有的手捧皮球在娃娃跳;有的拿了球在做球操;有的在绕球走、跳;有的在拍球等。当老师启发式的提问:一人一球能怎样玩?看谁的玩法最棒!此时幼儿都踊跃的投身于想一想、玩一玩、创一创的自娱自乐活动中,只见有的幼儿把球压在身下,身体挺直,两手试着离开地面,用一个球作为身体支撑点;又见有些幼儿夹球跳、走;还见一些幼儿在滚球、追球,玩累了,就把球当成一张小椅子坐在身下休息。此时老师请个别玩得有创意的幼儿示范给其他伙伴看,并及时进行鼓励;接着,活动要求又变成了两位幼儿玩一只球,幼儿马上两两组合起来。有的幼儿玩起了背靠背夹球走;有的幼儿则用手臂、肩膀小心翼翼的夹球走;有的幼儿玩起了互相抛接球、上下传球、用头顶球走等……慢慢地,幼儿想出的玩法越来越多。老师参与在活动中,时而观察着每个幼儿的表现、时而开心地和幼儿玩着;时而发现了新玩法,及时在幼儿面前示范。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思维活跃,做到了活而不乱;又使幼儿在不断创编新玩法的同时,让自身动作和技能得到了锻炼。

❼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组织游戏教学

中小学游戏具有吸引力强,涉及面较为广泛,在组织体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引入游戏,有利于学生生成体育课堂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共同发展。中小学游戏是以学生为基础的独特活动,通过参与游戏,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竞争,学会战胜困难,在困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处事积极果断,不可胆小怕事等素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这表明中小学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❽ 如何组织幼儿园体育运动中的集体游戏

组织幼儿体育游戏,主要先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开展户外活动是以体育活动为主,幼儿天生好动,所以根据天气变化,有时户外也玩智力,角色游戏,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如:磁铁活动前布置好场地,给幼儿分了3组,讲解一下规则,设置了两个磁铁,避免等待现象,因刚开始孩子兴趣浓厚体力也好,活动中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原则,老师奖励跑的快的孩子,让孩子休息一会,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放松身体,恢复体力,整体游戏中,孩子活动感兴趣,也培养孩子们顽强勇敢自信的品质以及集体的荣誉感。

❾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教学

现在人们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重视的方面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增强体质的体育教育活动。近几年,体育老师也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很多年轻人选择从事体育教育活动。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在本篇文章中大致先讲这些。不管体育老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当然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吸引到同学们,增加他们锻炼身体的兴趣。

❿ 如何提高教师有效组织体育游戏的策略与方法

户外体育游戏中教师的教师的指导策略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如何让幼儿不仅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而且还能使得动作发展和意志品质都有所提高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特点,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与指导,探索如何作为支持者给予幼儿最适宜的指导,不断创新方法,提供机会让幼儿掌握必备的运动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一、 调整材料适宜性,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
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除户外大型玩具设施外,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巧妙添置、调整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同时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例如:在“让美丽的‘流星’帮助中班幼儿学习投远”案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活动材料;而在“试一试不同的高跷”案例中,教师则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准备了水平不同的活动器械。
二、 将活动内容科学化,将活动情景趣味化
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体现在活动内容的活动量上。首先,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期,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首先,体育活动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条件,科学的选择和安排;其次,活动量、运动的强度安排也要科学且合理,同时注意动静交替,以免幼儿过度疲劳影响健康。
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来源与活动本身,来源于教师的指导。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游戏化,适合幼儿的情绪特点,小班、托班幼儿喜欢情节单一且具有呼应性的体育游戏,中班、大班幼儿喜欢一些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因此在兼顾体育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体育游戏“挂上小铃跳的高”,在游戏中,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教师还准备了“萝卜”,哪只“小兔跳的高,让小铃铛发出声音,就能得到“萝卜”。又如,在体育游戏“彤彤跳过‘小篱笆’中,同样是教师当兔妈妈,幼儿当兔宝宝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过高15厘米的障碍物“小篱笆”。望着前面菜地里的一个个“萝卜”,“兔宝宝们“都勇敢的跳过“小篱笆”拔“萝卜”。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机械练习,既能吸引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并投入体育活动中来,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 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指导过程从易到难
幼儿掌握并熟悉某一动作,必定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之间还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把握幼儿内心的想法,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也能让不同水平、不同需要的幼儿各有选择,从而最终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如对胆小、不爱动的幼儿,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而对能力较弱、需要帮助的幼儿,则重点在于方法的指导。
四、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娃娃开始。幼儿创新能力是指幼儿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自身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即:幼儿为了一定的目的,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活动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形式的优点,互助配合、取长补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幼儿体质。同时,还可以不断拓展单个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更利于幼儿活动能力的提高和拓展。
五、 把选择权交给幼儿----给幼儿更多的“自由”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除了组织一些集体体育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幼儿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的信息,这时,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游戏也变得更加轻松、快乐。教师只需要认真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活动状况,稍加必要的引导,一定不要干预过多。
总之,幼儿体育活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要不断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尊重和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勇于创新,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有效地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503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942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400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492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849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131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835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1019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908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