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类别 » 游戏教学目标是什么意思

游戏教学目标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12-08 16:31:57

Ⅰ 小班科学(纸游戏)的教学目标,目的是什么

将“纸趣”渗透到五大领域,这是“纸趣”研讨活动中的又一个出发点,可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将“纸趣”渗透到五大领域?课题组的人员进行商讨后觉得,老师们应在自己认领的领域中进行一课多上的研讨活动,在这样的磨课过程中提高“纸趣”在各领域中。

Ⅱ 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游戏教学的意义与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

Ⅲ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游戏准备:

小椅子(每人一把)。

游戏玩法:

老师和小朋友坐在场地一端的椅子上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指大树或者其它目标)跑回来!”最后一句由老师一人来说,当老师说完“来”字后,小朋友就向着老师所指的东西跑去,摸到所指东西后,再跑回来,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最快到达的小朋友为优胜者。

游戏规则:

1、小朋友要等老师说完“来”字以后才能开始跑。

2、小朋友必须摸到所指的东西后才能跑回来。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

2、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PPT。

(2)小鼓一只、音乐3段

活动过程: 1、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师:“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们走到了哪里?(小桥)我们来听听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声‘咚咚咚’),小老鼠呢?(鼓声‘笃笃笃笃笃’),(继续播放PPT)它们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继续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来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过敲鼓中间节奏慢,小老鼠走过敲鼓边节奏快。)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师:“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刚才的故事里有谁呀?”(大象、小老鼠)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桥、小山、草地)

⑵让幼儿学大象(跺脚)和小老鼠(轻快踮脚走)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师:“大象在走过小桥(小山、草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谁来学学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样的呢”(敲鼓,两种方式多次轮流反复。)幼儿模仿。

师:“为什么大象是这样(做跺脚动作)走路的?小老鼠是这样(做轻快踮脚走动作)走路的呀?”(请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脚步重,老鼠轻脚步轻)

⑶听鼓声,与幼儿一起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将故事重复一遍。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好咯,是谁来了呀?(敲鼓)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大象‘咚咚咚!’走过小桥,小老鼠‘笃笃笃笃笃’走过小桥。

大象‘咚咚咚!’翻过小山,小老鼠‘笃笃笃笃笃’翻过小山。

大象‘咚咚咚!’来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大象身体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体轻,所以走路快。

3、跟随音乐,大胆表演。

师:“我们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时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吗?请你听清楚,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了,什么时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乐,配班敲鼓。

4.谢幕!

师:“我们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们玩的可真开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大家再见吧!”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喊数抱团的游戏,了解玩法。

2.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增强团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音乐、对游戏的认识 、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好朋友抱抱团》,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幼儿一个个纷纷议论说着自己的想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渴望游戏的乐趣。)

师:"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当老师说到某一个数字宝宝的时候例如3,你就要寻找到三个小伙伴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团。当说到4的时候你就要寻找四个小伙伴抱在一起。"

2.开始游戏,师:"在圆圈的线上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一起围着圆圈走,当听到指示的时候,抱起来组成团.最后数数看是不是对的。错误的小朋友和没有找到小伙伴的小朋友就会被淘汰退出,最后我们来看看是那几个小朋友留在最后。

3.游戏结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初步体验按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猫、老鼠(即时贴)、音乐《猫捉老鼠》

2、课前学唱儿歌《猫捉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老鼠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吧!”进入活动室。

二、鼓励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师:“哇!天气这么好,出来玩的小老鼠可真不少,听听它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前三节)

1、小老鼠跑来跑去的动作。“小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第一节音乐)

2、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

“小小老鼠吃米的动作是什么样的?”教师小结:小眼睛东张西望、轻轻地走。(第二节音乐)

3、小老鼠睡觉的动作。“哎哟哟,吃得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小老鼠你们是怎样睡的,看看哪只小老鼠睡着了?”

4、把前三节一起表演一次。

5、(播放第四节音乐)“喵”一只大猫看见了,它要跑来抓老鼠了,小小老鼠要怎么办?(躲藏)

三、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1、师:一老师扮演大猫,请宝宝们扮演小老鼠,我们来跟着音乐做游戏。

2、重复交代游戏规则,再玩一次。

3、师:这次和刚才有点不同,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小老鼠们要快快地躲到自己的座位后面或者是桌子下面都可以,可别让大猫抓住了。(大猫没有出现)

四、结束环节师:“大猫没有出现,我们可以高高兴兴地玩游戏了,妈妈和我的宝宝们玩捉迷藏吧!”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拍球,抛接球,滚球,踢静止球等多种球的玩法,发展幼儿的综合运动技能。

2.培养幼儿对玩球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4.通过想各种玩球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整宽阔的场地,彩色的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边唱儿歌边活动四肢秋天天气真好,(双手高高举起,左右摇摆。)菊花都开了,(两手张开放在下巴下,像两片小叶子)菊花朵朵对着我们弯弯腰,(做弯腰动作)秋姑娘飞来了,对着我们笑。(张开双臂学秋姑娘飞。)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学小白兔跳)

二、导入1.以歌曲《大皮球》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的低。拍的重,跳的高。我的皮球接住了!

三、教师示范几种球的玩法,指导幼儿自由玩球。

1、滚球幼儿围着大圆圈,教师站在圆圈的中间,带领幼儿滚球.

2.追球两名幼儿一只球,甲幼儿为滚球人将球滚出,乙幼儿为追球人,当甲幼儿将球滚出后,乙马上向前去追球,追到球后交换角色。注意球要挨地滚动。

3.反弹球两名幼儿一只球,一人将球往地上用力拍,球往上反弹时,对方立即去接住球。然后交换角色,继续玩。

4.滚球过门两人一球,一幼儿两腿开立做球门,另一幼儿距三米处,对准球门滚出球,进球为胜,交换角色,继续进行。

5.我来拍,你来接两名幼儿一只球,幼儿甲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当说到“住”时把球抛给幼儿乙,幼儿乙接着球后,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将球再抛给甲。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皮球,并把自己学习的新玩法表演给爸爸妈妈看,请爸爸妈妈也表演几种新玩法。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

2.通过形式多样、有趣的操作,激发幼儿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

活动准备

点子卡片、各种糖果、魔术袋、夹子。

活动过程

案例描述:

(A)、小游戏:变魔术。

1. 教师变魔术。教师手中握1-2粒糖,让幼儿猜测。

2. 个别幼儿变魔术。

(B)、找朋友。

教师:(一粒糖贴在黑板上)一粒糖还有一个好朋友呢,小朋友看,它是谁?(小点子)有几个点子呀?(1个)小结:原来1粒糖和1个点子是好朋友。(辅以动作),幼儿学说。

(C)、夹糖。

(D)、点子与糖果数量的配对。

1.教师讲解示范。

2.幼儿操作。

3.给动物送糖果。

(E)、延伸活动:品尝糖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数学领域,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照《纲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学,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在活动中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在整个活动中,如:让孩子看,让孩子猜,让孩子试,让孩子说,让孩子学,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掌握点子与食物的配对。

2. 教学目标:着眼发展,注意整合。如: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装了几粒糖?去给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说,小青蛙,我送你一粒糖等等,敢于说出自己操作结果是渗透语言领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唤起自信心”,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

3.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糖果游戏》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缘于幼儿的兴趣。因此,选择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数学活动内容,既是幼儿熟悉的,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只要动手操作,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而幼儿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是幼儿终身发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小网络: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

Ⅳ 游戏式教学是什么意思

游戏化学习(Learn through play),又称为学习游戏化,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有些学者又称其为“玩学习”。
游戏化学习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主要包括数字化游戏和游戏活动两类。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教师根据学习者对游戏的天生爱好心理和对新鲜的互动媒体的好奇心,将游戏作为与学习者沟通的平台,使信息传递的过程更加生动,从而脱离传统的单向说教模式,将互动元素引入到沟通环节中,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素质。

Ⅳ 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

由于听说游戏的特殊性质,这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这里所说的一定规则,主要是指按照语言的规范制定的游戏规则。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过程中,他们需要自觉地参与规范语言的学习,在执行游戏规则的活动中掌握规范酌口语表达能力。听说游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口语练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子目标。
(1)复习巩固发音。在听说游戏中含载幼儿语音学习的目标,着重在为幼儿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以利于幼儿复习巩固他们近期的发音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语音学习的四种特别需要来组织活动。
一是难发音的练习。对于某些近期所学的语音难点,采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去运载这些语音要素,可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幼儿园阶段普通话发音的难点主要有zh、ch、sh和r等辅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取这些声母与一定韵母相结合的音节来帮助幼儿学习。
二是方言干扰音的练习。一定区域方言都有可能对幼儿的普通话学习产生干扰因素?影响他们正常的发音。例如:南京方言I和n不分,an和口ng不分,说普通话时往往有可能将南(n6n)说成lan。在听说游戏中,幼儿可以有集中和比较学习的机会,练习发准这些受到方言干扰的语音,产生对这些语音准确发音的敏感性。
三是声调的练习。普通话声调对幼儿发音有很重要的意义,因而念准普通话声调也是幼儿语音学习的一个部分。用听说游戏运载各种相似音和声调要素,让幼儿在辨别中学说,在学说中提高分辨能力,从而掌握准确的声调。
四是发声用气的练习。3岁幼儿进入幼儿园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掌握说话用气的方法,因此,说话时有气喘吁吁的感觉。尤其在表述长句子时,还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听说游戏的发音练习可把练习用气作为活动的目标内容,培养幼儿正确的用气方法,以便讲话的发声更加自然,更趋向于正常。
(2)扩展练习词汇。大量积累词汇、增加口语表达的内容,是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说,幼儿的词汇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逐步迅速地增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研究能确切地证明究竟一个孩子每天能习得多少词汇。用听说游戏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词汇,是专门地提供幼儿对词汇学习敏感程度的机会,这类集中学习词汇的听说游戏,着重引导幼儿积累以下两方面的词汇学习经验。
一是同类词组词的经验。听说游戏往往让幼儿做同一类词汇如何扩词练习,实际上也是向幼儿提供某一类词的使用范例,鼓励幼儿在听说游戏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组织扩展。例如:“怎样走”的听说游戏要求幼儿用一定的副词描述走的动作,幼儿可以说“快快地走”“慢慢地走”“大步地走”“小跑步地走”“一蹦一跳地走”。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可依据规则创造性地运用词汇进行描述练习。
二是不同类词搭配的经验。词汇的搭配通常与语言习惯和经验有关,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但也有一定的规则。例如:量词有明显的搭配规则,到大班阶段,幼儿对量词开始产生一定的敏感性,在这个时期给他们提供听说游戏的机会,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掌握一般量词的使用方法。此外还有介词(方位词)的学习,等等,都可以通过听说游戏的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尝试运用句型。学前阶段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地积累句型,这是他们句法习得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一般而言,幼儿阶段的儿童将从简单句过渡到合成句水平,幼儿阶段后期开始进入理解嵌入句的水平。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合成句等,均有多种类型的句式,要理解掌握并且熟悉运用都需要经过一定场合的练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运用句法的机会,而听说游戏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练习,让他们通过专门的集中的学习迅速地把握某一种句法的特点规律,并在尝试运用过程中提高熟练使用的水平。例如:在大班听说游戏“盖楼房”中,幼儿通过用“XX越来越XX”和“……越……越……”的句式学习句型。在游戏中学习句型,有一定的激励机制的存在,幼儿可能产生很高的积极性。 听说游戏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语言学习的场合,幼儿在参与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于他们积极倾听水平的提高。
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在幼儿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听和说是永远相伴而存在的。以游戏的方式组织的听说游戏活动,对幼儿积极倾听能力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听懂教师的讲解,理解游戏的规则。教师在听说游戏开始时,总是要向幼儿提出一定的要求,接下来“布置”活动的任务,并对任务作出解释,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这一过程对幼儿的倾听提出了具体要求。能否听懂教师布置的任务、理解游戏的规则,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状态。因此,这对幼儿的倾听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说,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幼儿在所有的交往场合的倾听水平,甚至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之后的学习都十分有益。
(2)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随时需要把握游戏中传出的指令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在“金锁银锁”中,念完儿歌,即是一个指令,要求问“这是什么锁”,开锁人听后立刻予以回答“这是XX锁”。所有的指令信息一环套一环,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敏锐地感知,否则将无法进行游戏。恰恰是这样一些要求,可促使幼儿自觉地、主动地去倾听捕捉指令信息。
(3)准确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有的听说游戏专门设置倾听的“圈套”,要求幼儿辨别某几个相似音的差异,作出相应的反应,诸如z、c、s和zh、ch、sh的辨别活动即属于这一类;有的听说游戏要求幼儿准确传递信息,错了便会闹出笑话来,如“我这样对你说”的传话游戏活动。这些活动把倾听要求的重点,放在准确把握和传递信息上,可以较好地提高幼儿倾听的精确程度,最终对他们完整的倾听能力培养发生良好的作用。 作为特殊的语言交往场合,听说游戏对幼儿运用语言与人交际有一种特别的挑战,使幼儿机智灵活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因此,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的机智性和灵活性,是教师在设计组织这类活动时应考虑的一项目标。
对幼儿在听说游戏中提高语言交往的机智灵活性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提高幼儿在语言交往过程中反应敏捷的能力,着重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迅速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能力。由于听说游戏将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换为游戏规则贯穿活动始终,那么幼儿掌握游戏规则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便意味着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在听说游戏中,幼儿需要迅速领悟游戏规则,否则便会落伍,就无法实现参与游戏的愿望。这种激励的结果,使幼儿逐步适应迅速领悟交往要求的场合。
(2)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听说游戏是一种活动的进程,幼儿在参与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进行编码。这种场合不允许幼儿慢慢想,细细思考,如果速度太慢,游戏便要受到影响,因此,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训练。
(3)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方式的表达能力。在领悟编码的同时,幼儿也获得快速反馈信息的机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规范方式说话,并且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幼儿仔细斟酌讲话,所以,一切都是在短暂的直感的状态下说出来的,这里便有一个语言快速应答能力的培养。
总之,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某些特别的机会。教师应当抓住这种机会去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为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Ⅵ 听说游戏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听说游戏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练习的特点、具体的特点、含蓄的特点。

1、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具体的特点。一般而言,听说游戏对幼儿提出的语言学习要求非常具体,给人单一和细微的感觉。

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得多方面锻炼的机会,因此,在听说游戏中包含的单一而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实质上却对幼儿语言能力有多方面的培养提高的作用。

2、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练习的特点。听说游戏往往不对幼儿提出某个新的语言学习任务,更多地是根据近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需求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的语言内容,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真正获得这一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

3、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含蓄的特点。其他的语言教育活动,一般都开宗明义,将学习任务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而听说游戏则将教育目标贯彻在游戏活动之中,让幼儿边玩边说,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本次教育活动的要求,这是听说游戏独有的优势。

重点突出:

凡是听说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听说游戏中的规则并不是凭空制定的,而是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当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练习了幼儿的听说能力。

Ⅶ 大班结构游戏的教学目标是大班幼儿应学会区别什么

大班结构游戏的教学目标是大班幼儿应学会: 1、培养好良好的作息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作息时间,例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写作业等。 2、培养孩子课堂的纪律,这点大班的老师应该会重点抓。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坚持能力,幼儿园如果有作业安排回家做的话,最好让孩子专心、认真地完成,不要觉得还小,什么时候做都可以,边做边玩之类的。孩子的任何活动都最好培养孩子专心,有始有终。 4、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写作能力和语文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460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900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362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448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808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92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92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78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860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