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问答 » 哪些游戏要点

哪些游戏要点

发布时间: 2022-12-28 02:54:34

Ⅰ 0到2岁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扮演角色能力差,游戏水平低下。那么如何提高小班角色游戏水平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分析小班角色游戏特征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一小班角色游戏特征
1. 游戏情节简单而零散。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简单,情节单一、零散。如“妈妈”喂娃娃、抱娃娃、给娃娃穿衣或打电话、扫地、拖地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内容。或者是爸爸烧饭、妈妈烧饭、你喂娃娃、我也娃娃。游戏情节是零散的片段,相互间缺乏联系。
2. 游戏动作重复而简单。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手肌肉发育不够完善,喜欢做重复动作。所以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多是简单的重复动作,较少的系列动作是凭兴趣操作材料。如反复地做切菜动作、炒菜动作、反复做接水、饮水动作。但有时有感兴趣的材料也会出现一序列动作。如幼儿会假想娃娃饿哭了,于是连忙泡奶、喂奶等动作。
3. 游戏语言交往较少。
由于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游戏中大多是平行游戏,幼儿独自操作材料。如抱娃娃、喂娃娃往往是默默无语。一起玩时也是各说各的话,专心于自己的游戏,旁若无人,有时也有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是围绕模仿的材料开展的,如:锡凯拿着酸奶瓶说:“喝酸奶吧!”锐涵接过酸奶喝了一口说:“好甜呀”,然后又进行自己的游戏。
4. 游戏时缺乏角色意识。
幼儿游戏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但幼儿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未意识到扮演的角色。有时扮演的角色也会经常转移。这是因为幼儿的角色意缺乏。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他当弟弟时,看到爸爸打电脑玩得特别高兴时,他就放下手中的扫把,也去打电脑。可当他看见爸爸泡茶招呼客人很有趣,他就放下手中的键盘也要泡茶招呼客人。
5. 游戏时是依材料而进行的游戏。
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小班幼儿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实物或是具体形象的材料。游戏中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奶茶店的服务员,埋头配奶茶,对来买奶茶的客人置之不理。
二 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依据小班角色游戏特点,结合小班角色游戏目标,我对小班角色游戏进行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是角色扮演、情节发展的前提条件。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经验越丰富,孩子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孩子们自然玩得开心。反之,游戏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甚至不能持续。教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愿望。丰富的渠道很多。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活动。因为小班角色游戏主题主要是娃娃家。游戏内容大多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照顾。所以我通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父母在家做得事情、说的话,及爸妈对自己的关心,然后在游戏时将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在角色扮演中,慢慢地孩子对爸妈在家所做的事情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体验,娃娃家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其次,引导家长带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在生活中细致观察,获得感知越丰富,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越逼真。所以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便已向家长阐述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目的意义及即将要开展的游戏主题。引发家长随机带幼儿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观察周围的生活。为本班开展系列主题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次,启发生活,归纳生活印象。通过晨问启发谈话:周末父母和孩子一起做过开心的事情:如爸爸带一家到XX地方旅游、拍照;爸爸妈妈为我过生日等。引发孩子把这些深刻的生活印象运用到游戏中,孩子便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最后,渗透情境化的小游戏。如:情境教学“小猫做客”,为丰富游戏情节,提高语言交往埋下伏笔。孩子们把情境游戏中学会的动作敲门,使用礼貌用语,学会接客运用到了角色游戏中。在游戏中,幼儿反映“做客”的情节,这就是教学小游戏为他们引发“做客”反映。幼儿在游戏中也倒邻居娃娃家做客,主人礼貌待客。运用做客,请喝茶,推动游戏情节,提高孩子语言交往能力。
(二)创设温馨游戏环境,提供适宜材料,萌发进入游戏的愿望。
1.根据小班幼儿特点创设温馨、有意境而又丰富的游戏环境。
小班幼儿的教育重点是

Ⅱ 指导幼儿游戏有哪些常用技巧

指导幼儿游戏大中小班,有不同的技巧,如下: 1、小班游戏指导要点: (1)小班幼儿的游戏内容主要是重复操作游戏材料,教师的指导重点便在于如何使用游戏材料。即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特点和社会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但同一种数量较多的成型玩具,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2)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让幼儿逐渐学会在游戏中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游戏评价不断丰富游戏经验。 2、中班游戏指导要点: (1)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解决游戏冲突。仔细观察并认真分析幼儿发生冲突的起因,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指导游戏; (2)结合幼儿的社会经验,为幼儿提供丰富且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不断丰富游戏主题; (3)通过幼儿讨论等形式展开游戏评价,增长游戏经验,丰富游戏内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掌握社会规则即交往技能,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大班游戏指导要点: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准备游戏环境,侧重语言引导,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2)认真观察游戏,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以及适当的引导; (3)允许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4)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游戏讲评,让幼儿在分享中取长补短、开拓思路,提升游戏水平。

Ⅲ 小班表演游戏的组织要点有哪些

小班表演游戏的组织要点有: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是角色扮演、情节发展的前提条件。
2.创设温馨游戏环境,提供适宜材料,萌发进入游戏的愿望。
3.把握有效时机介入,关注幼儿活动,促进游戏开展。四)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采取多样评。

Ⅳ 学前儿童听说游戏的设计与指导要点有哪些

0到2岁婴幼儿游戏的指导要点
集体教养机构开展的早教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婴幼儿和教养人共同参与的一项互动活动。
早教活动一般由专业人员主持,面对教养人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带领婴幼儿和教养人开展有针儿积极主动地发展有针对性的早教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婴幼儿积极主动地发展。早教活动有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能使教养人得到教养婴幼儿的指导与服务,是教养人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
(一)早教活动是面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活动
亲子互动式早教活动的核心。开展早教活动时,需要关注亲子互动的实效和质量。教师应结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设计适宜的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结合婴幼儿的生活、游戏和锻炼的目标,渗透语言、动作、认知、情感、艺术、健康、养成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同时,早教活动不仅应面向婴幼儿,同时也应面向教养人,要给予教养人科学的教养理念和实用的教养方法,引导教养人尊重和理解婴幼儿发展中的差异、赏识婴幼儿的发展,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养人既是婴幼儿的玩伴,也是婴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保养和行为的楷模。
(二)早教活动是个别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活动
早教活动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散的、个别的,两者应有机结合。
(三)早教活动应体现生活化、游戏化、个别化的特点
早教活动的设计应该基于婴幼儿的生活需要,可以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几进行,活动的时间根据婴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决定,短则1~2分钟,长不过15分钟,婴幼儿的自然生活和自发游戏同步。

Ⅳ 适合幼儿的运动小游戏

适合幼儿的运动小游戏

适合幼儿的运动小游戏,孩子在小时候是很喜欢玩的,其中适合宝宝的运动游戏是有很多的,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特点选择适合宝宝的游戏,下面分享适合幼儿的运动小游戏,一起来看下吧。

适合幼儿的运动小游戏1

楼梯

在家里有意识地培养他自己上下楼。刚开始他还走得跌跌撞撞,经过一年的运动,现在他上下楼梯相当自如,双足交替上下楼也很棒了。我还训练他跳楼梯台阶,扶着他的手,一级一级往下跳,他玩得很有兴趣。

做操

每天早晨我都带着孩子到室外做体操。在我的领操下,孩子也伸伸手、踢踢腿,有时他还自编动作,或到处跑跑跳跳,快乐极了!

玩球

让孩子跑着追球,拿到球后再传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孩子跑跳平衡能力的游戏。

教具

舟舟所在的幼儿园里有硬垫、软垫等教学用具,让孩子在上面跑、跳、爬、行,孩子的双足体验到了踩在不同材质上所产生的不同感受,增强了他的触觉及感性认识。

弯弯拱形桥

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训练孩子平衡能力的'用具,它是用绳子将许多根短的圆柱形管子间隔一定距离串起来铺在地上用于在上面行走的轨道。因为圆柱形管子会滚动,所以增加了孩子在上面行走的难度。舟舟很喜欢这种挑战性运动,因为他走过去,就是活动的胜利者。

独木桥

走独木桥需要很好的平衡技巧。孩子的可塑性强,他行走在桥上,不断地调节着自身的平衡,让自己落下独木桥,培养平衡能力。

荡桥

幼儿园的大操场上有一个用铁链、木板做成的荡桥,孩子手扶着桥杆,脚踩着摇晃的桥板,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这头走到那头,既训练了直行,又锻炼了平衡,这种游戏相当具有挑战性。

斜坡

这是几种游戏中最具难度的一种,舟舟踊跃尝试,因为这意味着只要他走过去就是征服困难的小英雄。当然,我们也会随时保护他,确保他的安全性。

当然在对孩子进行动作活动的培养过程中,我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在生活中,孩子能够原地转十多个圈而保持平衡不倒;有时孩子在向前奔跑的途中也会急刹车并转向跑而不倒;还有孩子在回家途中看见平放在人行道上的电线杆会像走独木桥一样一步一步走在上面;更有甚者,孩子见到小水塘能够轻而易举地一跃而过。

我对孩子进行动作活动的目的达到了,孩子能运用学到的技能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像小鸟坚实了自己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一般。

适合幼儿的运动小游戏2

适合婴幼儿的居家运动

单手够物

让宝宝趴在用被子做成的滚筒上,握住宝宝的双腿,使双膝离地,鼓励宝宝用一只手支撑,另一只手去够取物品。

目的:增加宝宝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能够在一只手够取物品时用另一只手支撑。

希望反应:宝宝能够用一只手支撑,一只手够取物品。

不希望反应:背及腿僵硬。

让宝宝仰卧,弯起一条腿,轻柔地将脚跨过身体。一旦宝宝变成侧卧时,家长可能要慢慢地将宝宝移回原来的位置重新开始。

滚动刺激

目的:协助宝宝在滚动时双腿进行交替运动

希望反应:宝宝自然地滚成俯卧。

不希望反应:宝宝变得僵直。

提示:不要太用力。

小蹬车

1、准备动作:爸爸坐在椅子上,宝宝站在爸爸的大腿上并面对爸爸,爸爸用手挟在宝宝的腋窝处。

2、爸爸念下面的儿歌,双腿随儿歌节奏做蹬车的动作,并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宝宝。

儿歌:

小蹬车,小蹬车,宝宝蹬来爸爸坐。

一二三,三二一,乐得宝宝笑嘻嘻。

目的: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要点:爸爸让宝宝在腿上站稳,并让宝宝身体保持平衡。当爸爸的双腿做蹬车动作上下交替时,告诉宝宝要将身体放松,身体随爸爸的动作动起来。

用手支撑

坐在地板上,将宝宝面朝下,腹部靠在爸爸的大腿上,让宝宝的双手能够撑到地板上。接着,将爸爸的手放在宝宝的肩膀上,在宝宝的肩膀上用力往下压,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目的:使宝宝能够在趴的姿势下用双臂支撑,并加强颈部及背部肌肉的控制力。

希望的反应:宝宝可以在手肘伸直的情况下用双手支撑,将手掌打开,以及伸直头颈部。

不希望的反应:背、颈部或手臂变得僵硬,握拳或手肘和头弯曲。

保持平衡

让宝宝趴在球上,若有需要,爸爸可以扶住宝宝臀部或下躯干。接着爸爸慢慢将球偏向一侧,并等待宝宝自己调整身体位置。

目的:加强平衡及协调能力

希望反应:宝宝的身体呈曲性,并自己调整位置以达到平衡。

不希望反应:宝宝用手去撑地而不是弯曲身体保持平衡。头及身体拱起,肩膀向后缩。身体没有随着球而调整。

Ⅵ 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1、运用语言提示指导。教师的语言具有多种功能,正如夸美纽斯所言:一个动听、清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会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主要通过和幼儿的交流、对话让幼儿主动进行"社会的、认知的知识建构和与他人进行意义协商的动态过程”。

教师宜用亲切平和的询问以了解孩子的具体真实的想法。如"你要做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做?"等,促使幼儿引起思考,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明确判断。

而当幼儿遇到困难、缺乏目的时,教师可用简单语言进行建议性提示。例如,“糖果店” 的糖果卖完了,游戏没法开展下去教师说“我们一起再做些糖果吧”引导孩子们开办“糖果加工间”。

2、运用动作提示指导。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例如教师用点头、赞许的目光、欣喜的表情肯定幼儿的良好表现;用摆手、摇头或面部表情等否定一-些不良行为。 必要时教师应适当地示范游戏玩法,具体如: "银行”的职员办理“存款”“取款” ;饮食店的"招待员”耐心、和蔼、有礼貌地招待顾客;医院的医生给病人看病、开药。

Ⅶ 亲子游戏中,需注意哪些要点呢

不要破坏玩游戏的孩子的热情和信任,不要以不可接受的态度拒绝孩子,让孩子失望。如果父母不想参与游戏,就不能简单粗暴地拒绝孩子,保持沉默,用委婉或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自己玩游戏。其次,不能欺骗孩子。父母总是认为大人比孩子有见识,孩子是无辜的,所以可以用漂亮的话欺骗孩子。反正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所以我们经常给孩子无法履行的承诺。但是孩子们往往不像大人们想象的那么天真,他们会记住大人们对他们做出的承诺。如果父母盲目地欺骗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将不再信任父母。而且,如果他们是认真的,也会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

父母和孩子玩很多孩子的亲子游戏,不仅能和孩子一起幸福地成长,还能提高孩子建立自信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说话和行动必不可少,这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有帮助。此外,儿童亲子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玩耍和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娱乐和教育。

Ⅷ 幼儿角色游戏的分析要点

角色游戏;指导通过角色游戏扮演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诸多欢乐,同时还可以推动幼儿的综合素养的发展。角色游戏属于幼儿时期比较典型的游戏类型,是一种适合幼儿的自然性游戏。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和实际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分,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方式。在开展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幼儿在游戏活动当中都可以受益良多。通过有趣的角色游戏扮演,可以充分激发出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1-3]。

一、角色游戏中教师组织与指导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针对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年轻的幼儿教师就好比幼儿园当中的一面镜子,需要具有更高的激情、热情以及朝气,同时也需要保证一丝稚气。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自身的专业水平还是教育工作方式,经常会出现缺乏接地气的理论支撑,以及有效的实践工作经验,造成了幼儿的培养工作质量相对较低。在长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教师开始慢慢重视幼儿的发展性作用,开始更多的关注幼儿园当中的各种游戏培

养模式,其中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活动方法,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经常面临着诸多实践难题。同时影响幼儿园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能力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个人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对幼儿的指导工作效果,是幼儿园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指导策略分析所谓的角色游戏是幼儿依照自身思想意识,通过模仿和想象有效借助真实的器材,以自身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肢体语言动作以及表情等来扮演某种人物角色,这种游戏方法又称之为象征性游戏。比如教师在举行"如何当医生"的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幼儿被教师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医生角色。一组扮演病人角色。因为,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很多幼儿并不知道如何去扮演医生的角色,如何给病人进行诊断,此时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向小朋友进行提问: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幼儿回答:生过,此时教师向幼儿继续进行提问,生病的时候该去何处看病,此时幼儿回答需要到医院来看医生。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开放式提问,医生是如何给病人进行看病,此时幼儿会迅速回想起自身在生病时的医生看病经验,给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回答。比如,给病人开药打针或者是使用体温计量体温等方式。通过这一系列问答之后,幼儿充分了解到医生角色扮演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进行轮番角色扮演,让每一个幼儿都充分融入到整个角色扮演游戏当中,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参与程度,实现了角色扮演游戏的良好活动效果。在上述角色游戏扮演活动当中,对于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前几个问题的引导需要尽可能设计成一个比较单一和简单

的问题,让幼儿可以直接了解到去医院看病以及医院给自己看病角色的具体形象,让自身充分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该如何加以进行。此时教师在使用开放性的问题问答方法,有效激发出幼儿到思维创造性,让他们不断回想自身在看病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以实际生活经历为基础,开始一系列角色扮演,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角色融入程度,同时也实现了整个角色扮演游戏的高质量开展。

三、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指导能力的分析角色扮演的游戏属于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方式,但是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教师来讲,并不是完全放松不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教师给幼儿施加各种教育理念的重要过程,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意义所在。教师需要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判断,比如,游戏是否是幼儿自发的活动项目,是否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游戏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是否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有效提高游戏活动的开展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组织者转化成幼儿的帮助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仍然处于一种主导性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多的干预幼儿的个人行为,也不能轻易的打断游戏进程,防止对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形成不良的影响。在针对这一问题条件下有两种方式,教师需要及时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当中。首先,是幼儿的角色扮演无法顺利继续开展;其次,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活动行为,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融入角色游戏扮演当中。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各种游戏行为,比如判断幼儿的游戏主动性和专注程度如何,幼儿自身是否具有更加强烈的角色认知意识,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状况如何,是否以

物代物又而处于何种交往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情节表现是否丰富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细节观察之后要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教师需要从游戏主题出发,对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有效的使用,对幼儿的角色游戏扮演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对游戏活动的最终成果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以此来更加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各种角色游戏扮演。

四、结束语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比较典型的游戏方式,在该项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制定出一个特定的游戏情境,有效提高幼儿对角色游戏扮演的参与兴趣,以此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的真正教育价值。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89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30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89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71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39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29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0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06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86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