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种类 » 利用小游戏

利用小游戏

发布时间: 2022-11-27 05:28:03

㈠ 家长如何利用小游戏,让孩子了解安全知识

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没有什么安全意识的,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危险的,是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有很多家长经常会跟孩子说要注意安全,但是其实孩子根本就听不懂,依然还是会把自己弄得满身都是伤,让家长都非常苦恼。与其一直强调让孩子注意安全,倒不如平时在生活中跟着孩子做一些小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的培养出孩子的安全意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家长平时可以带着孩子做哪些小游戏。

其实很多孩子对于家长说出来的注意安全并不是很在意,但是身体上的直接反应却要比语言直接多了,所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玩一些游戏,让孩子知道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

㈡ 如何利用微信小游戏赚钱

‍‍
  1. 刷流量: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刷流量,刷点击率,一部分小游戏也有这个功能,对于玩家来说,刷流量是划不来的。这个主要是游戏开发者的位置上更合适,如更新软件及玩家每次使用都会产生大量的流量,自然也能赚取一定的流量费用。

‍‍

㈢ 如何使小游戏发挥大作用

本次探索课我讲授的内容是幼儿中班语言《水果歌》的第一课时,这首儿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为幼儿初步熟悉儿歌,进而提高学习儿歌的兴趣奠定了基础,在中班儿歌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首儿歌以小朋友们都熟悉的水果为题材,让幼儿通过观察苹果、香蕉等水果的颜色,又进一步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的儿歌。这首儿歌以问答的形式,写出了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传播了水果的基本知识,儿歌比较短小,幼儿学起来会朗朗上口。由于我班幼儿年龄小,刚入学不久,注意力很难集中那么长的时间。因此,在整节课上,我以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目的在于让幼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图片一一对应的帮助下记忆儿歌的内容
3、通过活动会简单地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重点目标:初步熟悉儿歌,能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
难点目标:通过活动会简单地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结合本首儿歌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语言课的探索重点是利用多样的游戏提高课堂效率,结合本课实际,我进一步确定本课的主题是:如何使小游戏发挥大作用。
《纲要》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结合纲要中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环节是利用变魔术的方法激趣导入本节新课。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伊始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已经充分被调动起来了,作为执教的我们还用担心本节课孩子们会学得不够好吗?第二环节是编儿歌。在这一环节,我并没有像讲述其它的儿歌一样,直接出示儿歌,一句一句地让幼儿去死记硬背,而是以拟人化的口吻激起幼儿想要编儿歌的欲望,相信孩子们会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第三环节是大声小声游戏。因为幼儿已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前两句儿歌,安排这样的游戏,一来是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二来是为了让幼儿巩固记忆前两句儿歌,并能在此基础上,愿意仿照前两句的句式为西瓜创编儿歌。第四环节是在老师和幼儿已基本掌握了整首儿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组游戏,目的在于不仅让幼儿在游戏中较好的巩固本节所学,还能使他们的倾听能力有所提高。因为游戏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一边游戏一边又能高效的学知识,使教学目标充分的落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在本环节可能有的幼儿会因为过于兴奋,而没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课堂会略显有些乱,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灵活地驾驭课堂。第五环节是出示幼儿熟悉的水果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因为水果是孩子们平日里最喜欢吃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相信孩子们会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他们会变得敢说,愿意说,争抢着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在此时有进一步的提高。第六环节是游戏中创编儿歌。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幼儿创编简单儿歌能力的检验。在这一环节,可能有的幼儿不能像想象中的那样一下子就把儿歌编好,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打电话的游戏方式,教师做打电话状问幼儿:什么水果红红的?幼儿可结合图片编出:草莓草莓红红的。既能玩好,又能学好就是我这一环节的主要设计意图。第八环节是总结。针对本课实际我教育孩子们要多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在欣赏《水果歌》的教育声中全课结束。
纵观本节课,幼儿在多样的游戏中真正的掌握了所学的儿歌,使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尽管是第一次出课,但是我们师幼配合默契,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再接再厉,在幼儿语言教学方面讲出自己的特色。

㈣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1

活动目标

1、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让他们自由、开放的玩起来。

2、 活动有序不紊的开展。

活动准备

手绢一张、中班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中班小朋友到草坪空地集合,并围成圈坐在草地上。

二、 老师引导学生拉开活动的序幕——“丢手绢”游戏。

三、全体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重复)

四、手绢放在谁的后面,谁就起来表演节目。(唱歌、背诗、跳舞等)

五、老师对被丢中的小朋友给予评价,然后继续开始游戏。

教学反思

此活动对于中班的小朋友还是比较合适的,小朋友们很喜欢。在活动中,被丢中的小朋友有些表现出很倒霉的样子,而其他小朋友的感觉就是幸灾乐祸的。对于这种情况的表现不是很好的,说明孩子们不够自信,不敢于出来表演节目。如果小朋友们都很愿意,丢中了感觉很快乐、很幸福,那才是最棒的。

所以,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锻炼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会加大对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自信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对象是中班的小朋友,他们很好动,正是基于他们的活泼可爱,教师利用小游戏“丢手绢”来开展活动,使小朋友们在快乐中玩,在快乐中学习。

小网络:传统玩法是一个小朋友丢手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创新,请大家念儿歌,两个小朋友拿不同颜色的手绢,一起丢手绢,在以往的游戏中,都是单人单圈做,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双人双圈,三人三圈……,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会给课堂带来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学生之间的不团结。多圈组合既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又给小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游戏机会。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2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6、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会唱《丢手绢》歌。

2、不同颜色的手绢几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站好队形,幼儿按照地上画的圆围成圆圈坐好。

2、引出游戏

(1)小朋友还记得那首丢手绢的歌吗?

(2)老师幼儿齐唱《丢手绢》。

3、介绍游戏玩法

(1)请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围着自己的圈跑。

(2)当唱到"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那一个小朋友就把手绢悄悄的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围着圈跑。

(3)当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就应该马上去追刚才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要围着圈追。

(4)被追的小朋友跑到一个空位子旁就马上坐下,这样,追的小朋友就算没追到,所以,就该他再来丢手绢。

(5)如果追到了,就该被追到的小朋友再来丢手绢。

4、提出游戏规则

(1)不疯闹

(2)跑时不离开圈

(3)只准捡到手绢的那个小朋友起来追,其他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给他们加油。

(4)小朋友要自己围着自己的圈跑。

5、幼儿开展游戏,老师指导

(1)看幼儿有无遵守规则进行游戏。

(2)帮助还未理解游戏玩法的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6、放松活动:在《丢手绢》音乐伴奏声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劳的身体。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3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对象是中班的小朋友,他们很好动,正是基于他们的活泼可爱,教师利用小游戏“丢手绢”来开展活动,使小朋友们在快乐中玩,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目标

1、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让他们自由、开放的玩起来。

2、活动有序不紊的开展。

活动准备

手绢一张、中班小朋友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中班小朋友到草坪空地集合,并围成圈坐在草地上。

2、老师引导学生拉开活动的序幕——“丢手绢”游戏。

3、全体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重复)

4、手绢放在谁的后面,谁就起来表演节目。(唱歌、背诗、跳舞等)

5、老师对被丢中的小朋友给予评价,然后继续开始游戏。

教学反思

此活动对于中班的小朋友还是比较合适的',小朋友们很喜欢。在活动中,被丢中的小朋友有些表现出很倒霉的样子,而其他小朋友的感觉就是幸灾乐祸的。对于这种情况的表现不是很好的,说明孩子们不够自信,不敢于出来表演节目。如果小朋友们都很愿意,丢中了感觉很快乐、很幸福,那才是最棒的。

所以,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锻炼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会加大对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自信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4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

活动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以事物手绢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提问幼儿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接下来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感受整首歌曲,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说出玩游戏,这样也很好了引入了主题《丢手绢》。在实际演唱中,还是发现有个别幼儿音准唱的不到位,经过指导幼儿都有改正。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让幼儿游戏。我先介绍规则再提问游戏时拿到手绢的小朋友要怎么去追丢手绢的人啊!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要快快捉住他。孩子熟悉规则后,我们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孩子们边唱边开心的游戏着。个个都是那么认真,快乐。音乐又是那么的容易掌握。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我会比这节课,上的更有进步。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5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6

游戏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游戏准备

1.场地、幼儿围成圆圈,手帕一块,跨栏四个,《丢手绢》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熟悉《丢手绢》。

游戏过程

1.基本玩法

基本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绢者,手持手绢,随着大家的歌声,沿着箭头在圈外跑,待唱完“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可任意把手绢悄悄地丢在某一幼儿身后。待一开始唱“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身后有手绢的幼儿迅速拿起手绢去追逐丢手绢者。当丢手绢者跑到被丢手绢者的空位时,可以慢慢蹲坐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

第二遍游戏,当丢手绢者跑到被丢手绢者的空位时,可以慢慢蹲坐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此时追者将进行相应的表演(原地学马奔跑的动作)。

指导要点:两位教师正确示范游戏的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游戏的规则,熟悉游戏的基本玩法。

评价要点: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并遵守规则。

2.创新玩法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绢者,手持手绢,随着大家的歌声,沿着箭头在圈外骑马式的跑,可任意把手绢悄悄地丢在某一幼儿身后。待一开始唱“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身后有手绢的幼儿迅速拿起手绢学马奔跑去追逐丢手绢者。当丢手绢者跑到被丢手绢者的空位时,可以慢慢蹲坐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此时追者将进行相应的表演。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模仿动物行进走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同时保持身体的协调。

评价要点: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并遵守规则。

3.挑战难度

增加跨栏:在四个方向设置障碍,每个方向设置一个。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绢者,手持手绢,随着大家的歌声,跨过障碍物模仿动物在圈外跳,可任意把手绢悄悄地丢在某一幼儿身后。待一开始唱“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身后有手绢的幼儿迅速拿起手绢学马跳跨过障碍物跳去追逐丢手绢者。当丢手绢者跑到被丢手绢者的空位时,可以慢慢蹲坐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此时追者将进行相应的表演。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跨过障碍物时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同时保持身体的协调。

评价要点: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迅速的跨过障碍物。

4.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马们反应都特别灵敏,也爱与挑战,游戏玩得非常地开心,你们觉得这个《丢手绢》游戏好玩吗?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先玩到这里,下次我们再一起玩。

游戏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大班游戏教案:丢手绢7

活动主题的选择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已是孩子童年的快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个民间游戏是一个集体游戏,可以全班幼儿一起由教师带玩,也可以幼儿自由组合。我班幼儿反应能力,自控能力差,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灵敏性,快速反应的能力及幼儿自控能力同时锻炼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灵敏性快速反应能力及自控能力。

2、锻炼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手绢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做热身活动,集体幼儿做拍手操。

二、游戏《丢手绢》。

1、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个幼儿手持手绢。

2、持手绢幼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表演节目或背诵儿歌,若在唱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逐丢手绢的幼儿,若追上就要请丢手绢幼儿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3、幼儿重复游戏。

4、活动结束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放松练习。

【活动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想在集体中玩得高兴,大家必须遵守规则,我们组织玩“丢手绢”的游戏。在这之前我用了一节课教唱《丢手绢》,由于歌词简单又朗朗上口,孩子很快就记住了。

上课之前,我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但我们要先听一首歌,他们很快就猜出这首歌是《丢手绢》,我们一起将这首歌复习了一遍,就准备开始游戏了。我先将幼儿带领到了活动场地,让他们围成一个大圈就地坐下,但是好像对他们来说有点困难,在组成大圆的过程中花了很长时间,好几次圆都断开,最后终于完成了第一步。在讲解游戏规则后,我和李老师一起示范了一下,之后就请幼儿开始进行游戏了。游戏没有我所期望的那么顺利,我便请会玩的小朋友进行示范,大家玩的很开心看的也很开心。之后,我就采取了自愿制请想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来进行丢手绢,游戏进行的很顺利,后来连开始没有想参与的小朋友都主动参与到了游戏中来。可是时间不够了,我们只好以一起唱《丢手绢》结束了游戏。

这节课上的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有以下几个问题:

1.组圆花了很久时间;

2.幼儿难以理解游戏规则;

3.时间不够充足以至于不能所有小朋友都不能做“丢手绢”的小主角。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觉得在上这种类型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要组圆就先在地上画好一个大圆然后请幼儿坐在圆的边上;

2.要幼儿理解游戏规则,不仅要讲解示范,还要有练习;

3.尽量争取时间,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参与进来。

小网络: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也叫手帕,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

㈤ 利用几个瓶盖做一个居家健康小游戏

利用几个瓶盖做一个居家健康小游戏的方法如下
准备两个瓶盖。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挑战用瓶盖当作小汽车,小朋友用食指或中指按住“小汽车”,从图形的起点开往终点。

㈥ 怎样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在上小学时即表现出偏科现象,喜欢除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而一提及数学则表现出厌恶或忧虑。这对儿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数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基础教育课程。学前期儿童的数学启蒙教育将为入学后的数学学习和造就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数学在幼儿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辩证性的特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它能更好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初步发展。游戏是每个儿童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主张幼儿园应该采取游戏式的教育来教育儿童”。而游戏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身心,敏捷幼儿的感觉,对幼儿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这正谓的“习之于嬉”。因此,在设计中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化为愉快、有趣的游戏内容,来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学习,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本文就总结了自己平时做家教及一些实践活动中的教学经验,望对幼儿父母及相关人员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方面能起到一些积极的借鉴作用。 首先,利用比赛式游戏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纯抽象的学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好动好玩的孩子会觉得太枯燥,让孩子学习数学,首先应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对此,我对我的家教对象——4岁的女孩多多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大家知道,儿童在很小就有好胜心理,每次教学时我都紧抓儿童的这一特点。多多对数学不感兴趣,每次我说“接下来我们学会数学吧?”她都不乐意:“老师,我还想听故事”,在这样的情况下,逼迫她学习会适得其反,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还会使她更加厌恶数学。因此,每次开始数学学习时,我都是逐渐过渡过来的。比如,从讲故事过渡到学数学时,我是这样做的:“多多,这个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数一数这则故事当中插了几个图片,图片上有几只小羊?几头小牛?是小羊多还是小牛多?多几个?老师和多多一块儿数,看谁先数出来,好不好?”多多一听要跟老师比赛,好胜心和好奇心都被激了起来。于是我们顺利地从故事课过渡到了数学课。我假装失望地说:“多多比老师数的还快,多多真棒!但老师不服气,多多能不能再给老师一次机会,我们数其他图片上的物品,看谁数的快,比的准,好不好?”儿童也是有同情心的,为了“安慰”老师,她爽快地答应了。利用这样的小游戏既使多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使我的教学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 其次,创设情景,让幼儿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儿童在幼儿阶段即能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但是我认为“掌握不是目的,关键应该是让儿童在内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学习”。比如我在教多多10以内加减法计算时是这样设计的:“多多,接下来,我们又要做一个小游戏了,这个游戏是由这些小朋友来进行的,”我指指平时我们做的手工——大水牛、大黄牛、蝴蝶、海豚等。“多多这次要扮演校长,老师还是老师,情节就是老师在给这些小朋友上数学课——做10以内的加减计算,正好校长经过于是停下来观看,而其中的几个小朋友没有掌握好,所以在老师提问时出现了不少差错,这样他们就把求救的目光转向了校长。校长,你帮不帮他们呢?” 多多一听自己现在是“校长”了,当然要进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了(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避免多多的正面参与而令她产生紧张心理)。游戏开始了,我拿出所有的数字模板,一边说一边摆出了“3+4= ”的算式,“你来回答吧小羊”,之后我用紧张的语气扮演小羊:“老师,我还没想好,我能不能请校长来帮忙?”我点点头同意。于是把目光投向多多“校长,你能帮助他吗?” 多多微笑地点一下头,我看到她在默默地数着手指头,不一会儿就说出“7”。我高兴地说:“小羊,知道了吗?是校长帮助了你”。小羊感激地说:“谢谢校长,谢谢校长”。多多满心喜悦地说:“不用谢,有什么问题就只管来问我吧,我一定会帮助你的。”于是,我们的数学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下去。 第三,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游戏中理解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这说明数学不是按成人意志能“直接教会幼儿的”,而是要通过幼儿的“动作建构”“动作内化”“发明” 来学会的。幼儿处于前运算时期的直觉思维阶段,他们的心理表象符号功能处于萌芽阶段,符号功能所产生的心理表象是具体静态的物像,而不是内化、概括化的动态式心理表象。动态式心理表象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的自由探索与亲自体验才能达到,仅靠单纯口头传授是难以形成的。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演示到演示,从教到教,而要为不同阶段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学具,让幼儿反复操作、自主建构。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具体的材料,初步理解数、形、量等数学知识。

㈦ 一年级的语文课前及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好玩的小游戏来活跃气氛并能提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是学习生字的话,我觉得可以把生字编成一些顺口溜,让学生通过顺口溜来记住生字,可以玩一些摘苹果的游戏,把生字写在苹果卡纸上,读对了,记住了,苹果就是你的了!课堂中可以玩一下手指操,或者抓虫虫的游戏!小孩子特别喜欢!

㈧ 利用扑克牌可以玩些什么小游戏

买扑克牌不打扑克,有个性,咋跟我一样的撒?
好啦,推荐几种。
1.扑克魔术(这个回答好冷。。。。。)
2.比赛飞牌吧,看谁飞得远!(这个更冷。。。。。。。)
3.搭牌塔。(这个游戏貌似是一个人玩的,场地最好在室内,不然你会发疯的。。。。。。)
4.这个是集体游戏,说起来比较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先抽出两张牌,放一旁待用,把剩下的牌像摊大饼一样圆形摊开(用手在牌堆上转两下就行了),然后用刚才的两张牌在大饼(摊好的牌堆)中间搭个小牌塔(就是把两张牌成A状立起)。然后开始抽摊开的牌。谁在抽的时候把牌塔弄倒了,谁就输了。
5.。。。。。。。还是打牌吧,活动时,能召集人玩这些游戏挺不容易的,因为这些大家都不熟悉,牌人人都打过,即使水平差点,规则还是知道的,召集起来容易些。

㈨ 课上不专注,放学后被留下,如何利用小游戏来搞定孩子的专注力

课上不专注,放学被留堂。利用小游戏的方式搞定孩子的专注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我们要知道用怎样的游戏才可以使得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这种小游戏就好像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一样,将这种目标融入到游戏当中,让孩子每天遵守规则,就像我在玩游戏里面当中,在这个游戏当中,孩子的每一天都像一个关卡一样,只有今天完成了相当的任务,才可以获得这个关卡的奖励。同时对游戏而言,连续完成一系列的关卡也是有奖励的,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当孩子能够连续遵守很长的一段时间,说明孩子有所长,进的时候就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度。

在培养的过程当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对于孩子的培养方案,能够让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当中拥有更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

㈩ 如何利用H5小游戏做餐饮营销

给你几个玩法参考:
1、抽奖类,比如你是做小龙虾了,H5可以搞个钓小龙虾游戏,达到多少分就可以参加抽奖,设定每天可以抽多少次。奖品可以设置优惠券组合,例如一等奖,免单券;二等奖,小龙虾一份;三等奖5折券。阳光普照奖8.8折券等等;计算好成本和预算就行。
2、分享传播类,比如做个吃货鉴别大赛,出不同的题目,最后结果给出不同的个性化文案,引导大家传播去检测自己属于哪一种。从中植入自己的品牌和广告优化,另外这个最考验的是能引起大家的嗨点,文案和创意是最重要的部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91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31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91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76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41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32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2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08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88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