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游戏积木
‘壹’ 幼儿搭建积木的几种方法
下面搭建的这个积木图形,看起来很简单,仔细观察的小孩子可以发现,上下左右的结构,积木块形状的选择。一般来说,底层积木多选用面积大,形状规矩,像矩形,圆柱形和方形的,面积和重量小一点的就放在上面,上面这个搭建的是个积木变形金刚。2下面这个搭建的就有点像个小城门的感觉,讲就的是左右对称,两个小城门位置恰当,大大拓展了小家伙的想象空间,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城门很少见了。3瞧瞧这个又是在搭建什么呢,像是北京的四合院,四个门搭建的很形象逼真,试试看。4对称还是对称,不过还是刚才那些积木,只不过位置变换了,形状也大不一样,看起来小家伙很用功哦。5猜猜这个又是搭建了个什么东西,我看像火车头,看你怎么想象了。图可看附件。
‘贰’ 乐高积木拼装教程
乐高积木拼装教程:
准备一盒未拼装的乐高玩具,打开步骤图。
先拼头的部位,慢慢拼装。
然后拼角。
拼好之后拼手和脚,然后就大功告成了。
拼乐高意义:
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乐高积木连接起来,可以帮助孩子练习灵活性。当他们用不同的压力连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乐高时,可以锻炼他们的手指和更好的控制能力。
玩乐高是培养精细动作技能的绝佳机会! 积木是一种很好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搭建甚至捡起乐高碎片的过程中锻炼手指。孩子们喜欢搭建的快感,他们可以这样做几个小时,培养他们手上强壮的小肌肉,这将有助于他们做其他技能,比如学习写字。
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乐高积木构筑复杂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可以创造的东西是没有限制的。特别是在自由玩耍时,没有对错之分。这是无穷的想象力!
这都是在乐高上! 想要搭建一座桥?那你必须想办法站起来。孩子们很快就会知道,由一根柱子组成的塔很快就会倒下。通过创建一个稳定的基础,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可能性世界! 很快他们就会有金字塔,甚至可能是埃菲尔铁塔!
‘叁’ 积木玩法 - 草稿
等到了一岁两个月的时候,你会发现宝宝的动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可以叠起两块积木,甚至是三块,还能把一块圆形积木放进小的圆形洞洞里。
1、小小平衡秤
道具:衣架、积木、绳、纸杯
自由探索积木数量,家长引导观察高低变化,感知平衡概念。
用积木和小球组合,1个小球要放入几个积木平衡?
2、用积木搭配上雪糕棒,纸片,纽扣,便能让小朋友领略平衡之美,迈出探索科学世界的第一步。
3、积木叠叠乐
找出长条积木,将积木纵横字一样往上叠,抽取其中一款,将抽出的积木再往上叠,谁抽出积木的时候整体积木倒塌,谁就被K.O.啦。
家长不必把积木摆得太整齐,因为都摆成规律的“井”字就很容易倒塌了,某一层可以放多几条、某一层可以放少几条,让孩子思考抽取哪边承重不大,不容易倒塌。
4、DIY积木拼图
1)抽象版:把方块积木每一面都涂成黑白三角,简直就是一套抽象艺术画创作的神器!对小朋友认知形状,培养审美也是帮助大大的~
2)绘图版
把积木拼到一起后画上图案,简易的积木拼图便做好啦。每一面都能画不同的图案,一套积木便能变成六款拼图,钱包君好开心啊…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年龄,改变积木的个数,控制拼图的难度。动物,人物,物品,风景,我们力所能及能画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做成积木拼图哦。
3)照片版
把小朋友的照片(最好是全身正面照)剪下来贴到积木上,当当当,变形开始!把幼儿园同学的照片都收集起来做成一套就更好玩了,你的脑袋变到他的身上,再穿上她的鞋子…让他带去幼儿园,一定会风靡起来。
5、现实版俄罗斯方块
3、对称的艺术—镜面积木游戏。
只是多了一块镜面底板,积木就变得奇妙起来,所有都变成了对称的艺术品!看,三角形变成了正方形,小蘑菇上下一接就像一个哑铃。
把镜子想象成小河,镜像便是水中的倒影咯。让小朋友尽情发挥创意,在镜子上搭出千变万化的积木造型吧~
进阶玩法:家长可以指定一个(或者画一个)对称形状的物体,让小朋友通过镜面搭出来。这对空间想象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4、纸上投影画
搭一个建筑,通过阳光在纸上投影,便可以对着投影描绘出建筑的形状。特别适合于刚开始学习画立体物品的小朋友。
5、积木涂鸦
涂鸦的进阶版便是主题场景作画,适合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小朋友。在每块积木上按某个场景分别画图案,搭建到一起便是美美的效果啦~(黑色积木好适合蜡笔作画。)
6、积木的3D艺术
我们巧妙地利用了积木的形状拼接和空间搭建的原理,将字母的一部分在地板上拼接,将字母的另一部分在空间的垂直方向搭建,最终通过不同的视觉角度,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字母。
6、数学启蒙
1)找规律
让小朋友找到积木的规律,顺着往下搭。家长可以自由发挥扩展难度,一维的,平面的,立体的,多种颜色或形状的。这是非常好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练习。
2.简单运算
比如加减法:3+5=?8-3=?乘法:4×2=?除法:6÷2=?尤其是乘法和除法,对小朋友来说比较抽象,颇难理解。用积木演示会非常直观,适合刚开始的概念入门。
3)立体几何
随手搭一个形状,请小朋友说出用了几块积木。数积木过程,便是建立基础立体几何概念的过程。小朋友需要去想象和判断被遮挡的部分,这对抽象空间思维是很好的锻炼。
3、装满杯子—匹配
准备几个杯子和积木,让孩子观察杯子和积木,让他挑出足够多的积木,保证每个杯子里面有至少一个积木。第二轮游戏,把积木取出来放在一边,减少杯子的个数,再重新放积木。
进阶玩法:每个杯子放两只;指定的积木数量放在特定杯子里面,其余空着;把相同颜色的积木块放在一起,进行分类。
积木和杯子匹配的经验,最终会让孩子意识到,不管积木怎么摆,它们的数量是不变的。
3、ABC英语玩起来
在积木每一面都贴上或画上字母,便成了一套英语启蒙的好工具!家长可以带小朋友一起来制作,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学习了字母~
1)大小写配对:任意拿出一个大写字母,快速找到对应的小写字母。
2)单词抢答:说一个物品,请小朋友以最快速度摆出对应的单词。
3)单词接龙:头尾相接,摆出尽可能多的单词。
5、头顶宝塔
家长让孩子坐着,头顶着一个托盘或者纸盘,往自己头上放积木,看看能放多少块,除了身体动作的绝对静止,堆塔游戏还需要孩子能够找到身体与盘子、搭高积木之间的平衡点,相当考验本体觉。孩子在搭高的过程中还要有极高的耐心,如果几个小伙伴还可以一起比赛,又快乐又能安静地游戏。
7、积木迷宫
家长们可以搭建一个积木迷宫,用各种不同的积木,设计几个通道和障碍物,然后让孩子开动他的小脑袋来闯关吧!
8
‘肆’ 建构游戏积木的多种玩法
玩法:
加倍玩法:
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的积木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半圆形对成一个圆形等等。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相互组合的关系,理解部分与整体等概念。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是否能够匹配,孩子的观察力也能得到锻炼与提升。
对数字玩法:
在积木块上贴好数字,根据积木上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码好几块,然后让孩子根据下一个数字,把相应的数字积木放到上面去。
要是放错了积木,或者在放的过程中把原来码好的积木碰到了,就算输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对数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组装好了讲故事:
准备一套组装类积木,里面有家具、爸爸、妈妈、宝宝等。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积木组装起来,然后用语言讲述家庭小故事。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
这个游戏还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推积木玩法:
你把积木一块块码起来,码到一定高度时,让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积木倒下来的样子,孩子通常会开心地大笑。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搞破坏”的游戏,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项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活动。
弯弯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长条积木按照一定的间隔排列起来,就可以连接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了。再给孩子一辆玩具小汽车,他就可以顺着这条“小路”玩车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积木。
这可以锻炼孩子目测空间距离的能力,培养立体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多米诺骨牌玩法:
把积木按多米诺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后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一块积木,欣赏积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积木的摆放过程中,孩子需要准确地判断空间距离,而且要求手部动作精确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积木体现了很多的力学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积木,稳固性是不一样的,稳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积木盖房子,孩子会逐渐意识到平衡、对称等关系。
搭积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个计划,下面搭什么,上面放什么。这些都对培养科学思维大有好处。
‘伍’ 数字叠叠乐积木玩法
积木有利于孩子发挥想象,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种类的积木共同搭建实物。有利于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其中又有数字叠叠乐积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叠叠乐积木玩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数字叠叠乐积木玩法
首先,挑选出第一位游戏者并由他开始叠塔
第一位游戏者选定一块积木,将它从塔中抽出
如果抽出【号码】积木,下一位玩家则须抽出与前者号数或颜色相同的积木
(或【万用】积木,其用法下问会说明)
当游戏轮到该游戏者时,他只能从塔顶的【下层】抽出积木
并且以正确角度把它叠到塔顶
在制造出新一层的积木前,必须先完成一层三块的积木
特殊积木牌:
回转积木:如果抽出【回转积木】 ,则改变游戏的方向(亦即顺时针变逆时针,反之亦然) ,游戏继续以此方向轮流.而下位游戏者必须抽出与【回转积木】相同颜色的积木或其他颜色的【回转积木】 (或【万用积木】 )
阻挡积木:如果抽出【阻挡积木】 ,下一位游戏者就不用抽积木,而是由再下一位来抽.而下位游戏者必须抽出与【阻挡积木】相同颜色的积木或其他颜色的【阻挡积木】 (或【万用积木】 )
罚抽两块:如果抽出【罚抽两块】 ,下一位游戏者必须连抽两块与【罚抽两张】积木相同颜色的积木,然后叠层.接下来,下一位游戏者必须抽出一块与连抽积木中第二块积木颜色或数字相同的积木
注意:连抽两张积木时,不可抽出【命令】积木,即(回转,阻挡,罚抽两张或万用积木)
万用积木:如果抽出【万用积木】 ,该游戏者便可挑选任一种颜色向其他游戏者宣布.接者,下一位游戏者必须根据规定的颜色抽积木.只有当【罚抽两块】积木时除外,你可以随时抽取【万用积木】
其他规则:
●每回抽积木,只能使用单手,不过你可以在不同回合换手
●你可以碰触任何积木,以便找出较轻易抽取的积木.不过在碰触另一个块积木前,你必须把原先的积木摆回原位(只能使用单手) .游戏者可以在必要时随时摆正积木塔,但只能使用单手
●一旦松手放开叠在塔顶的积木,便轮到下一位
●呼喊【乌诺!】 :如果有人使用双手抽积木或摆正积木塔,任何人都可以呼喊【乌诺!】
若被逮到,违规者必须按照呼喊【乌诺!】者所选定的颜色连抽两块积木
两人游戏时的特别规则:
每当抽到【反转积木】或【阻挡积木】 ,把它视为【罚抽两块】积木.换句话说,下一位游戏者必须连抽两块与【反转积木】或【阻挡积木】颜色相同或同样的积木
游戏结束:
如果你把积木塔弄倒,你便输了,最后一位成功把积木抽出并叠好的游戏者便获胜
‘陆’ 幼儿搭建的基本方法图解
搭建游戏,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建构材料,进行模拟、再现和塑造的活动,是一种蕴含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搭建游戏是积木游戏中最基础的游戏类型,因而,提高幼儿搭建技能是积木游戏的首要目标。通过学习探索,首先,幼儿将在搭建中逐步掌握重复(平铺、搭高)、架空、围合、模式与对称、早期表征、创造性表征等基本搭建技能;其次,幼儿将掌握加固、保持平衡等搭建技巧与方法;最后,幼儿将实现从自由搭建、模仿搭建到创意搭建,从个人搭建到合作搭建,从单元搭建到场景搭建的发展。
本文选自2016年10月刊,总第38期
《奕阳幼教评论·乐高教育专刊》
图1
一、 搭建技能的发展阶段
幼儿的搭建不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教师需要在幼儿搭建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搭高、平铺、围合、架空等搭建技能,发展幼儿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感知,为搭建更复杂、丰富的结构奠定基础。
水平 1:搬弄(2 岁以下)。幼儿只是摆弄积木或玩积木(例如,把积木当作电话,玩打电话游戏)。
水平 2:重复(平铺、叠高、加宽、延长)。重复的搭建技能一般在小班初期出现较多。
水平 3:桥式 / 架空。架空技能要求幼儿能够目测比较两块积木之间的距离和判断第三块积木的长度是否足够盖在两块积木之上。
图2
水平 4:围拢。围拢技能要求幼儿能准确判断物体内外部之间的关系。例如,幼儿搭建动物园,他可能会采取这样两种方式:先围拢,然后根据围拢后的内部空间填充动物园;或是先搭建动物园里的内部空间,然后再根据内部空间围拢,这两种方式都是需要幼儿把握物体结构内外部之间的关系。这项技能对后期幼儿搭建更复杂的、内部丰富的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平 5:对称。掌握了对称技能,说明幼儿对结构有了更多的视觉或动觉意识,具体而言 , 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放置顺序非常有节奏 , 如将积木分别放在左边、右边、前面、后面等。
图3
水平 6:早期表征。幼儿己经能够掌握积木搭建的一般结构 , 并会灵活运用 , 在搭建过程中或者搭建完成以后为建筑命名。但名字一般和搭建的建筑并不相似。早期表征的出现,说明幼儿尝试将眼前的搭建作品形象与象征性符号相对应,说明了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
水平 7: 进一步表征(5 岁)。在搭建之前就已经开始命名 , 有计划地搭建 , 搭建的结构多为幼儿熟悉的物体。幼儿还会运用辅助材料和这些建构物进行表演游戏。
二、 搭建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概念
从科学领域的角度看,搭建过程其实是探索结构和力的稳定性的过程。而要探索结构和力的稳定性,则要了解不同连接方式(完全重叠、部分重叠、阶梯排列)的作用。在搭建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结构和力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搭建方法进行搭建。例如,幼儿搭建一座高楼,需要探索如何让高楼又高又不易倒。
图4
如下图所示,左边的高楼采用完全重叠的方式进行搭建,支撑不稳,容易倒塌,而右边的高楼采用部分重叠的方式搭建,支撑较稳,不易倒塌。因此,在游戏中,教师需要观察幼儿搭建的高楼是否容易倒,如果倒了,幼儿会如何改进,并逐步引导幼儿感知采用部分重叠搭建比采用完全重叠搭建高楼要更稳固
‘柒’ 建构区搭建的24种方法名称
平铺,直线平铺,平面平铺,弯曲平铺,规则平铺,垒高,单一垒高,半圆垒高,单一间隔垒高,架空,组合,对称组合,规律组合。
平铺是把积木一块接一块地,首尾相接地放在地面上,包括直线平铺和平面平铺和弯曲平铺和规则平铺。垒高是先放一块积木,再垂直放一块积木,反复重复同一动作模式,包括单一积木封闭垒高和半圆相对垒高和单一积木间隔垒高。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两块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围合是运用多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地包围在里面。组合是搭建一个建筑物时,运用对称和按规律排序等方法,将多种建构技能进行组合。
积木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装饰着字母或图画,容许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进行建筑活动积木有各种样式,可开发儿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
‘捌’ 如何搭积木训练孩子呢
搭积木的过程中手脑并用,能够锻炼他们的手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而且积木的搭建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可磨炼宝宝的性格。指导不同年龄的宝宝玩积木要注意在玩法上有所区别。1-2岁刚开始玩积木时,可以先由父母搭给宝宝看,然后启发和帮助宝宝自己用积木来搭个高楼或搭个火车,还可以教宝宝认识积木的形状、颜色。指导3-4岁的宝宝玩积木要增加难度,一方面要教宝宝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如怎样保持搭建物的稳定,怎样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搭配使用等;另一方面要教宝宝按照已有的图样搭积木,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对5-6岁的宝宝则应注意引导宝宝发挥想象,按照自己的愿望搭建作品,不论这个作品在大人看来多么幼稚,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培养宝宝做事的目的性和创造性。积木除了可以搭成各种各样的物体之外,还是宝宝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宝宝按照积木形状、颜色长短、大小来分类、计数,加深宝宝对几何形体和数学概念的认识。在家庭中给宝宝玩的积木以中型积木为宜,也可以带宝宝到一些儿童娱乐场所去,那里的大型积木可能会给宝宝带来更多的创造的乐趣。
‘玖’ 积木搭建的方法有哪些
准备好积木,这里只要用两种积木就可以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积木,而且为了可以区分,正方形的积木用绿色和橘色来。将一块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搭在一起,形成一根长长的柱子,这就是需要的树干了,引导孩子来搭建和认识一下这根树干。先搭建树叶的底层,用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在刚才搭建好的树干上的一边放上长方形的积木,然后两边各放一个。
再拿一块长方形的积木搭建在树叶的上方,将底下的两块长方形扣紧否则很容易掉。再拿一个正方形的积木搭在刚才搭的长方形的上方,形成尖尖的树梢。再拿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搭建在最开始做好的树叶底下,形成茂盛的样子。最后拿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搭在树叶底层的下面,这样树的两边都形成茂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