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问答 » 幼儿语言游戏特点有哪些方面

幼儿语言游戏特点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 2022-11-22 08:21:22

1. 小班中班大班幼儿语言特点

一、小班语言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的语言游戏比较简单,游戏的任务比较容易理解,游戏的玩法具体且简单。游戏规则一般很少,而且在开始时对全体幼儿几乎是同一个规则要求,难度不高。
小班幼儿正处于积累有意义词的时期,开始不断掌握新的词语。良好的听觉是清晰发音的前提,学习新的词语的基础是能听得清、听得准。因此,教师应重视开展发展听觉能力的语言游戏,训练幼儿的听觉灵敏性,提高其辨音能力。如“模仿声音”游戏,游戏形式比较简单,适合小班幼儿,幼儿可以通过模仿交通工具、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声音,无拘束地学习各种发音;再如“是什么在响”游戏,教师请一名幼儿面对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敲响各种乐器,请幼儿仔细分辨是哪个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还可以运用练习正音的语言游戏,帮助幼儿分辨易混发音并愉快练习。如简单的绕口令“四跟十”可以在幼儿游戏中反复穿插,使幼儿能分清“si”与“shi”的正确发音。
小班幼儿的词汇量猛增,句子中的修饰语显着增加,并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不过仍以简单句为主,有时结构不太严密,句子意思不明确。在小班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习句子的游戏,让幼儿学会正确用词,说完整句子。如“击鼓传卡片”游戏,当教师击鼓停止时,接到布袋的幼儿要摸出一张卡片,说出卡片上有什么,要求表达完整而清晰;也可玩“传句游戏”,当音乐声停止,拿到水果篮的幼儿要从篮子里选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再用“我喜欢吃……”造句。
语义的发展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紧密相连,比语音和语法都晚一些。3~4岁时,过度扩张词义的现象就不太明显了,但对紧密相关的词还容易混淆。随着词语的丰富,幼儿运用简单象声词不断减少,运用代词和副词的比例明显增加。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
表达的发展是幼儿使用语言的实际能力的表现。幼儿讲述图画中故事内容的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而且有发展规律:表达从外显动作向内隐心理发展,从孤立事件向事物间联系发展,从行为结果向行为过程发展,从画面直观内容向画外想象内容发展。教师应在小班组织较简单的看图说话游戏如“说话接龙”,在出示图画后请组内的幼儿各说一句话,要求能说出画面的基本内容。
二、中班语言游戏的特点
中班幼儿已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基本语音。因此,可以开展发展幼儿的听力如“根据声音找东西”游戏,幼儿在找已藏好的东西时,大家用最熟悉的儿歌提示他,当走近所藏东西时,声音就大而亮;走远时,声音就轻而小。也可采用教师组织学习句子的游戏,让幼儿学会正确用词,说完整句子。如拿到水果篮的幼儿要从篮子里选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不过难度加大,要求幼儿说出喜欢吃的原因。
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在游戏中加入词语辨析的成分。如组词造句游戏“拍、打、吹、爬”中,教师可请幼儿看动作,听词说句子。先让幼儿联想“拍什么”得到“拍皮球、拍照、拍手……”然后进一步联想“谁在拍”。最后,可以找出相似动作的图片,让幼儿分辨并看图造句。
中班幼儿的游戏任务要比小班幼儿复杂多样,玩法也逐渐多样化。游戏规则具有更多的约束和控制性。在游戏中不仅要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而目.开始加入一些竞赛的元素。
三、大班语言游戏的特点
大班幼儿能够完善一些较复杂的语音。“根据声音找东西”游戏在各班都适用,但应根据大班幼儿实际有所改动,如游戏内容应逐步增加。可以是“小小侦察兵”,事前准备“地雷”、“电台”、“军营”等小卡片分别藏在各个角落,引导幼儿用不同声音的轻重来表示,如用“轰轰”表示走近地雷,“嘀嘀”表示走近电台。到大班时,幼儿表述的句子结构日趋复杂和完整,句子长度有很大发展。因此,“击鼓传卡片”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不限制内容,以此培养幼儿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反复应用词语,能使幼儿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了解新词的意思或已学词的新意思。
5~6岁幼儿在经常使用主动句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把句子中“名词一动词一名词”的词序当作“施动者一动作一受动者”的理解策略,从而造成他们常常错误理解被动句。因此,大班幼儿需要练习更复杂的句式辨析。可以从简单的句子转换游戏开始,训练幼儿的逆向语序,使幼儿逐步理解被动句和主动句的转换规律。大班的“说话接龙”游戏除了要求图片出示的丰富和多样外,对幼儿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合理想象,把四幅连环画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出来。
大班幼儿的游戏任务和内容都比较复杂,要求幼儿进行较多的语言表达,过程要求较复杂并相互联系。游戏规则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幼儿不仅要严格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完成游戏任务。
幼儿语言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提供一些适合幼儿各年龄段的语言游戏。实践经验表明,语言游戏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愉快环境中得到发展。但在设计游戏时,教师一定要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难度适中。不能太难,如果太难,幼儿会吃力,觉得无聊,失去了游戏的作用;不能太简单,如果太简单,幼儿兴趣不浓,也丧失了语言练习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要仔细观察、分析,找到大部分幼儿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让游戏略高于幼儿的现有水平,使幼儿“跳一跳”就可以完成。

2.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
1.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是:
1.能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从教育环境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交流的范围及与不同团体交往的特点等方面思考,幼儿口头语言发展需要幼儿对语言交流感兴趣,真正理解交流的功能,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和自然的交流的愿望、态度和能力。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良好倾听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学前期开始的。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来说,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与人进行语言交际。因而,表述行为是培养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需要学习在不同的情景场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成为流畅的语言使用者。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要求需要我们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童话、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想象文学作品创设的丰富的情景,感受理解作品里各种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特征,并且能够运用叙事性的语言进行表达。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种要求决不等同于一般的认字和写字。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是,不能将识字作为这个阶段早期阅读的终极目的。早期阅读的主要要求是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汉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等。
6.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3. 幼儿园小班语言发展特点如何有效促进小班幼儿语言

幼儿园小班语言发展特点:主要的是说话模糊不清 无法总成完整的句子
三两个词的说。 这就是大概的特点了。
什么是语言敏感期
当孩子在从4个月咿呀学语的时候,在1周岁说出第一批词语的时候,2岁说出完整句子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语言的敏感期了。0-6岁都是孩子语言的敏感期,所以说,语言的敏感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错过语言敏感期有哪些危害
有家长问,为什么爸爸妈妈口齿伶俐,孩子却说话晚?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口吃?我的孩子为什么咬字不清楚?等等。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家长在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造成的。那么今天,我就和各位家长朋友聊一聊什么是儿童语言的敏感期。
一、培养语言的基础
创设多维、立体的语言环境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
什么是多维、立体的语言环境呢?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激发交流愿望
小班孩子年龄偏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切从零开始的集体生活,无论是哪个环节,对他们都是挑战,需要磨合。这就需要老师信心、精心、细心、耐心地照顾他们,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的环境,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来引发话题,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感受其中的乐趣。如:在孩子来园的时候,我经常投去关注的眼神并和他们说说:今天是谁送你来的?怎么来的?你这件衣服真漂亮!在小班刚开学不久的点名环节,为了不让孩子感到拘束、害怕,我就采用聊天的形式进行。我假装看不见他们,以寻找的姿态说:“乐乐,谁是乐乐!在哪里?”在大家的欢笑声中,乐乐大声地回应:“我在这里!”
2、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提高交流能力
孩子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孩子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因此,为孩子创设一个有话说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区域游戏成了我们的“法宝”。“娃娃家”中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很随意地边想边玩边说:“娃娃你吃饭吧!”“娃娃,我帮你该被子。”
“小舞台”上,大家高兴地扮演着“小兔乖乖”,用自己的动作、语言表演着故事情节,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并运用交往语言。
3、妙用图书角,锻炼孩子的口言表达能力
图书角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我在投放书籍的时候采取从简到难的方法,也就是从一套书中挑简单的让孩子读,然后在慢慢地将其他书放进去,在接受、过度中,孩子会慢慢喜欢这些书本。投放了小书后,我又采取多种指导方式,如:共读、互助阅读、合作阅读等。如果说,共读是为了学习一些初步的阅读方式,那么互助、合作阅读给孩子讨论、交流的契机。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孩子互相拿着书,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其乐无穷。
当然小班孩子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现象,我又适时地引导孩子想办法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我看看你拿的书好吗?”
“咱们一起看这本书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一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的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比空洞的道理说教不是更有效吗?
二、利用文学作品
提高孩子的语言敏感度是语言能力培养的核心
老威特曾经说过“要想让孩子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想让孩子只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们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辞,并且力求措辞生动准确,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可以做到这一点。
1、运用儿歌,欣赏语言的韵律美及提升语感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吟诵。反复吟诵儿歌,不仅可帮助孩子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其实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于是,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用其和孩子的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而且还通过它们来帮助孩子满足情感、启迪心智、习得日常规则等。
2、通过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上学期我将重点放在了诗歌、听说游戏的复述,而下学期,我有意识地给孩子们挑选一些短小、语言凝练的世界着名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会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听,反复听后,我又在大舞台中投放胸饰让孩子们分角色来表演这些故事。在表演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本领:分配角色、变化声音、站立的仪态等,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层功能,提高孩子的语言敏感度
语言文学的敏感性,包括对词语排列的敏感性、对语言的声音、节奏等的敏感性、对语言不同功能的敏感性三个层次。往往我们注重的是第一层次的核心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层功能——也就是还要帮助孩子们感受作品的意境,让孩子结合个人的经验加以想象、模仿和创造。主题《白天和黑夜》中有首诗歌《晒太阳》,在学习之前,我们通过观察感受,编出了许多让大人所意想不到的:小花摇摇身体晒太阳,小草钻出泥土晒太阳,大型玩具抬着头晒太阳,毛阿姨抱着被子晒太阳------我们还尝试画太阳、做有关太阳的游戏。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变得喜欢观察和喜欢表达了。
三、紧抓随机教育
做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
1、抓住孩子的“随意”
一次班中的小炜带来跳跳糖分给大家吃,跳跳糖的神奇令孩子们惊讶。我就让孩子们说说吃跳跳糖的感受。孩子们对跳跳糖的描写使我自叹不如,姚远说:“跳跳糖吃在嘴里像触电。”乐乐说:“跳跳糖在嘴巴里像在舌头上拍皮球。”晓帆说:“像小米粒在跳舞,咚咚咚!”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发现“随意”的价值,并充分利用这一环境,使孩子语言交流积极、主动。利用每个环节与孩子聊聊,沉浸在他们之中是我的乐趣,不仅通过语言交往了解孩子的心声,而且让他们的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成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社区资源
我们地处李园二村和嘉钟花园,社区资源非常丰富,仅小花园就有三个。当春天来临时,我们在散步时让孩子观察讲述春天花朵的颜色与形状,孩子们发现桃花是五颜六色的,有白的、大红的、粉红的等等;到夏天时,桃树结果子了,孩子们在轻轻摸它时,会高兴地说:“小桃子有点毛绒绒的。”秋冬季了,我又带孩子出去。看看树叶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学会了“碧绿”和“枯萎”。大家说着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表达自己的感情。我想这样的活动不仅扩展了孩子的学习空间,同时也增强了师幼之间的感情。
四、认识家园合力的重要性是语言能力培养的保证
《课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同伴群体、家长以及其他成人都是教育资源。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世界,他们在家庭中的交往机会远远多于幼儿园。如何运用好家庭这一重要资源,我着力于两方面的工作:
1、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发展目标
如:家长会、班级网站、家教资料库、个别交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2、使家长了解语言培养能力的方法
如:家长自身的语言规范、睡前讲故事、注重孩子的交往活动等。
在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有什么特点 - :[答案] 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 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完整, 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 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 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 有关研究业已证明, 儿 童从出生起就获得了学习人类语言的条件,并且指出 3 — 6 岁是...

幼儿园小班语言发展特点 - : 幼儿园小班语言发展特点:主要的是说话模糊不清 无法总成完整的句子 三两个词的说. 这就是大概的特点了.

幼儿园小班孩子语言发展特点 - :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他也是有一定的语言交流.已经懂得了要什么?所以老师也应该配合孩子.

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答案] 特点: 1.\x09在语音方面,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 2.\x09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汇类别不断扩大; 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 3.\x09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 : 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 2.从情景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发展. 3.能够利用表情、手势及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 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要求.5.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小班中班大班幼儿语言特点 - : 小班中班大班幼儿语言特点 一、小班语言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的语言游戏比较简单,游戏的任务比较容易理解,游戏的玩法具体且简单.游戏规则一般很少,而且在开始时对全体幼儿几乎是同一个规则要求,难度不高. 小...

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 :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儿童一般都是在5岁左右才基本掌握人类复杂的语言系统,人的语言机能是在5岁左右完成的,此后便处于一个稳 定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也就是说小班幼儿处在语言能...

幼儿园小班语言发展分析 - : 人学习各种知识都有最佳年龄期,而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就是幼儿园阶段,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经验,是幼儿语言迅速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教幼儿说话是一门学问,我们会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许多趣味和奥妙.

幼儿言语发展有何特点 - : 幼儿(1岁至5岁)言语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一、由简单到复杂. 例如,从开始的单字“妈”“爸”“狗”“树”逐渐过渡到双音词语,“姐姐”“鸭子”“汽车”;在进入多音词组“拖拉机”“肯德基”“巧克力糖”“人民公园”“蓓蕾...

幼儿的言语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 - : 对自信的幼儿,在教师提问要求举手回答时,通常会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甚至是争先恐后,这在灯光效果的个人展示或小组展示阶段更是尤为突出.在展示之前,幼儿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灯光颜色背景,如红光,蓝光等.每次当幼儿自己用...

4. 幼儿游戏有哪些特点

1、具体性:游戏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

2、虚构性:是在假想的条件下完成的一种反映现实的活动,其情节和角色的扮演、活动的方式、代替物的使用,是象征性的。

3、兴趣性:形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能使儿童主动参与。

4、主动性:游戏是由儿童内在驱动力产生的,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各种活动。

5、社会性:游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源泉。借助游戏,儿童学习成人社会生活经验,从中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

幼儿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5. 幼儿的游戏有哪些特点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引导幼儿认识客观世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也是也不同的,所以要区别对待。而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其所玩的游戏难度也在增长,所以不能一视同仁。那么,幼儿游戏的特点有哪些呢?
1、具体性:游戏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

2、虚构性:是在假想的条件下完成的一种反映现实的活动,其情节和角色的扮演、活动的方式、代替物的使用,是象征性的。

3、兴趣性:形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能使儿童主动参与。

4、主动性:游戏是由儿童内在驱动力产生的,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各种活动。

5、社会性:游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源泉。借助游戏,儿童学习成人社会生活经验,从中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

幼儿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6. 听说游戏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听说游戏所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练习的特点、具体的特点、含蓄的特点。

1、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具体的特点。一般而言,听说游戏对幼儿提出的语言学习要求非常具体,给人单一和细微的感觉。

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得多方面锻炼的机会,因此,在听说游戏中包含的单一而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实质上却对幼儿语言能力有多方面的培养提高的作用。

2、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练习的特点。听说游戏往往不对幼儿提出某个新的语言学习任务,更多地是根据近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需求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的语言内容,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真正获得这一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

3、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含蓄的特点。其他的语言教育活动,一般都开宗明义,将学习任务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而听说游戏则将教育目标贯彻在游戏活动之中,让幼儿边玩边说,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本次教育活动的要求,这是听说游戏独有的优势。

重点突出:

凡是听说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听说游戏中的规则并不是凭空制定的,而是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

当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练习了幼儿的听说能力。

7. 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小游戏,你认为都有哪些特点

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小游戏,我认为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3、宝宝通过游戏来学习发音

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小游戏,他们都会有一个普通的特点,那就是游戏会比较的简单,而且游戏的任务很容易让宝宝去理解。宝宝在游玩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不同的知识点。游戏的规则一般都是很简单的,主要是让宝宝学习一些语言基础,难度是不高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参与共同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宝宝学习的更快一点。

8. 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有

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
彭洁娥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每 一次或每一阶段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而提出的。其中,既有倾听、表述方面的使用语言的能力目标,又有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方面作为掌握学习对象的水平目标。所以,通过有目的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全面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又是一项有计划的活动,它根据幼儿的语言教育的目标,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有顺序、有步骤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或提供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对象,从而保证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全面实施。
同时,幼儿语言教育也是随机教育的一种体现。在一日生活中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教师在这种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无形的进行了幼儿言语教育。
2、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置身于语言环境或语言信息中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把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从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经验。幼儿的语言发展正是通过在日常的语言交往和有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语言经验而实现的。
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幼儿除了通过活动和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知识外,还需要有专门组织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有集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例如:对

9.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途径

导语: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是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正确说普通话,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其语言交往的能力;同时引导与提高幼儿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发幼儿对阅读与书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途径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是进行口语教学

口语是语言的基本形式,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总是先掌握口头语言再掌握书面语言。在幼儿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他们的口头语言,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而且也符合人们掌握语言的一般规律。

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是进行口语教学,是区别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之点。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主要是在幼儿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口语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不要求给幼儿讲授语言方面的知识,而是要在幼儿与周围人们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掌握语音词汇和口语形式。因此,幼儿园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上好语言课,而且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语言。

(三)发展幼儿语言要和认识相结合

幼儿词汇的丰富,概念的形式,都要以具体印象为基础。幼儿只有认识了具体物体,才能掌握代表具体物体的符号――词。幼儿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具体事物,才能形成某方面的概念。另一方面,幼儿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使认识精确,并使其成果得以巩固,才能逐步使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只提教育任务和要求,不提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人们才开始探讨语言教育上目标的问题。“目标意识”的增强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观念转变的结果。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有了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统领的作用;二是课程研究的结果。在探讨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具体而明确的教育目标是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先导。

长期以来,幼儿园语言目标的制定,侧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更多的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关注的是幼儿的终生发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新《纲要》中语言教育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也自已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要落实这些目标,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施途径

幼儿语言的教育活动是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目的是使幼儿主动地获得语言经验,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

(一)运用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幼儿文学是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以经过作家加工过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通过文学作品可使幼儿初步感受到汉语的丰富多彩和优美的词汇,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幼儿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一样,是作家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来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所以它对发展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文学是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好的幼儿文学作品能通过生动形象的任务和情节,使幼儿认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不应该学习什么。能激起幼儿模仿的愿望,把他们所学到的好品德见诸于自己的行动。

1.故事教学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题单一,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层次清楚。它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果,使幼儿对事件的经过有一个完整而清楚的'印象,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活动能发展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讲述的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故事有《聪明的鱼妈妈》、《小兔乖乖》、《猫和老鼠》、《小马学吃饭》、《小兔了找太阳》等。

2.儿歌和散文教学

儿歌和散文是幼儿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发展儿童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认识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和训练幼儿语言的准确和表达情感折能力。我经常会挑选一些想象丰富,内容生动且语言优美的儿歌和散文作为教学内容,如《片片飞来像蝴蝶》、《小牙刷》、《笑》、《绿色的梦乡》、《青蛙和星星打电话》、《春天》、《小雪花》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

(一)运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知识。因此,健康的游戏是幼儿园独具特色的教育手段。幼儿园语言游戏主要有教师引导下的角色游戏和幼儿自主游戏。

(二)幼儿园日常生活动的语言教育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通过在日常的语言习得和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语言经验实现的。作为教师要掌握日常生活中语言教育的基本策略,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专题活动。

第一、日常生活中语言教育的基本策略

1.把握日常生活活动,挖掘随机性谈话契机

(1)利用日常交往情境,指导幼儿学习语言。

(2)建议生活常规、提高幼儿理解语言和执行语言指令的能力。

2.创造双向互动的情境,营造口语际的氛围

(1)促进师生互动。教学要坚持每天和每个幼儿交谈。为幼儿提供语言示范,耐心倾听幼儿交谈,及时给予鼓励和纠正,并努力提高与幼儿语言沟通的技巧。

(2)促进生生互动。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时,教师不要出面调解,给幼儿一个尝试用语言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幼儿,不要随意打断幼儿之间的谈话。不要一味强调活动室的安静来阻挠幼儿交谈。

10. 幼儿语言领域五大活动的特征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内容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与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感情、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的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97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37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96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82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45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36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8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15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94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