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问答 » 幼儿园经常组织的游戏有哪些类型

幼儿园经常组织的游戏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 2022-10-18 13:19:19

‘壹’ 幼儿园游戏类型6种分类

  1. 练习性游戏:又称感觉机能游戏、机械性游戏,这种游戏是儿童不断的重复习得的动作的过程,从锻炼感官中获得快乐。比如当儿童无意间按到玩具上的按钮,此时玩具动了起来,幼儿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就会不断地去按那个按钮。

    4.规则性游戏:有多人参加,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在幼儿阶段,儿童无法做到完全的去遵守规则,所以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这类游戏包括体育游戏、运动竞赛、智力竞赛等。

    ‘贰’ 幼儿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
    规则性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幼儿园主要的集中游戏类型,还有智力游戏、娱乐游戏、美术游戏等是次要游戏

    ‘叁’ 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

    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

    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孩子是上天的馈赠,比较小的宝宝就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教育宝宝需要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素养,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现在分享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

    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1

    幼儿园智力游戏:我画小动物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思维独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2、让幼儿对常见动物的生活场所有基本了解。

    游戏准备:

    1、准备绘画纸、画笔、各种动物的名称字卡(没有图的卡片)。

    2、布置好动物园场地(可在地上标出树、草地、池塘、山等)。

    游戏过程:

    1、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坐好。

    2、 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画纸、画笔和一张动物的名称卡(要求幼儿只能自己看到卡片)。

    3、 幼儿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在画纸上画出动物形象。

    4、 画好后让对面的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动物。如果小朋友说对了,则该幼儿可以到布置好的动物园把画纸放到动物平时的生活场所上;如果对面的小朋友没有猜对,则该幼儿要重新完成绘画。

    5、 最先进入动物园并正确找到动物生活场所的小朋友获胜。

    备注:

    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情况适当指导绘画。

    幼儿园智力游戏:数学娃娃找朋友

    游戏目标:

    1.能正确区分10以内数的相邻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

    1~10的数字头饰每人一个。

    游戏玩法:

    1.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

    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3.游戏可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

    必须是被老师点到“三”的.数字娃娃才可以跑到圆心处。

    幼儿园智力游戏:找小熊

    1、帮小熊按数取物

    玩法:小熊来坐客,请幼儿按照小熊的数量摆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图片,如一只小熊坐一把椅子,9个客人就要9把椅子。

    2、“超市”游戏

    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没时间去购物,请每个幼儿手里拿着一张数量不等的购物券,各拿一个小筐,根据购物券上的数字卡到“小超市”购买相应数量的物品,购买后回到座位。

    3、找妈妈

    玩法:幼儿听音乐自由地跑动,音乐停后,分别蹲在地上的瓢虫身上,要求7个幼儿合作变成七星瓢虫身上的7个点。瓢虫妈妈(教师)找自己的宝宝,成人引导本组幼儿进行点数、检查游戏结果:是否是7个幼儿变成7个黑点,鼓励孩子进行及时的调整。

    看数字捶捶背1

    玩法:两人一组,一人从1-9的数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张数字,看一看是数字几,然后就在另一位幼儿的背上捶几下,被捶的幼儿说出捶的次数,若与数字卡的数量相同,游戏成功,交换角色。

    看数字捶捶背2

    玩法:7-8为幼儿一组,把小椅子摆成小火车的样子,幼儿骑在小椅子上排成几列。每列最后面一位幼儿由一套1-9的数字卡,该幼儿任意抽取一张数字卡,数字卡是几,就给前面的小朋友捶几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认真计数被捶的次数,然后再给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样多的次数,一次传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儿,最前面一位幼儿大声地说出是数字几,看哪一组传得快。(要求数字卡不能让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时候力量要适当,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后看。)

    幼儿园游戏都有哪些2

    一、利用体育游戏吸引孩子。

    在幼儿园大班,有些孩子已经对棋类游戏产生了兴趣,也初步认识了和接触了几种棋类如五子棋、跳棋等。但也有的孩子没有接触过棋类。为了让孩子对各种棋类活动产生兴趣,也为了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棋类活动中来,于是又先想到了把棋类游戏开展到室外,从小小的棋类体育游戏着手。让孩子们从自己做小棋子,从而提高幼儿对棋盘以及各类棋子的认识。于是,我搜集各种简单的民间棋类游戏,比如说四鼎棋、鸡狗鹅鸭棋、动物棋、跳棋、米字棋、数字棋、认字棋等等。教孩子从认识棋盘、棋子,然后教他们棋子的走法,最终学一些下棋的技巧。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孩子掌握了多种棋类游戏的规则。

    二、充分挖掘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让孩子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简单的棋盘和棋子,例如在废弃的纸板上用彩笔画出棋盘,用画棋子的.方法玩五子棋,用小石块或者用过的橡皮泥做棋子。二是在下棋的过程中告诉孩子可以不局限于游戏规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游戏,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采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使孩子们对棋类活动的兴趣日渐浓厚。

    1.鼓励激励法:为了使棋类游戏增加趣味性,也为了激发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力,我设计了一张棋类记录卡,让下棋的孩子记录下下了几局,然后胜利者在评比栏中贴标志。每周结束,看看谁是“棋王”,这样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下棋的上进心。

    2.营造氛围法:通过教师自身和孩子一起下棋,言传身教,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最活跃的时刻,谁和老师下棋谁就会觉得十分光荣,就会得到孩子们羡慕的眼神,这也成为我对平时表现好的孩子的一种奖励了。看到孩子们活泼开朗的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中,作为他们的老师,心里也是由衷的欣慰。

    3.身临其境法:把院子设置成一个大的棋盘,让小朋友们充当棋子,在院子里下棋?课外活动期间,让孩子们自己做棋子。一个棋盘上就有十几个孩子共同游戏,使孩子们愿意去玩游戏。

    4.丰富想象法:提供几种常见的棋类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并投身游戏,并开展对抗,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创造的游戏,分享自己成功的快乐。

    四、为把棋类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始终,时间安排:

    1.入园时间:早上幼儿入园晨检后,孩子们时常坐在座位看图书、讲故事,有的孩子时常在座位上空等,这个时间可以让孩子下棋,自由组合,既不会让部分幼儿无所事事,又丰富了晨间活动。

    2.集体教学活动和早操时间:在做完操后,孩子们可以自由在院子里的棋盘上下棋。

    3.午餐和饭后活动时间:在午餐后,针对有的孩子吃的快,先吃完饭的孩子可以自由在区角下棋。这样既可以不打搅吃饭慢的孩子,又可以防止先吃晚饭的孩子乱跑,一举双得。

    4.区域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可以让区域活动时间更加丰富,除了在益智区外,可以在美工区,室外院子里的棋盘上自由结合下棋。这样让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既不会感到枯燥,又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5.离园活动:在针对家长晚来的部分孩子,组织他们玩棋,既丰富了离园活动,又不会让孩子等待。

    随着孩子将近毕业,孩子们参与棋类游戏的人数组逐渐增加,兴趣日渐浓厚。而且自从开展了棋类游戏,幼儿的思维活跃了,注意力集中了,团队意识增强了,在数学、认字、及空间位置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一日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了,让孩子去创作棋盘,发挥想象,充分利用各种材料,使孩子消除了“孩子对区角枯燥无味,单调重复”的现象,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游戏中,更加丰富。希望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更加自己想出跟很多的游戏,喜欢下去,更乐于参与各项棋类活动,让棋类游戏伴随他们在以后的每一天,快乐成长每一天。

    ‘肆’ 幼儿园游戏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概念和特点是分别什么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伍’ 幼儿园游戏活动有哪些

    幼儿园游戏活动如下:

    1、粘泡泡糖

    所有的孩子围成一个圆圈,边拍手边说:“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孩子问:“粘哪里?”老师说:“粘肩膀(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孩子马上两人一组互相碰肩膀。

    2、天气预报

    老师说:“下大雨。”孩子说:“不怕。”老师说:“下雪。”孩子说:“不怕。”当老师说下冰雹时,孩子们立刻蹲下抱住头,慢者被淘汰。

    3、搭三角形

    孩子分成若干组,每组6个小朋友,搭成三角形的样子,听老师的口令向左,“三角形”一起向左走三步,老师说向右(向前,向后),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后)走三步。

    4、老鼠笼

    班中三分之二的孩子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做成老鼠笼,其余的孩子扮演老鼠,游戏开始,所有的孩子一起说:“老鼠老鼠坏东西,半夜出来偷吃米,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抓住你。”扮演老鼠的孩子则围圆圈跑,当说到抓住你的时候,一起把手放下,在圈中的孩子即被抓住。

    5、人枪虎

    孩子分成人数相等两队,面对面站好,每队选出一个队长,然后队长统一队里的动作,(两臂屈肘胸前交叉为人,双手在胸前做射击状为枪,两臂屈肘两手上举于头的两旁,五指张开为虎。人可以拿枪,枪可以击虎,虎可以吃人)。

    老师说1,2,3开始,两队立刻同时做出自己队的动作,胜队立即追负队,被抓住的孩子加入胜队,游戏重新开始,结束时以人多的队为胜。

    6、萝卜蹲

    孩子围成一个圆圈,一个孩子开始说:“xx蹲,xx蹲,xx蹲完,xx(说另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蹲。”(xx代表小朋友的名字),被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开始游戏,依次类推。

    7、斗鸡

    孩子用手扳住一条腿,游戏开始,孩子互相撞击,最后,没有摔倒者为胜利。

    8、运彩蛋

    2个小朋友为一组,将手绢拉平,放一个海洋球在上面,从起点到终点,每次只能运一个,规定时间内运得多者为胜。

    9、双棍担球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将皮球放在棍子上,从起点运至终点,快者为胜。

    10、围圈踢球

    5-10人为一组,小朋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互相踢圈中的皮球,若球滚出圆圈,则圆圈一起移动直至球在中间,游戏继续。

    ‘陆’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1.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
    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柒’ 幼儿游戏类型

    其一,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前者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幼儿对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后者是教师设计的游戏,游戏的开展是受一定的规则控制的)

    其二,自由游戏和教学游戏(前者是幼儿自发的游戏,后者是教师为教学设计的游戏);

    其三,目的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前者是以游戏为目的的,后者是以游戏为手段的);

    其四,本体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表明幼儿园游戏的概念是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范畴内使用的,前者是以游戏作为活动本体的,后者是以游戏作为活动手段的,而后者的活动本体是教学等其它非游戏活动)。

    1.游戏是出自内在动机,并非外在的目的,儿童做自己想要做的,从游戏中得到满足。

    2.游戏是有趣、好玩、正向情绪,从游戏过程中得到快乐。

    3.游戏是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如果是由大人指派就不是游戏。

    4.游戏是有弹性和非预期的,随着情境而有差异。

    5.游戏包括了非真实的假装和想象力,儿童善用假装(<strong>asif</strong>)和想象力,将玩具和情境做改变,来符合游戏需求,超越此时此地的限制。

    6.游戏注重过程胜于结果,游戏过程中儿童专注于活动和行为,在没有压力情况下,随时变通玩法,而非一成不变只为达到目标。

    ‘捌’ 幼儿园游戏的种类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1主动性游戏
    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
    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
    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玖’ 幼儿游戏类型有哪些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里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游戏可以分为很多种。
    从场地上可以分为: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
    从活动程度上可以分回为:活动性游戏和安静性游戏
    从使用器械上可以分为:器械类游戏和非器械类游戏
    从参加人数上可以分为: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和个人游戏

    游戏基本分为:角答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综合游戏。

    依参与度分类

    主动游戏──主动游戏即是个体必须参与该项活动,其乐趣从亲身参与活动中获得。惟当儿童期迈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发展消耗很多能量,且因为家庭和学校赋与儿童的任务与责任愈来愈多,在时间和体力两方面均不容许的情况下,主动游戏便日渐减少。例如,赛跑、绘画、玩泥巴、打电动等均是。

    被动游戏 ──被动游戏也可称为娱乐(amusement),个体并不须要亲自参与活动,其乐趣得自于观看他人活动,个体不必耗费很多的精力,个体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并不亚于主动游戏。例如,看电视、看漫画、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被动游戏。

    依认知程度来分

    功能性游戏──发生在出生至两岁的感觉动作期,游戏内容毫无主题与组织,纯然只是感觉器官的刺激输入,可帮助个体感官的功能成熟。例如玩各种玩具,抓、捏、敲、咬、闻、听等。 象征性游戏──发生在运思准备期,从两岁开始,五、六岁为高峰(亦称戏剧性游戏)。此时儿童喜欢模彷成人的角色行为,透过各种象征的物件或举止动作达到模彷的目的,从中获得快乐,扮家家酒即为典型的象征游戏。

    规则性游戏──六岁开始,八、九岁为高峰。游戏内容为有规则的竞赛。有游戏规则、角色分配、动作技巧的限制等,例如,躲避球、棒球、接力赛跑等。

    依社会性来分

    独自游玩──婴儿两岁以前的游戏,纯属感觉与动作方面的游戏。玩弄简单的玩具和运动探索自己的身体,是游戏的主要项目,故此时期称为“感觉动作试验”(Sensory motor-experimentation)的游戏。婴儿期的游戏以“独自娱乐”为主,是所谓的“单独游戏时期”。例如玩各种玩具,抓、捏、敲、咬、闻、听等。

    旁观游戏──本阶段比独自游玩更进一步,儿童开始对周遭人事物感觉到好奇,进入直觉判断时期。儿童喜欢站在旁边看别人游戏,被玩耍的小朋友和游戏所吸引,惟生理机能控制能力仍未非常良好,加以对不熟悉的人事物怕生,是以借由从旁观看获得愉快的情绪,但不愿意参与游戏。例如:喜欢站在游乐器旁观赏。

    平行游戏──和其他小朋友在同一场所玩着同样的玩具,不过这时其他的小朋友只是游戏的诱因,儿童之间既不会发生从属关系,也不会有互助合作的行为,只是在一起各自玩各自的游戏,因此也可以说是“集体的单独游戏”。例如:儿童在球池中各玩各的。

    联合游戏──四至五岁幼儿的游戏,会出现简单的互动行为,像是相互指挥、模彷、命令或交换玩具等。囿于能力的不足,仍无组织、规则或角色安排的情形,仅是简单的互动行为而已,称之为“联合游戏”。例如:儿童可以一起在沙堆玩挖沙子或堆叠沙塔的游戏。 合作游戏──儿童游戏进入本阶段,则是属于高认知能力的游戏发展,游戏是有目的的,有一定的主题、具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角色安排、游戏器材及游戏规则等,例如,躲避球、棒球等,需要同伴之间相互的分工合作。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408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47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306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93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58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46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29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26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805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