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类别 » 幼儿体育平衡木游戏中扭伤脚

幼儿体育平衡木游戏中扭伤脚

发布时间: 2022-10-14 20:25:47

Ⅰ 幼儿园小班安全课扭伤脚后怎么办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扭伤脚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2、仔细观察看图片,能在图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准备: 1、制作3种标志,分别表示3种处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热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 (1)旁白:浩浩在家里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扭了,这可怎么办呢? 妞妞说: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说:不对,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乐乐说:什么啊,明明是用热毛巾敷。 (2)教师:他们的意见都不一样,到底谁说的对呢?老师这里有三个标志,你同意哪一种方 法就站到哪一个标志的后面。请你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脚扭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师: (1) 脚扭伤了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先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 现在看过书了,有小朋友要改变自己的选择吗? 3、集体看挂图,了解扭伤后的处理方法。 (1) 教师:记住哦,扭伤后用手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揉搓会使受伤部位的伤加重的。 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停止活动,躺下,把脚垫高,把毛巾浸过冷水后,冷敷受伤的部位,这样 可以减轻扭伤处的肿胀,有止痛的效果。受伤一天后,再把热毛巾敷在受伤处,这样做可以 帮助受伤的地方很快好起来。 (教师边指挂图,边向幼儿解释说明。 )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扭伤后的处理,一边用准备好的毛巾做相应的动作,进行练习。 4、玩扮演游戏,小心扭伤后的急救方法。 教师:娃娃家的宝宝扭伤脚了 ,小朋友们,请你帮助宝宝治疗一下扭伤的脚吧。

Ⅱ 体育课上不小心扭伤了脚父母怎样处理

首先,伤后要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伤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绷带或宽胶布将患侧足踝背伸90后轻度外翻位包扎固定,限制行走,并送医院处理。
第二、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冷敷方法: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也可以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
第三、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24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热敷方法:将热水或热醋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处,5~10分钟后毛巾已无热感时进行更换。每天进行1~2次,每次热敷约30分钟即可。
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关节积血较多者,应在无菌技术下及时抽出,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需行手术复位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伤,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Ⅲ 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意外受伤怎么办

孩子天生就喜欢玩儿,游戏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但这并不代表游戏没有任何危险,因为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潜藏着种种危机,随时有可能给孩子们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那么,孩子们意外受伤该怎么办?

一.扭伤

在孩子的世界里,打打闹闹、你推我搡是非常常见的动作,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在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过程里,稍有不慎,就会有扭伤出现。

其中,脚踝关节的扭伤是最为常见的。扭伤较轻的话,孩子只会感到稍有疼痛,严重的直接就能看到足面瘀青、肿胀,甚至寸步难行。关节扭伤,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旧疾未愈,新伤复发,变为习惯性扭伤,对孩子的运动机能影响极大。

应对措施

当发现孩子扭伤时,家长或老师首先要检查其扭伤程度,看看孩子扭伤的部位是否有肿胀或是淤血的情形。

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伤及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拍片诊治。

注意事项

扭伤后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护理的第一步是告诉孩子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其次则是冷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钟后,休息五分钟,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1-2小时左右。休息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

切记不要给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推拿和按摩。因为在急性期推拿和按摩反而会加重出血。

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加速,肿胀加重。脚踝扭伤的治疗,不仅要解决疼痛,更要找出引起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再发的方法。

二.骨折

孩子喜欢追逐打闹,但孩子的平衡能力不是特别好,很容易摔倒,在倒地的时候,又没有任何保护动作,就很容易出现骨折现象。

大人摔倒,并不一定会出现骨折,这是因为大人的骨骼强度比较高,但是孩子骨骼强度比成人要低很多,所以受伤后很容易骨折,而孩子出现骨折后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也和大人不一样。

为了防止孩子摔伤而出现的骨折,让孩子不去进行游戏,这种教育方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可取之处。一旦有意外发生,家长和老师了解骨折发生后的正确判断与处理的常识,是减轻孩子受伤害程度的有效办法之一。

应对措施

孩子在骨折后,往往会有剧烈的疼痛,家长或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此类异常表现,应给于足够的关注。

当意外事故发生后,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保持镇静,对伴有出血创口的孩子,要用干净毛巾或手帕进行包扎;若出血不止,可在肢体根部紧急绑扎止,但需记住每隔1小时要将绷带完全放松3?5分钟,然后重新绑扎,不然有造成肢体坏死的危险。

接着应对骨折的肢体进行妥善固定,它不仅能避免因搬运移动所造成的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还能减轻疼痛,方便运送,开放性骨折要先用消毒纱布包扎患处,再用夹板固定,无夹板的可用木棍,树枝,竹竿等代替。

包扎时,要在夹板上垫以衣服或布等软物,以防皮肤受损。包扎时要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先绑骨折上端,后绑下端。动作要轻,受伤部位不要绑得太紧。做完以上救治后,迅速将孩子转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医院急救。

三.脱臼

脱臼,也是孩子受伤常见的一种,比如做游戏的时候,互相拉扯,用力过猛;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时,做提拉动作;家长带孩子上下楼梯,怕孩子摔倒就用力拉孩子的手臂??这些行为都很容易造成幼儿关节脱臼。

脱臼表现

当孩子在游戏中有牵拉动作,突然喊疼痛,拒绝别人移动他的肘部,不肯用患侧手拿取物品或上举活动,试着前后旋转肘部时因疼痛而啼哭;肘关节常表现轻度弯曲,手心向下旋垂于胸前,就有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可能。

应对措施

当孩子有可能脱臼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脱臼后,需及时给孩子进行复位。用手法即可简单、迅速地复位,复位后疼痛立即消失,患肢不再拒动,肘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

但有些经常发生脱臼的小儿,手法复位后最好用三角毛巾或绷带将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同时避免再牵拉,以免造成习惯性脱臼。幼儿脱臼虽经复位但很容易复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致到了8岁以后,幼儿发生脱臼的几率才会大大降低。

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帮孩子穿衣服,还是同孩子做游戏,家长都应尽可能注意避免猛力提拉孩子的胳膊,即使要拉,也应选择上臂部位;而老师则应告知孩子们游戏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四.勒伤

在游戏中,孩子之间因好奇或别的原因,引起一方拉扯对方脖子或手上的物件,这种情形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手上勒伤虽然危险。但还不至于危及生命,而脖子上项链、或其他挂件一经牵拉是非常容易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的!

预防对策

家长尽可能不要给孩子在脖子上佩戴饰品或钥匙,避免这些潜在的危险发生。

注意事项

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当发现身边的大人佩带各种饰物时,孩子很可能有意模仿,在自己身上佩戴挂坠、项链等物件,潜藏的危险就这样出现了,家长对这方面一定要提高警惕!

五.戳伤

玩具是每个孩子都有的东西,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很多家长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于是就给孩子购买大量的玩具,但这些玩具中,有很多都是尖利的玩具,孩子一旦疯玩开,很难保证这些玩具不会伤及自己或别人。

预防策略

此类伤害其实很容易避免,家长平时不购买有尖锐棱角的玩具;当孩子玩此类玩具或就地取材,直接玩儿树枝时,大人提高警惕,都是可以避免的。

当然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要是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就剥夺了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得不偿失。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既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又不能伤及孩子的安全。

所以,不妨在孩子的玩具上多下点儿功夫,比如把孩子玩儿的玩具刀枪前用布裹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孩子玩儿,家长又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六.擦伤与划伤

擦伤、划伤更是常见,家长也是最为熟悉,相信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对此类伤害做过处理。不过,此类伤害的预防同样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注意事项

不管是哪类的伤害,其实单靠家长或老师的监督,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意外伤害,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没有亲身体验,根本不会理解到危险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不妨有针对性地为他设计一些场景,给孩子进行一堂安全教育课,让孩子对危险和伤害有个更为完善的认识。

我们可以在孩子游戏的环境和内容上作些精心安排,如带孩子去草坪上或塑胶场上游戏;在游戏前或游戏过程中,为孩子实施安全教育,认识身边的各种危险,并教会他们一定的安全自救技巧与方法。

让孩子避免意外伤害,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能出门玩耍。嬉戏是孩子童年中非常美好、值得回忆的事!我们要多用一些心思,让孩子少受伤害,少承受一些不必要的伤痛,给孩子一个安全、幸福的童年!

Ⅳ 体育运动受伤…脚扭伤如何处理…

扭伤后,切忌立即搓揉按摩,也不要用热毛巾敷。应该用冷水或冰块冷敷15分钟,外擦松节油或涂三七粉、云南白药,或用活血、散淤、消肿的中草药如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外敷包扎。

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24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Ⅳ 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做法最好的是什么

崴脚,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

由于正常踝关节内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脚的时候,一般都是脚向内扭翻,受伤的部位在外踝部。不少人是先使劲揉搓疼痛的地方,接着用热水洗脚,活血消肿,最后强忍着疼痛走路、活动,为的是别“存住筋”。但实践证明,这样处置崴伤的脚是不妥当的。

因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与渗出的组织液在一起会形成血肿,一般要经过24小时左右才能修复,停止出血和渗液。如果受伤后立即使劲揉搓,热敷洗烫,强迫活动,势必会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时加速出血和渗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肿,使受伤部位肿上加肿,痛上加痛。人们常说的“存住筋”,实际是损伤以后软组织发生粘连,影响了功能活动。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损伤的中后期。所以,受伤后几天内的活动受限,一般都是因为疼痛使活动受限,而不是粘连所致的“存住筋”。

那么,崴脚以后怎样处置才正确呢?

1.分辨伤势轻重。轻度崴脚只是软组织的损伤,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还可能是内、外踝的双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轻的可以自己处置,重的就必须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和治疗。所以,分辨伤势的轻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不是剧烈疼痛,还可以勉强持重站立,勉强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头上而是筋肉上的话,大多是扭伤,可以自己处置。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头上,或扭伤时感觉脚里面发出声音,伤后迅速出现肿胀,尤其是压痛点在外踝或外脚面中间高突的骨头上,那是伤重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去诊治。假如限于条件一时去不了医院,也可以暂时按照下列办法处置,然后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2.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得热而活,得寒则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时候要冷敷,以控制伤势发展。待出血停止以后方可热敷,以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细心的读者一定要问,怎么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没有呢?原则上是以伤后24小时为界限,还可以参考下面几点:一是疼痛和肿胀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脚时胀的感觉差别不大;三是伤处皮肤的温度由略微高于正常部分,变成相当差不多,这些都可作为出血停止的依据。

3.适当活动。在伤后肿胀和疼痛进行性发展的时候,不要支撑体重站立或走动,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动。待病情趋于稳定时,可抬高患肢进行足踝部的主动活动,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剧痛方向的活动。等到肿胀和疼痛逐渐减轻时,再下地走动,时间宜先短一些,待适应以后慢慢增加。

4.正确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揉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按在局部,压力以虽疼尚能忍受为宜。时间是持续按压2~3分钟再缓缓松开,稍停片刻再重复操作。每重复5次为一阶段,每天做3~4个阶段较合适。出血停止之后做揉法,用大鱼际或拇指指腹对局部施加一定压力并揉动,方向是以肿胀明显处为中心,离心性地向周围各个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钟,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药。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内服或外敷活血药物,可用“好得快”喷洒伤处,内服云南血药。出血停止以后,则宜外敷五虎丹,内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后期可用中草药熏洗。如果手边没有中成药,也可以把面粉炒黄,用米醋调和敷在患处,来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盐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药效果也不错。

Ⅵ 家长和老师怎么沟通体育游戏时,东东过平衡木小桥,不小心踩空,扭伤了脚踝

摘要 一、与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Ⅶ 体育课扭伤脚怎么处理方法

1、正确运用冷敷以及热敷:刚扭伤的时候,细小的血管还在滴血,这时候冷敷,有助于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有效缓解病情。一天后,细小的血管不再出血,这时候就可以热敷了,这么做有利于消除扭伤部位的淤血,让患处没有那么疼。
2、适当做些活动:脚踝刚刚扭伤的时候,肿胀以及疼痛感非常明显的,这时候不可以有任何的运动,还要把受伤的脚踝抬起来。等到病情稳定之后,只要疼痛在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就要慢慢增加脚踝的运动。

Ⅷ 做游戏时扭伤了脚,怎么办

扭伤最常见的韧带拉伤有两种: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拉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歪了脚;和膝关节的韧带拉伤。韧带拉伤的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韧带拉伤的治疗办法是在拉伤之后马上做到以下几点:
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2.冷敷。冰块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肿胀,因为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3.压迫。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你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让你支端发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Ⅸ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扭伤脚怎么办》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跑到户外,不停地又蹦又跳。由于他们的骨骼发育还不健全,韧带也比较松弛,所以,经常有扭伤脚之类的事发生。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必要教给他们一些小伤小痛的处理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扭伤脚后的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2.掌握一些预防性的小常识。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事先要求幼儿记住自己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记住医院急救电话号码。
2.活动前排练情景表演“脚扭伤了”。
3.幼儿户外活动图片:踢球、跑步、跳绳、滑滑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脚扭伤了”,了解扭伤脚后的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一群小朋友在踢球,玩得正高兴,突然,一个小朋友蹲下了,用两只手捂着脚哭着说:“我的脚扭伤了,疼死我了!”一个小女孩跑过来说:明明,别怕,你坐下,我给你揉揉!“
1.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小女孩的处理方法对不对?你自己在平时遇到这类情况或看到别人遇到这类情况是怎么处理的?
2.教师小结:
(1)肯定刚才小朋友的做法不对和害处。评价孩子们说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
(2)向幼儿介绍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并请部分幼儿配合示范,其余幼儿两人或几人一组模仿练习。
A.如果受伤部位不肿胀
(1)坐下来,把腿伸直。在小腿下垫上小枕头或其它不太硬的物品,把扭伤部位抬高一点,休息一会儿就会减轻。(影响血液微循环,不易引起受伤部位肿胀)
(2)在上面的基础上用湿毛巾冷敷或抹上点儿红花油等,效果会更好(原理: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红花油能止疼)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472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908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371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456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818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101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802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89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866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