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问答 » 如何评价国家禁止游戏

如何评价国家禁止游戏

发布时间: 2022-12-19 00:08:23

❶ 为何禁止网络游戏

法律分析:网络游戏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对精神享受的需求肯定会日益增长,网络游戏也就越来越受欢迎,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从网络游戏的普及以及繁荣的景象就可以看出是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如果禁止将会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伴随游戏发展而产生的行业也非常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主播这个行业,直播行业因为游戏而发展壮大,许多人因此发家致富。因为游戏的出现,社会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多工作岗位,减轻了社会矛盾,也给政府减轻了压力,国家自然不会去禁止电子游戏。

法律依据:《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一、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网络游戏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用户实名注册系统,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实名注册的新增用户提供游戏服务。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2个月内,网络游戏企业须要求已有用户全部完成实名注册,对未完成实名注册的用户停止提供游戏服务。对用户提供的实名注册信息,网络游戏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妥善保存、保护,不得用作其他用途。网络游戏企业可以对其游戏服务设置不超过1小时的游客体验模式。在游客体验模式下,用户无须实名注册,不能充值和付费消费。对使用同一硬件设备的用户,网络游戏企业在15天内不得重复提供游客体验模式。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三、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本通知前述各项要求,均为网络游戏上网出版运营的必要条件。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属地网络游戏企业及其网络游戏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协调有关执法机构做好监管执法工作。五、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网络游戏企业应从游戏内容和功能的心理接受程度、对抗激烈程度、可能引起认知混淆程度、可能导致危险模仿程度、付费消费程度等多维度综合衡量,探索对上网出版运营的网络游戏作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并在用户下载、注册、登录页面等位置显着标明。有关行业组织要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具体标准规范,督促网络游戏企业落实适龄提示制度。网络游戏企业应注意分析未成年人沉迷的成因,并及时对造成沉迷的游戏内容、功能或者规则进行修改。六、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游戏的教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七、本通知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所称网络游戏企业含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平台。

❷ 你如何看待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限制

网络游戏是有些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游戏能够带给大家快乐,也能够让很多人在工作压力之下找到一个放松的途径,特别是很多男生都非常的喜欢玩游戏。但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玩游戏的话自己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自控力,可以控制玩游戏的时长。网络游戏是非常容易让人上瘾的,有一些小孩子他没有自控力,可能就会沉溺网络游戏。小时候大家童年的记忆都是跳房子、玩陀螺、丢沙包,长大之后很多小朋友他们的童年回忆就是打游戏。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进行限制是一种正确的做法。

对未成年人玩游戏进行限制是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爱护,这样也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除了有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力量之外,要求父母也要多加重视。

❸ 一部分人提倡禁止游戏,你怎么看

一、 游戏 只是一种兴趣

@安定平常心

旅游 对下一代人有多大影响?看电影对下一代人有多大影响?打篮球踢足球对下一代人有多大影响?

说实话,如果你问 游戏 对下一代有多大影响,单单作为兴趣, 游戏 和上述几个爱好没有什么不同不是么?

现在基本人手一个手机,手机上更是基本上都有 游戏 ,闲来无事就和朋友们开个黑, 游戏 仿佛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游戏 就像是个兴趣爱好,也不算是毒害吧

二、 游戏 是时代的产物

@残boy剑

跟一个快退休的老教授聊天,他问我们现在下课以后都干嘛,我们说打 游戏 。然后我们问他他大学的时候干嘛,答曰 打牌打麻将。为了打麻将还跟他爸吵了一架。然后我们问他儿子大学呢,他冷笑一声,呵呵,看小说。为了这事跟他儿子又打了一架。昨天他看他儿子和他孙子两人吵架,因为他儿子看不惯他孙子打 游戏 ……

这是一种循环,更是一种时代的推进,从打牌到小说到 游戏 ,都被上一代否定过,它们都是一种兴趣爱好, 游戏 其实也就是时代推进下的兴趣产物变化,这种变化无法抵抗

四、本质是教育上的矛盾

@匿名网友

手游只是导火索,父母家庭教育环境等等因素更为重要。而且人什么时候都能改变,大器晚成的人也很多,习惯惰性只是极大的增加了难度。

对 游戏 持抵制看法的,大多是上一代人,教育观念的不同,对 游戏 看法也就不同。对 游戏 产生沉迷,喵君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制力不足,而一个人的自制力与家庭、教育关系比较大。对待 游戏 ,更多的应该是从孩子本身进行引导,培养其自制力。

手机玩多了,肯定对孩子影响不好。但你视手机为洪水猛兽,连碰都不让孩子碰,也会出大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这属于他童年时期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新白娘子传奇》一样。至今我都没完整地看过这部人尽皆知的电视剧,因为那时我们家没电视,只有一柜子书。可每每跟大家聊起童年时,我还是会觉得缺点什么。

因此,玩手机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要规定玩的时间、玩的内容,还要看孩子的年龄。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禁果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们的窥探欲。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玩手机也是,你越不让孩子玩,孩子越好奇究竟手机有多好玩?为啥爸爸妈妈整天舍不得丢手,却不允许我玩?同时呢,这种压制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玩,我偏要玩,想尽一切办法去玩,哪怕去偷!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宜硬性禁止,应该善于做疏导教育。比如有多少少女是因为父母的硬性禁止而投入渣男怀抱的呢?如果当时父母没逼那么狠,或许俩人还走不到一起。

孩子可以玩手机,但可不能随便玩,首先我们得规定时间,而且是跟孩子一起协商规定,比如15分钟后主动把手机还给妈妈,如果不能还,那下次就坚决不给玩。

一般不建议让孩子用手机看动画片等视频类信息,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在看视频类内容时,是在被动性地接收信息,会养成大脑的惰性,不利于智力的成长。还因为这些内容用电视也可以看,没必要离那么近去看手机,影响视力。

电子 游戏 尤其是那些动作 游戏 ,能让孩子的注意力和感觉运动神经网络的功能性连接增加,表明玩动作 游戏 可提高孩子的注意和感觉运动功能,即孩子玩得越好,脑子就越聪明。所以,一些益智类的小 游戏 是可以给孩子玩,而且还有好处呢。但坚决不要给娃玩有关暴力色情的 游戏 。很多APP都有儿童模式,可以防止孩子看不该看的东西。我们大人在给孩子玩之前要设置好。

另外就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力要比我们大人禁止和说服更管用。我经常用绘本来给涵涵讲为啥不能长时间玩手机和看动画片。在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她确实真正了解了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搞清楚了这点,那孩子就会启动自身携带的自控能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实,这个世界对小孩子来说,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电子产品。我觉得那些沉迷其中的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兴趣匮乏。就

像很多大人刷朋友圈

游戏 是人类的天性,在 游戏 中能够获得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都是从孩提长大,我们都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玩具,这些玩具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玩耍而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如何不好。反而,现在想起来,都是值得珍惜的美好回忆。

爱玩是人类的天性

一、 游戏 让我们度过许多本来无聊的闲暇时光。

人生是无聊的。 这句话虽然有一些片面性,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一生除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吃可口的 美食 ,有更多的钞票,去各 旅游 景点等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外,玩 游戏 也会让我们感到快乐。而且,玩 游戏 时是我选择快乐,而不是快乐可遇不可期。

既然我们有选择快乐的权利,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感到无聊的时候,玩会儿 游戏 呢?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缓解生活的压力,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

二、 游戏 能让我们交到很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玩 游戏 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回避不了的重大课题。 一味地禁止是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们过分地夸大 游戏 的危害而看不到它的进步意义。人是群居动物,当别人都在玩 游戏 的时候,你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是人的 社会 性决定的。

现在的孩子没有不爱玩 游戏 的,只是有的人对自己比较严格,懂得最起码的克制,还没有在 游戏 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这样的孩子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玩 游戏 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开发人的智力水平,能把人的潜能最大地发挥出来。而且,在玩 游戏 的过程中,还能结交很多好朋友,这些好处是不能忽视,假装看不见的。

在 游戏 中结交朋友。

三、最重要的是能够做到适可而止,不能被 游戏 掌控,而要做自己的主人。

一些家长害怕 游戏 耽误孩子的学业,这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 上很多孩子因为玩 游戏 而不思进取,耽误了学业,耽误了大好前程,这是让人遗憾的一件事。

因此,不管是大人或孩子,都要学会克制自己的玩 游戏 的时间,真正管住自己,管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但是这些都是不可靠的,人容易放纵自己,

凡是能使人上瘾的东西,都有不好的一面。这就需要政府、 社会 力量的参与和管理。应该制定有关 游戏 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条咧,在人们玩 游戏 的时间上做出明确规定,每天不得超过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

游戏 软件公司应该开发人脸识别登录系统,每个人玩 游戏 的时间严格控制,到时间自动退出 游戏 ,当天不能玩。 游戏 公司不能把眼睛只盯在钱上,更应该负担起自己的 社会 责任。

人脸识别技术有广泛的使用空间。

头疼,每次看到这种短视频,我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 社会 怎么了。

而是下意识的找两件事去安慰自己。

1、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毕竟大部分人都不容易。

2、3X永远不知道怎么来的。

想清楚这两件事后,我就觉得淡定多了。

说说我自己的教育经历吧,从小的时候,我妈一直跟我说的一件事就是:

大家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别人成绩好,你不反思一下?

当时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就像我一直佩服大人吃饭从来不挑食一样,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一直反思思考。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有的人在读书的时候,父母都是高知,人小学开始自读哈利波特原着,有的人父母一直在麻将馆流离,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有的人则是家长就是双教师,教育资源和教育意识拉满。

而我另外知道的第一个点嘛,就是大人买菜都是买自己喜欢的,当然不会挑食丫。

提倡禁止 游戏 的,说实话,在我看来都是懒政思维,即自己不会,也不想管,有一个背锅侠算一个。这部分的人,永远都不会反思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小孩,不会去思考让小孩教育什么,而是下意识的认为,大家都这么过来的, 游戏 肯定是错的。

为什么有的人会沉迷 游戏 ,有的人玩 游戏 只是开心一下呢?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一下,不一定对,仅作为供各位参考的意见,沉迷 游戏 的人,是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更多的乐趣。而玩一下的人,则是 游戏 之外也有各种各样的乐趣。

1、小孩子为什么会沉迷 游戏

游戏 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什么呢?就是具有沉浸性,即易于沉迷。

但是说实话,如果一个人从小被克制的体验了 游戏 后,反而不太容易沉迷 游戏 。

这次疫情的时候, 我的表弟来我家玩了整整两个月,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其实 游戏 真的不是恶魔,而是看如何控制。

之前我表弟一直拿我手机玩 游戏 ,王者荣耀,甚至偷偷的拿压岁钱去充值,想要玩一个阿珂。后来更是每天都抱着手机,玩个痛快。

我一看,这样不行,于是跟他约法三章: 你如果真的想要玩 游戏 ,可以,你哥我也是个 游戏 玩家,你要战,那就要战个痛快。

每天给我把 游戏 时间拉满,每天不打满12个小时的王者荣耀不准睡觉。

第三天后,我表弟实在扛不住了,说自己想去写作业了,不玩 游戏 了,没意思。我反过来不准,说你今天不玩满12个小时,不准写作业。

于是我表弟哭了,找我妈去告状了,被我顶回去了。

玩到第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真的腻了,悄悄摸摸写作业去了。

当然这个只是我一家的例子,没有更多的元素参考,各位看看就好。

后来吃饭的时候我问表弟,为什么不玩了?表弟说,第一天的时候痛痛快快的玩了12个小时后,贼爽,开心。第二天的时候继续玩,依然很爽,但是第二天玩到8小时的时候,觉得有些乏味了,《王者荣耀》玩来玩去也就那样。后面四个小时感觉相当枯燥。

第三天的时候,玩了四个小时,真的觉得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甚至想去写作业。

然后我表弟也很奇妙的反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以前的时候他偷偷摸摸用他爸的手机玩 游戏 的时候,一般一次玩个两小时,贼开心,睡觉前都会惦记了今天玩的几局。

我说我也不知道,以前我也和你一样,每天偷偷摸摸去网吧玩两小时 游戏 贼开心,但是真的让我每天都玩 游戏 了,我反而觉得累。

我觉得大概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吧,类似于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感觉?

2、教育到底是什么?

这部分属于比较扩开来讲的

虽然我觉得还没作为家长,我来聊教育这个点,有点尬,但是我带过我家几个表弟后,我觉得还是有经验的。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孩子,家长,学校, 社会 共同参与的事情。

只不过以前是一种信赖,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自己家长对老师说:老师你放心教,该打就打,回去后我们也会教训他的。

对于我这种90后而言,其实家长在教育环节是脱轨的,因为要赚钱养家。

所以老师为了对得起孩子,都特别严厉。

而现在嘛,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你会发现,孩子的教育,家长是重要的一环。

而有些家长嘛,天天在麻将馆,夜场醉生梦死,孩子纯粹放养,最终成绩不好怎么办呢?

全怪老师不给力,我孩子都教给你了,为什么成绩这么差?

全怪孩子不给力,一样受同一批老师教育,为什么别人拿第一名,你拿中流?

全怪 游戏 的祸害,我家孩子好好的,全怪 游戏 害了他啊

禁止 游戏 ,必须禁止 游戏 。

然而这部分家长从来没思考过,也从来没想过会有自己的错。毕竟他是家长,教育环节全是学校,学生, 游戏 ,我没参与,凭什么怪我?

其实在后面一段也说的很清楚了。

真正沉迷 游戏 的人,都是隔绝了的人,对于他们而言, 游戏 不仅仅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更像是前所未有的人生体验。

像我初中时最羡慕的那个同学

发现了没?对于他而言, 游戏 只不过是他小说,读书, 旅游 ,电影, 游戏 ,音乐,写作众多乐趣中的一点。

估计我去问他, 他也会很疑惑的问我,他有这么多爱好,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没做,为什么要沉迷 游戏 ?

假如你有众多选择的时候,你会选择沉迷 游戏 嘛?

很多人沉迷 游戏 ,是因为自己接触过众多的兴趣爱好中,只有 游戏 是最低成本的。便宜到1块钱一小时就能够体验(我那个时候)。

而自家有放映室,有正版书籍,有蓝光DVD,这些成本都高到令人窒息。

所以部分人禁止 游戏 ,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没办法教好孩子,也没办法提供更多兴趣爱好的选择。唯一低成本的 游戏 成为了最简单的背锅侠。

就像很多人不知道 3X 怎么来的一样,很多人也不知道孩子的教育是需要自己参与进去的。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真的是我听过最简单也最不寒而栗的笑话了。

关于这个话题呢,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只不过最近几年由于 游戏 市场的大发展更突出而已。对此,我只能表示理解,但是我是不赞同的。

游戏 本身来说,其实它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恰恰相反,我觉得它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 游戏 本身是无害的,而导致它对人身心成长有害的应该是错误的认知。一款优秀的电子 游戏 ,就是一个艺术载体,可以真正让一个玩家了解许多知识,甚至可以让玩家体验不同人生的媒介体,远比小说、影视更有代入感。

目前这个十分开放的 社会 中,那些仍然提倡禁止 游戏 的人,可能往往都是来自那些关爱自己孩子成长的父母们。当孩子们放学回家了,不去写作业,只想着碰手机,于是她们觉得 游戏 害了孩子们;当孩子们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没有及格,是她们觉得 游戏 影响的;当孩子们眼睛的视力出现了问题,也是她们觉得 游戏 导致的...凡此种种,这都是作为父母家长们认为 游戏 所带来的伤害。

但是,事实就是真的这样吗?我觉得未必全是。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给到自己孩子们更多的心灵沟通和理解,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现实的生活中得到足够多的反馈,那么他们还会“无可救药地沉迷在”那些 游戏 中吗?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就不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每一次我去他家的时候,都能看到我朋友父子俩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 游戏 ,而且他孩子的成绩并没有不好,相反孩子还特别聪明,知道的东西也远超同龄人。

我的朋友告诉我,有时候带他的孩子一起玩LOL、吃鸡、王者这些 游戏 的时候,是想要和他的孩子能够处在一个频道上,有着类似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效果,这样去做可以更好更快地增进两者的感情。而他还说,当他在玩红警、战地、魔兽之类的 游戏 ,也会带着孩子一起,这样的话就可以给孩子 游戏 的时候科普一下各种知识见闻和人生感悟。比如在玩红警的时候,可以顺便告知一下孩子二战后各个国家的关系,什么美苏争霸,冷战啊;玩魔兽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像尤迪安、阿尔塞斯、萨尔等鲜活的角色为了信仰而奉献的英雄主义;玩战地的时候可以给孩子直观展现出战争的可怕,让他懂得和平是来之不易的。


我认为我朋友的这种言传身教和融入教育真的是非常的好, 游戏 并没有错,错的其实是教育的执行者。当然,不能说 游戏 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我觉得,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它的存在价值和道理,即存在即合理。

我们的老祖先大禹曾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道理,堵的效果永远没有疏的效果好!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抵制那些有害 游戏 ,鼓励 健康 游戏 ,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额……我认为就是以小部分人的事情道德绑架到大部分人身上呗。

首先,禁止 游戏 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我国禁止 游戏 (题目肯定指的是电子 游戏 ),那我国的人就会不能玩电子 游戏 了,那么越来越多的在家玩 游戏 的人,会纷纷走出家门投入到歌舞厅,酒吧,棋牌室等 娱乐 场所。或者更多低年纪的人偷偷抽烟喝酒啥的。因为简单接触到的 娱乐 方式没有了啊,那么就会转移到其他 娱乐 活动里去,不会以为禁止 游戏 全国上下就会热火朝天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了吧!至少那些反感玩 游戏 的人的生活该怎么 娱乐 还是怎么 娱乐 ,只是把别人的快乐强行分散到其他领域里去。所以禁止 游戏 不可行。

其次, 游戏 危害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成年人不用说,该怎么活,如何活,活成啥样,不用别人操心。至于未成年人,这主要不是家长的责任吗?孩子容易受到某物诱惑,家长呢?眼睁睁看着?惯着?不引导的?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丢给国家?让国家帮你培养成材?假如有其他孩子沉迷其他项目呢?全部禁止?哪儿有想让孩子能上大学要求大学降低标准的说法!!!

所以说,提倡禁止 游戏 简直不可理喻!思想片面的很

❹ 国家严控网络游戏,作为一名家长,你是什么感受

国家严控网络游戏,作为一名家长,肯定是非常支持的,并且也赞同,国家这一举措。虽然说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会让不少青少年儿童,陷入网络游戏当中,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很多青少年不仅要玩游戏,而且还会拿家长的钱进行游戏充值,从而提高自己在游戏当中的获胜率。

而且孩子的眼睛,长期的盯在手机屏幕,就可能会导致近视的人群,越来越多,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差。而家长对于孩子,太过宠溺,如果孩子的态度强硬,那么家长也就不会要求,将手机收走。而国家制定的这一策略,既能够帮助家长管教孩子,又能够让孩子劳逸结合。所以规定在网络平台的游戏,全部只有在每周五、周六、周日,还有法定节假日的夜晚8:00~9:00才能够玩。并且任何游戏,都必须要求实名注册。所以这样也能够很好的限制,未成年人打游戏的时间。

❺ 如何看待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是非常好的一项措施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很大的保护,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是非常好的。

❻ 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限制的

网络游戏设限算是拯救了非常多的未成年,让其可以安心于学业,不做非分之想。

对于网络游戏对未成年有所限制这件事,是一件大好事。在游戏没有设限之前,学生可以说除了写作业之外的时间,几乎都在玩游戏。因为玩游戏,其实孩子的成绩还是有所下滑的,因此,网络游戏加以限制,是对未成年人有所意义的事情。

业余爱好的重要性

培养业余爱好的重要性,人格的健全也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朋友或者长辈的帮助,兴趣爱好可以让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培养持久的耐力和毅力。当动力是兴趣时,不断的克服遇到的困难,一步一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励着人们前进。

兴趣爱好可以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让人们会对生活更加充满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正能量,有了兴趣爱好,会发现时间一下子变得珍贵无比,不再空虚、无聊,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也不会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变成了一个忙而充实的人。

❼ 如何看待游戏防沉迷新规

国家越来越注重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健康,非常好的一个措施。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各方措施:

腾讯游戏

截至2019年7月,腾讯游戏旗下94款手游、17款端游,共111款热门游戏产品已接入健康系统。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已服务超过2000万用户,82%被绑定账号的游戏时长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相比启用公安实名校验前,日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人的《王者荣耀》游戏,未满13周岁的未成年用户平均游戏时长下降约59.8%,13周岁及以上未成年用户平均游戏时长下降约40.3%。

网易游戏

截至2020年5月20日,已完成所有在线运营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升级,总计达80余款。

哔哩哔哩

2021年8月30日晚间,哔哩哔哩游戏发布了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调整说明。平台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将于2021年8月31日23点前进行调整。

❽ 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良好品德培养,禁止所有网络游戏你们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略可怕,世间所有事都有两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存在即合理。

小孩品德的培养跟网游没关系,品德的好坏和网游更没关系。

我家侄儿的成长路径就正好是网游的蓬勃发展期,我们过早的给他买了手机,电脑,我们周末会一起打网游放松,虽然我的技术一直会被他吐槽。

我觉得在网游中他也能学到很多,比如他运营工会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但是也有更重要的前提,我们作为家长的在陪伴,在参与,在帮助鉴别,在合理引导。

所以,小孩的品德除了老师在学校里讲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家长的以身作则帮助。

既然怕孩子玩 游戏 耽误学习之类!那就禁止彩票,股票,多少人因为这些破产自杀。

麻将和纸牌这些赌博用品也禁止生产吧。

因噎废食就是说的这种事情!

赞同

不知道你小时候的童年是怎么过来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回答过无数次了,每个时代都有沉迷的东西在网吧没普及以前,不是有 游戏 机嘛, 游戏 厅,投币的那种, 游戏 厅的倒闭不是因为被家长封杀,而是被电脑替代了,即使没有网络,单机 游戏 啊,除了不能联网,不论画质可玩性都甩网游几条街,使命召唤全套可以度过一个暑假了都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父母对网络 游戏 已经妖魔化了。当孩子玩网络 游戏 时,过度的紧张、焦虑,自己自寻烦恼的同时还伤害了亲子关系。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彻底的禁止所有的网络 游戏 ,因为我们没有完全禁止的能力,也没有完全禁止的必要。
为什么说我们没有完全禁止的能力和必要呢? 一、胳膊拧不过大腿
但我们想一想,网络 游戏 能够完全禁止吗? 毕竟孩子会长大, 他们不会再像小时以后一样对爸爸妈妈亦步亦趋,长大后的他们,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学习时间,他们不会完全的听从大人的安排,不玩网络 游戏 。 他们会瞒着大人偷偷得在外面玩,玩与不玩只是年龄的大小而已。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完全的禁止网络 游戏 。

二、网络 游戏 不完全是坏处
虽然网络 游戏 对青少年危害多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 和良好的品德。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络 游戏 ,都是洪水猛兽,很多 游戏 的确含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让孩子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网络技能和秘密,为以后出 社会 用网络来工作及生活打下基础。

我们一起看看网络 游戏 的好处

1、减轻压力和痛苦,取得心情愉悦。

研究表明,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压力的时候 , 打 游戏 能够使他们尽快的释放压力,取得心情的愉悦。

游戏 能够转移人的注意力,减轻痛苦。 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如果一个病人,他在治疗的过程中打 游戏 ,他们会感觉好受很多。治疗的过程中他们的敏感度会降低30%到50%。 因为打 游戏 时,大脑过于繁忙,以至于无法全面发出不适的讯号。21世纪电子 游戏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麻醉剂。

2、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当你打 游戏 时,你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海马发生变化,你的记忆力会提高 。因为你打 游戏 时,要反复不断地思考。开动脑筋。促使你的脑细胞不停运作,脑袋是越转越灵活的,所以脑袋会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

打自己最喜欢的电子 游戏 ,会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 因为在打 游戏 的过程中,我们要集中注意力,批判性的思考,从而做出诸多决定。

3、学习知识。

许多 游戏 都基于真实的 历史 事件及情景。真实的玩家无需要通过真正的尝试就可以通过 游戏 来了解 历史 事件及真实的情景体验。

4、促进交流

线上的 游戏 有助于人们彼此相识并与兴趣相同的人成为新朋友。 就像同学之间,在线下无法交流和沟通的,可以通过线上 游戏 ,彼此了解,产生共鸣。

5、身体锻炼。

有些网络 游戏 可以锻炼人的身体。比如跳舞毯,就是通过线上的 游戏 达到锻炼人身体的目的。

6、锻炼眼睛

如果我们不是玩 游戏 时间过长的话,玩 游戏 时,为了快速的跟进 游戏 的速度,我们的眼睛需要不停地转动, 科学家证明转动眼睛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 视力,当然前提是我们不能过长的玩 游戏 。

对于网络 游戏 我们没有完全禁止的能力和必要,是不是就说我们放任不管呢? 总之,我们没有必要完全的禁止网络 游戏 。但同时要引导孩子,发挥网络 游戏 的正面作用。
请问身心 健康 和良好的品德,跟 游戏 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打 游戏 还是踢足球下象棋,其本质是收获一种快感,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被积压下来,一旦得到释放,那就是洪水猛兽。

相当于你肚子饿,但是国家禁止吃米饭,那你也会去吃面条,馒头,甚至任何可以满足你的食物,等有朝一日吃到了米饭,就会暴饮暴食。

拿我举个例子,零几年上学的时候接触电脑 游戏 ,那时候我连QQ都没有,打字都不会切换输入法的那种,土的掉渣,被同学嘲笑,也没钱去网吧,后来被老爸严厉禁止,提都不能提,非打即骂。

终于,我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电脑,那真是如鱼得水,放肆的玩啊,打 游戏 ,看视频,看小电影,沉浸其中,不能控制自己。大学第一学期除了 体育 全都挂科了,辅导员直接电话打到我老爸手机上,为时已晚了。

后来突然有天就玩够了,没啥可以玩的了,于是开始恶补功课,勉勉强强的毕了业。进入了 游戏 行业。也算因祸得福。

反观我那同学,他家里做生意的,生活富足,也没使劲管他,弄台电脑扔家里,想玩多久玩多久,想玩多晚玩多晚,疯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再也不感兴趣了,开机都懒得开了。

游戏 从来不是洪水猛兽,欲望才是。假设这世界上没有 游戏 ,那孩子还是会去打球看电影等等其他 娱乐 项目,到时候就会有人提问“为了孩子的身体 健康 和道德品质,是不是应该全国禁止打篮球”。

再来对比一下性价比, 游戏 具有安全,可控,成本低,乐趣大等特点。相比于其他 娱乐 ,老老实实宅在家,也不花几个钱,轮滑舞蹈打篮球,先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一套装备就不便宜,激烈一些的 娱乐 还会受伤,磕磕碰碰事小,韧带骨骼受伤得不偿失。这样一比较 游戏 简直就是小天使。性价比之王,最简单的直接的能够建立自信和团队配合的 娱乐 项目了,打篮球想要帅翻全场大扣篮,没有个小半年根本练不出来,拿出手机几百块买个皮肤,可以在班级里傲视群雄,走路都带风。影响力和成就感堪比成人出门开着超跑去上班。想不自信都难啊!

首先我想肯定的告诉你, 游戏 并不会因为儿童的问题禁止。其次我再告诉你,儿童沉迷 游戏 主要原因不是 游戏 问题,而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问题,要正面引导,不可胡乱禁止,引发家庭矛盾。 游戏 适当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开发脑力有助于学习和科普的给孩子当做奖励性玩一玩,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我认为那这是一个最佳的锻炼机会,掌握自控能力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越早越好,对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而且现在孩子们共同话题几乎都是 游戏 ,如果您的孩子不知道相关内容,就融入不进去,被孤立,性格会出现孤僻,而且容易遭遇校园暴力。

我也是一名家长,我和孩子一起玩 游戏 ,前提是作业必须写的快,好,各方面达到标准,才可以玩我们选择的 游戏 ,最后祝全天下的父母 健康 快乐,加油!一定要引导,疏通,不可堵!

坚决支持关闭所有网游平台。

各位醒醒吧!0202年了!为什么还有这种问题?孩子沉迷 游戏 是因为什么?你们想过吗?为什么不用你在网上批判网络 游戏 的时候多陪陪孩子呢?不要再推卸责任了!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没做好的地方,不要把责任全推给网络。在以前, 游戏 就是小说、电视、追星等, 游戏 替代了他们成了新的掩盖教育失败的背锅侠!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孩子的身心 健康 和品德修养跟 游戏 没有一毛钱关系!是大环境有问题!明白了吗?孩子们!

❾ 如何评价我国的游戏防沉迷系统

现有的防沉迷系统对青少年玩游戏各种围追堵截明显过头了,不仅很难起到作用,甚至会导致一系列反作用

过于严厉的防沉迷系统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玩游戏从此地下化、隐秘化。从经济学角度看,一旦某种物品的正常供应被彻底禁止,那么它就会转入地下,通过各种非法、隐秘手段实现继续供应。市面上被禁止的越多,则地下黑市就越庞大而繁荣。

因为这种地下操作不再属于监管范畴内,离开了各部门的有效监管,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是监管部门将其放弃并推往黑市,这往往会导致一系列超出最初预期的恶劣事件发生。

也就是说,过于严厉的监管有时候不仅难以起到监管的预期作用,反而会在实际操作中助推其与各类复杂犯罪、违规操作结合并导致一系列难以预期的不良后果。毕竟,严厉禁止必然伴随着高额利润,这利润会促使一大批冒险家不惜代价投入其中。

技术层面上要全面禁止游戏也是不太可能的。要实现既要未满18岁青少年在政策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玩游戏,又要保证其他人群的游戏时间自由,而且这两波人又大概率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任何事情一旦“既要、也要”,难度就大了n倍,变得几乎不再可能实现)。

实际操作难度非常大。很难高效率而又有效的控制严控对象使用其他人身份信息来进入游戏从而规避监管。同时,面临这种问题,各游戏公司并没有很强的处置动机,往往只是做做样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过去了。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91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32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91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77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41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32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3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08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89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