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属于联合游戏吗
‘壹’ 幼儿游戏的四种基本形式分别是什么
一是独自游戏阶段;二是平行游戏阶段;三是联合游戏阶段;四是合作游戏阶段。
特点
1、独自游戏阶段
独自游戏一般出现在出生后头两年内。儿童摆弄胡脊的客体可能反映了客体的功能及社会用途,也可能使客体的外形、位置及其性质等发生变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客体为对象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儿童不仅关心引起客体变化的行为,而且对客体本身也发生兴趣,动作的灵巧性与精确性也不断加强,逐渐能将自我与客体区分开来,以至产生好奇心和探究行为。
2、平行游戏阶段
在平行游戏中,儿童玩的玩具与周围儿童的玩具相同或相仿,儿童之间相互靠近,能意识到别人的存在,相互之间有眼光接触,也会看别人怎么操作,甚至模仿别人,但彼此都无意影响或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之中。既没有合作的行为,也没有共同的目的。反映了2~3岁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交往状况。
3、联合游戏阶段
儿童行为的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而不是游戏合作关系。儿童相互之间可能交换材料,或进行语言沟通,提供和接受彼此的玩具,对他人的活动表示赞赏或否定,甚至攻击。这种游戏从表面上看,儿童之间产生了相互联系,而实际上在涉及到游戏本身的内容时,他们之间却没有共同的意愿,儿童不会使自己个人的兴趣服从小组的兴趣,每个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游戏的。
4、合作游戏阶段
游戏者之间有分工、协作,有领头者,也有随从者。这种游戏具有组织意味,有明显的集体意识,有共同遵守的规则。这种游戏离不开相互的配合,一般要到3岁以上才会产生,5~6岁得到发展,反映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日渐成熟的趋势。
(1)体育游戏属于联合游戏吗扩展阅读
游戏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价值
1、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在游戏情境中,儿童需要与同伴进笑卖行交流、沟通、协商、选择、决策,需要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便适应集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学会了一系列交往策略,掌握了交往技巧,并以遵守游戏规则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
2、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道德感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游戏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逐渐形成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 此外,在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逐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被排斥的。当游戏活动遇到困难时,儿童会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努力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从而起到磨炼意志的作用。
3、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性与社会竞争力。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并和同伴一碰做逗起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游戏中最大限度地展示着自己的创造性,并使这种创造性不断提高,甚至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贰’ 幼儿教师资格证里游戏的分类有人了解吗
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分类,我们重点需要掌握三种分类,即皮亚杰、帕顿以及苏联对游戏进行的分类,这三种分类为常考点: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
(一)练习性游戏(又叫做:机能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实践性游戏)
①对应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②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组成,感觉运动器官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感。
③例:摇铃、拍水、不停的吸手指、反复的捏玩具等、单纯的撕纸等。
象征性游戏(又叫做:符号游戏)
①对应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园阶段)
②表现形式为角色游戏,这是学前期/幼儿园最典型的游戏形式。表现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方式,即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把一个物体假想成另外一个物体。
③例:过家家游戏中,我扮演妈妈、你扮演爸爸、树叶代表钱、石头代表食物、椅子当大马等。
规则性游戏
①对应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②指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③例:套圈、老狼老狼几点了、“木头人”、抢钱(每人是一元钱,喊几元钱几个人抱在一起,抱错的淘汰)等。
智力游戏
①对应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
②思维的抽象程度较高,能够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思维较灵活。
③推理、计算、棋类等游戏。
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帕顿
偶然行为(也称之为无所事事)
①出现在婴儿期。
②表现为:行为缺乏目的,东游西逛,易被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或碰到什么东西会随手玩两下。玩弄自己的衣服、在椅子上爬上爬下等。
旁观游戏
①出现在儿童的学步早期。
②表现为:只观察其他儿童的游戏,但自己不加入到游戏中去。
单独游戏
①出现在儿童学步中期。
②表现为:儿童独自一个人在玩,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关心别人的存在。
平行游戏
①出现在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小班。
②表现为:儿童各玩各的,没有交流,但内容相同或相近。也许会选择一个和旁边儿童一样的玩具、材料、活动,但主要精力在自己游戏上。
联合游戏(又叫协同游戏、协作游戏)
①主要出现于3~4岁/中班。
②表现为:儿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发生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无共同目标。
合作游戏
①主要出现在4岁及之后/大班。
②表现为: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比如大家一起插一个公园,明明插小桥,豆豆插树,红红插小花,然后组合起来。
‘叁’ 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的区别是什么
综述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的区别如下
联合游戏指的是儿童玩一样的游戏,但没有明确分工,分别进行不同的活动,通过交换玩具和彼此评价来相互交流。合作游戏是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
合作游戏是指,游戏期间儿童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目标,它是一种更深入的交流行为。
联合游戏:即大家在一起玩,但是没有明确的分工,结构游戏(积木,巧板游戏,伤脑筋十二块,魔方,手工制作,沙雕游戏)。合作游戏是规则性游戏,重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
联合游戏是指儿童一起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时常会有借还玩具的行为,但儿童关注的仍是自己的兴趣。例如大家一起玩雪花片。合作游戏是指游戏期间儿童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目标,它是一种更深入的交流行为。
合作游戏水平更高,幼儿之间不仅有了交流,也有明确的共同的目的。主要出现在4岁或更大一些的儿童中,大班幼儿以合作游戏为主。合作游戏是社会性发展水平最高的游戏种类。
‘肆’ 幼儿游戏类型有哪些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里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游戏可以分为很多种。
从场地上可以分为: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
从活动程度上可以分回为:活动性游戏和安静性游戏
从使用器械上可以分为:器械类游戏和非器械类游戏
从参加人数上可以分为: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和个人游戏
游戏基本分为:角答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综合游戏。
依参与度分类
主动游戏──主动游戏即是个体必须参与该项活动,其乐趣从亲身参与活动中获得。惟当儿童期迈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发展消耗很多能量,且因为家庭和学校赋与儿童的任务与责任愈来愈多,在时间和体力两方面均不容许的情况下,主动游戏便日渐减少。例如,赛跑、绘画、玩泥巴、打电动等均是。
被动游戏 ──被动游戏也可称为娱乐(amusement),个体并不须要亲自参与活动,其乐趣得自于观看他人活动,个体不必耗费很多的精力,个体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并不亚于主动游戏。例如,看电视、看漫画、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被动游戏。
依认知程度来分
功能性游戏──发生在出生至两岁的感觉动作期,游戏内容毫无主题与组织,纯然只是感觉器官的刺激输入,可帮助个体感官的功能成熟。例如玩各种玩具,抓、捏、敲、咬、闻、听等。 象征性游戏──发生在运思准备期,从两岁开始,五、六岁为高峰(亦称戏剧性游戏)。此时儿童喜欢模彷成人的角色行为,透过各种象征的物件或举止动作达到模彷的目的,从中获得快乐,扮家家酒即为典型的象征游戏。
规则性游戏──六岁开始,八、九岁为高峰。游戏内容为有规则的竞赛。有游戏规则、角色分配、动作技巧的限制等,例如,躲避球、棒球、接力赛跑等。
依社会性来分
独自游玩──婴儿两岁以前的游戏,纯属感觉与动作方面的游戏。玩弄简单的玩具和运动探索自己的身体,是游戏的主要项目,故此时期称为“感觉动作试验”(Sensory motor-experimentation)的游戏。婴儿期的游戏以“独自娱乐”为主,是所谓的“单独游戏时期”。例如玩各种玩具,抓、捏、敲、咬、闻、听等。
旁观游戏──本阶段比独自游玩更进一步,儿童开始对周遭人事物感觉到好奇,进入直觉判断时期。儿童喜欢站在旁边看别人游戏,被玩耍的小朋友和游戏所吸引,惟生理机能控制能力仍未非常良好,加以对不熟悉的人事物怕生,是以借由从旁观看获得愉快的情绪,但不愿意参与游戏。例如:喜欢站在游乐器旁观赏。
平行游戏──和其他小朋友在同一场所玩着同样的玩具,不过这时其他的小朋友只是游戏的诱因,儿童之间既不会发生从属关系,也不会有互助合作的行为,只是在一起各自玩各自的游戏,因此也可以说是“集体的单独游戏”。例如:儿童在球池中各玩各的。
联合游戏──四至五岁幼儿的游戏,会出现简单的互动行为,像是相互指挥、模彷、命令或交换玩具等。囿于能力的不足,仍无组织、规则或角色安排的情形,仅是简单的互动行为而已,称之为“联合游戏”。例如:儿童可以一起在沙堆玩挖沙子或堆叠沙塔的游戏。 合作游戏──儿童游戏进入本阶段,则是属于高认知能力的游戏发展,游戏是有目的的,有一定的主题、具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角色安排、游戏器材及游戏规则等,例如,躲避球、棒球等,需要同伴之间相互的分工合作。
‘伍’ 幼儿联合游戏有哪些
幼儿园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最大的区别是单个孩子玩还是多个孩子一起玩。
平行游戏是指儿童可能会玩相同的玩具,相似的游戏,也会有相互模仿的现象和少量的交谈,但他们仍是在独自游戏,相互间没有合作。
联合游戏是指儿童一起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时常会有借还玩具的行为,但儿童关注的仍是自己的兴趣。例如,大家一起玩雪花片。
美国心理学家帕顿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游戏的类型从低到高分为六种:偶然行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及合作游戏。
(5)体育游戏属于联合游戏吗扩展阅读:
平行游戏
儿童各玩各的,所用的玩具和游戏方式相近,各自的游戏内容没有联系,不与同伴一起玩。有时会相互模仿,但无意支配别人的活动。
出现在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因此当看到幼儿玩的东西是相似的,但是所有人都不说话,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就选平行游戏。
平行游戏出现在儿童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在考试当中应看清题目,平行游戏出现在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并且以小班为主。
2.联合游戏
儿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标与分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
与平行游戏不同的是,联合游戏幼儿之间有了交流,但是在玩和交流的过程中还是以自己为主,没有考虑到别人,所以他们没有共同的游戏目标。
主要出现于3~4岁儿童中,中班的幼儿以联合游戏为主。
‘陆’ 中班幼儿是联合游戏还是合作游戏
联合游戏。
主要出现于3~4岁儿童中,中班的幼儿以联合游戏为主。 3.合作游戏 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合作游戏水平更高,幼儿之间不仅有了交流,也有明确的共同的目的。
定义
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的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心理学的解释:认为游戏是调节外部输入的信息和机体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使机体与外界保持平衡。
游戏的动机来源是情感的需要;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它本身;游戏的结果不是物质性的东西;游戏的对象是玩具;游戏的手段是虚构性的,即想象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