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老师如何分析
A. 托班区域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怎么写
写作思路:首先是观察内容,其次是根据观察内容来分析,最后根据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说明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观察内容:
今天,小宝一早来到幼儿园,径直走到娃娃家中,拿起娃娃家中的玩具,忙着烧饭烧菜,他边烧边对我说:“老师,我是娃娃家的‘爸爸’,我正在烧饭给娃娃吃。”看到我肯定的目光后,他更加得意地摆弄着小锅小铲,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彬彬小朋友来了,娃娃家的玩具同样深深地吸引着彬彬,所以,彬彬小朋友也来到了娃娃家。只见他刚伸出小手想拿玩具的时候,小宝便大声地排斥道:“这是我玩的,你不准拿。”可怜彬彬小朋友被他这样一诈唬,吓得把小手缩了进来,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娃娃家。
分析:
小宝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导致了其霸道的不良生活习惯。但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老师必须要帮助他克服这一坏习惯。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先引导后表扬是的方法。
措施及策略:
1、行动干预:首先,将彬彬小朋友重新引到娃娃家,让他和小宝一起玩娃娃家玩具。其次,利用游戏讲评,让他明白幼儿园的玩具大家一起分享。
2、语言疏导:将彬彬引到娃娃家后,我对小宝说:“小宝,让彬彬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娃娃家玩具好吗?”小宝在老师的暗示下,无可奈何地点点头,不情愿地将手中的一些玩具推给倪斌。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让幼儿更自由、自主的活动形式,从幼儿出发,具有游戏性,通过与材料、环境以及同伴的充分互动,孩子们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根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建构区、美工区、图书区和益智区。
在的美工区,宝宝们通过使用各种美工材料,动手能力和对色彩的认知得到了提升。从学习和模仿开始,再加上一点自己的想象力,使宝贝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
在建构区,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准备了许多材料供孩子们自由搭建。其中包括跑道、砖块、房子、树木、红绿灯、饮料罐等。孩子们在这个区域中将会变身成一个个小小建筑师。
在图书区,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图画绘本故事,还有宝贝们喜爱的动物指偶,宝贝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来做角色扮演。在图书区宝贝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益智区,孩子们通过玩各种玩具,对数量和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动手又动脑。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区域活动充分表现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区域活动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B. 怎样有效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能够让幼儿自由、快乐、健康的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通过观察区域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提高孩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要如何观察引导呢?
第一、观察幼儿需要,了解实际水平。
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准确了解幼儿在活动中需要什么,关注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是什么。什么是他喜欢玩的,什么是他不喜欢玩的,根据观察,考虑可以在哪方面帮助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建议。
第二、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特点。
观察幼儿的兴趣特点,了解他喜欢什么,才能在以后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提高游戏水平。
第三、观察教育目标是否合适,给予及时调整。
区域活动不是单纯的让孩子玩耍,而是将学习目标贯穿在游戏中,通过活动来见解的进行学习。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孩子的表现,来检验活动目标是否有效的完成,并加以调整。
第四、观察幼儿是否遇到困难,老师及时给予帮助引导。
通过观察,老师可以了解到孩子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帮助幼儿客服苦难,很好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要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游戏,老师要做好整个过程的观察者,及时的介入,给予正确的指导,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