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种类 » 家长游戏大全

家长游戏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1-01 20:51:34

❶ 家长与幼儿亲子互动游戏有哪些

1、抓尾巴

玩法:首先,给每位小朋友的衣服后背上夹6个小夹子,然后家长背着自己的宝贝儿在划定的区域中巧夺其他小朋友后背的夹子,并且防止自己的夹子被拔掉,游戏持续5分钟,结束时按照各个小朋友后背上的夹子数来排名,剩余夹子最多小朋友获胜。
注意,拔掉别人的夹子可以拿在手上,结束时也可以算作是自己的夹子。另外游戏中可能会有所冲撞,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2、袋鼠跳
袋鼠跳游戏用来做亲子游戏十分的形象,不仅好玩,还可以顺便让孩子了解一下这个澳洲动物的特点哦。
玩法:家长和孩子都站在一个麻袋里,然后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的亲子组合获胜。游戏的时候有可能会摔倒,最好找一块草坪。
3、抬花轿
游戏简单好玩,父母和子女三人一起玩,可以充分的激发孩子的自豪感,增加亲子感情。
玩法:父母两人抬着一根木棍(够粗且中间缠上棉布),孩子爬到木棍中间,双脚不能沾地,然后一声哨响后,父母抬着孩子冲向终点,最先到达的队伍获胜。

❷ 家长会开场前暖场游戏有哪些

游戏一:下雨

游戏规则:各位家长听老师口令,当老师说小雨时,拍拍肩膀,放松一下肩膀;当老师说中雨时,拍拍手,放松一下手;当老师说大雨时,拍拍腿,放松一下腿;当老师说暴雨时,跺跺脚,放松一下脚。

做鬼的人站在中央,可以随意说大小风吹。如果做鬼的人说大风吹,做鬼的人说有X的人必须起来换位置。如果说小风吹,则是相反,没有X的人起来换位置。换位置时不能持续两人互换或坐回原位。没抢到位置的人则是新鬼。做鬼三次的人则算输,需接受处罚。

❸ 适合父母和宝宝一起玩的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欣尝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加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整理了父母和宝宝一起玩的亲子游戏,欢迎欣赏与借鉴。

【第一种活动:大脚小脚】

主要目标:训练宝宝如何迈步,体会走路的动作感觉。

指导要点:

①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地站好,用双手拉着宝宝的手,宝宝的小脚踩在家长的大脚上。

②家长边说儿歌边走着,带动宝宝向前迈步。

建议:

这个游戏适合学步儿,帮助他们体会走路的动作感觉。

儿歌

一二一,走呀走,

妈妈宝宝手拉手,

小脚踩在大脚上,

迈开大步向前走。

【第二种活动:找妈妈】

主要目标:

训练宝宝朝着一定的方向独立行走。

指导要点:

宝宝和妈妈分别站在场地两端,妈妈叫宝宝的名字,宝宝从场地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找妈妈。

注意:

宝宝和妈妈的距离不要太远,以免宝宝感到困难,失去信心。

【第三种活动:踩尾巴】

主要目标:

①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

②引导孩子大胆地行走。

活动材料:

音乐磁带,自制拖地纸条当做尾巴。

嘉导要点:

①在家长的后腰上系着‘‘尾巴’’行走。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调整行进速度。宝宝用手抓或用脚踩‘‘尾巴”。

②教师引导孩子们相互追踩“尾巴”,注意按音乐节奏的快慢行走。

建议:

在晴天时,父母可带着孩子到户外,玩踩人影子游戏,看谁先踩到别人的影子,先踩到者为胜。

【第四种活动:捉蝴蝶】

主要目标:

①训练孩子视觉追逐能力。

②练习孩子四散行走,转换蹲下、站起动作。

活动材料:

彩色纸蝴蝶、软电线。 ’

指导要点:

①家长拿着纸蝴蝶逗引孩子,让孩子的视线追逐蝴蝶的落点。

②家长逗引孩子追着蝴蝶走动,当蝴蝶落地时,让孩子蹲下捉住它。

③为增加孩子游戏兴趣,家长可以让孩子拿着蝴蝶,家长反过来追逐孩子。

家庭小游戏推荐:

①抱气球。家长手拿气球上下左右飞动,引逗孩子去追、抱气球。

②追光游戏。晚上利用手电筒的`光线,引逗孩子追光游戏。

【第五种活动:送小动物回家】

主要目标:

训练宝宝能独立稳步行走。

活动材料:

小推车,小鸡、小猫、小兔、小狗等常见毛绒玩具(用积木搭四间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贴有以上小动物图片,作为每个小动物的家)。

指导要点:

①宝宝围坐在一位教师的周围,另一名教师模仿哭声,这位教师拿起身边一样小动物,放在自己耳边,轻声问: “你为什么哭呀?”答:“我们没听妈妈的话,走远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位教师说: “宝宝们,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把他们送回家吧。”

②宝宝可任选一个小动物,把它放在小推车里,表示送小动物回家。

③家长站在小动物房子后面,如果宝宝找对了家,家长可模仿小动物叫声以示鼓励,游戏可反复进行。

建议:

两三岁的宝宝,可骑小三轮车送小动物回家。在小房子的设置上,可贴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作为每个小动物的家。

【第六种活动:开汽车】

主要目标:

①学习绕障碍行走,发展宝宝平衡能力、平稳仃走的雕刀。

②练习发出“嘀嘀”的声音。 ,

活动材料:

玩具汽车一辆,塑料圈每人一个,拱形门2个,纸积木,塑胶小路2条,《小司机》音乐磁带。

指导要点:

①开汽车。宝宝模仿教师发出“嘀!嘀!”的声音。

②宝宝手拿塑料圈当做方向盘,听《小司机》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开汽车。

③家长带领宝宝边开汽车边通过各种障碍物,如钻拱形门、绕过纸砖、走过小路等。

【第七种活动:走遣宫】

主要目标:

练习向指定方向走。

活动材料:

纸条宽20厘米,长2米,上面有各种幼儿熟悉的图案。

指导要点:

教师沿着纸条走,宝宝跟着教师走。教师拿出一个发响玩具,边摇动,边念儿歌:“小宝宝,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教师在前面走,家长配合教师领着宝宝沿着纸条走,边走边引导宝宝认识纸条上的图案。

建议:

幼儿游戏多次以后,可将纸条围拢成一个蛇形,中间加入钻桶等辅助材料。宝宝走时,家长注意在旁边保护。

【第八种活动:踩纸球】

主要目标:

练习听指令行走,培养孩子感受音乐的能力。

活动材料:

录音机、乐曲磁带、报纸球。

指导要点:

家长将报纸揉成纸球,绳子一头系着纸球,一头由家长拉着走,孩子跟在纸球后面用脚踩,教师控制录音机,音量小表示拖着纸球慢慢走,音量大则快走。

建议:

在孩子熟悉了听音乐节奏变化行走之后,还可以听音乐变换方自走。

❹ 10个亲子游戏

还在找亲子游戏吗,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10个亲子游戏,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跨栏能手

准备:小跨栏24个

玩法:家长与孩子一组游戏,家长背着小朋友往前跑,遇到跨栏就跨过去,到终点时原地转五个圈,再原路返回先到者获胜。

2、夺宝奇兵

玩法:游戏开始,家长在终点,幼儿在起点,哨声响起时,幼儿钻过山洞,跨过栅栏,拿起宝物与家长并排站好,由家长拿魔术贴绑住两人靠近的那条腿,以两人三足的方式迅速跑向起点,先到者为胜。

温馨提示:

① 参赛两人相邻腿上的绑魔术贴的位置不能高于膝盖部分,也不能低于脚裸。

② 在游戏过程中若魔术贴脱落,请在原地绑好再出发。

3、爱心接力

玩法:幼儿站在起跑线上,哨声响后,从身边堆放的材料中取一样“建筑材料”放进小车,在划定好的车道中前进将“建筑材料”运送到对面家长处,接着幼儿推车返回,依次进行,家长将收到的`“建筑材料”;垒高。最先完成者为胜利者。

温馨提示:一次只能运送一件“材料”,运送过程中如“材料”掉落,需原地捡起放好,游戏方可继续进行。

4、两人三足

玩法:幼儿与家长两脚相绑,成“三条腿”。四对为一组进行比赛,家长不可将幼儿抱起,到指定地点后绕回到起点。前两对为胜。

5、搬家乐

玩法:家长和孩子两人执一张平铺报纸,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报纸运海洋球至箩筐处,在规定的1分钟内搬得最多的为胜。

注意:

①搬运途中报纸破损则淘汰。

②报纸必须平展。

6、夹球跳

玩法:孩子将刺球夹在膝盖处往前跳,跳至家长处,将球交给家长,家长将球夹在膝盖处往回跳,完成任务且球不掉下的家庭优胜。

7、贴五官——室内游戏

准备:

(1)一张硬纸板,纸板上面上人的头形轮,可加上头发之类,使头形更为生动。

(2)制作好的活动、可贴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

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中、大班)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五官贴到人头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小班及小小班)小朋友可牵着家长的手,把家长领到准确贴人头的位置,贴准确即获成功。

规则: 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儿只能用语言指挥。

8、爬爬乐

玩法:家长趴在地上,孩子趴在家长背上,双手环住家长的脖子。家长背着孩子向前爬行,先到终点者获胜。

规则:孩子不能掉下来。

9、欢乐投沙包

人数:4组家庭

玩法:此游戏为家长和孩子两人来共同完成。幼儿站在起点,家长站在终点,双手握住篮子。哨音吹响,幼儿手持一个沙包跑向家长,站在跑道中离家长两米的地方投向家长的篮子内,孩子和家长要相互配合。反复进行,共十个沙包,投的最多为胜。

10、揪尾巴

玩法:家长抱着幼儿,幼儿裤腰上别上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家庭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❺ 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

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

你知道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有哪些吗?在我们小时候,经常会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来愉悦生活,而现在小孩子都是在玩手机,这是不太好的。如果家长有空,可以带小孩子玩一些自己玩过的经典游戏。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有什么,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1

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

经典游戏之一:跳皮筋

小时候无论翻看哪个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这是女孩子都喜欢的一项游戏。跳皮筋的花样很多,都是搭配着童谣一套一套的,比如“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小熊猫,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跳皮筋可以三至五人一起玩,也可以分两组进行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

运动指数:★★★★★

趣味指数:★★★★★

传承指数:★★★★

专家有话说: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快乐童年的“跳皮筋”游戏,现在已经快“失传”了,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跳皮筋是什么了,可惜可惜啊。

跳皮筋这项游戏的运动量较大,可以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灵活性和平衡性。它的游戏材料简单,家用的橡皮筋或是自行车的内胎即可,不受场地的限制,只要有一块空旷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此简单又有好处,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玩了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现在的孩子压力较大,放学之后根本没有时间去玩,不是写作业就是补功课,空闲下来的时间太少了,而且现在的家庭多住在楼房里,孩子们之间相互不熟悉,有的孩子即使想玩,也找不到玩伴。

经典游戏之二:玻璃弹珠

玩这个游戏的多是男孩,在泥巴地上按出1-5个小洞,从规定的起点把玻璃弹珠打向指定的小洞,谁最先完成五个即为赢。还有一种玩法是大家的弹珠都随意散落在地上,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一个赢者为最先开始的人,把自己的玻璃弹珠打向别人的,如果打中了,那个玻璃弹珠就归自己所有了。男孩子都喜欢玩这种游戏,彼此之间还经常互相“攀比”谁的玻璃弹珠多。

运动指数:★★★

趣味指数:★★★★★

传承指数:★★★★

专家有话说:这个游戏的活动量并不大,不过博弈性质却非常显着,如果想要赢得比赛,就得“苦练”技术和技巧,才能把自己对玻璃弹珠的渴望化为现实哦,如此好玩的游戏,失传的话也未免太可惜了。

不过,这个游戏现在玩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因为玩的时候要或跪或趴在地上,对于现在的年轻爸妈来说,既怕地面上有细菌,又怕孩子趴在地上着了凉。而且玻璃弹珠一直被当作“危险品”敬而远之,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吞了它。我们小时候为何没有这么多的担心和顾忌呢?说到底,还是现在的“小皇帝”比较娇贵哦。

经典游戏之三:扔沙包

用几块小碎布缝成个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好口,这就是沙包了。玩的时候可以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另外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往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中间的人如果被沙包打中就算“死了”,如果接住沙包就可以加一条“命”或是让打下场的同伴“复活”。

运动指数:★★★★★

趣味指数:★★★★

传承指数:★★★★

专家有话说:扔沙包是一种很“闹腾”的游戏,活动量比较大,可以锻炼小肌肉、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同时也是一项团结合作的游戏,娱乐健身两不误,这么“物超所值”的游戏,总该没有理由失传了吧?

然而现在的孩子玩沙包的也比较少了,一个是因为爸妈没有时间带孩子玩,却又不放心孩子独自出去玩。二是小时候的沙包都是自己做的,现在的爸妈可能很多都不会做吧。其实啊,沙包的制作是十分简单的,爸爸妈妈多回想回想小时候的情景,应该可以制作出来的,退一步来说,网络这么发达,只要想学有什么学不会的。玩沙包的好处很多,爸妈可以带孩子去小区孩子们玩耍的地方,邀请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游戏不分什么界限,都可以其乐无穷哦。

80后父母玩的经典游戏2

提升不同时期的.儿童注意力的经典游戏

一、幼儿早期(1-2岁)

此时的宝宝从爬楼梯或家具到独立行走,可以踢球,能小跑,乃至双足跳;能敲、推、翻转物体,而后嵌套物体;从尝试自己吃饭,到以后用杯子倒水不洒出,喜欢自己洗澡;会翻页看书,能看书中的图画达几秒,而后可分辨出2个或以上的物体;先是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以发现新的功能,以后能画物体和动物,有颜色区别,并能注意到物体之间的区别,还喜欢自己编故事。

推荐游戏:

1、戴帽子

这是一个配对游戏,家长把家里的各种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盖放成两堆,让宝宝来配对,给瓶子“戴上合适的帽子”。瓶盖的大小要区分明显,让宝宝在动手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同时还能锻炼小手的肌肉。当然如果孩子拧盖子太困难时,我们可以先要求孩子把盖子扣上。

2、合作画

家长可以和宝宝合作进行“美术创作”。家长用深色粗笔画单线条图画,其中留些简单直线用浅色粗笔画,让宝宝用深色粗笔在浅色线条上描摹,合作完成一幅图画。等宝宝掌握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由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二、幼儿早期(2-3岁)

会骑婴儿车会自如的拧开或拧上盖子能记住物体在屋子里的位置词汇量达200个以上,能说包含几个字的句子情绪易变,会有一个“朋友”(安全感来源)有“不久”和“饭后”的概念,会解决问题,有数字的概念,会分类能基本按照大人的要求做看图自我解答问题。

推荐游戏:

1、传悄悄话

2岁大的孩子对悄悄话特别着迷,当他们自己能说悄悄话时,他们会很自豪。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学着调节声调。

具体方法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先小声地告诉孩子一句话:冰箱里有西瓜和苹果,没有饮料。然后让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诉另外的家人,事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果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和长短,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游戏的难度。

2、接数游戏准备:数字卡片

游戏时,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孩子会玩后可让孩子先数,家长接数。

❻ 在家里的时候,适合家长与孩子的家庭游戏有哪些

推荐三个我认为对提高注意力有帮助的游戏,我和我儿常玩。

1.听指令游戏。核心做法是,大人发出指令,孩子做出相关动作。通常,我说:“举起左手/右手”,让我儿照做。他举对了,我就说:“正确,放下”;举错了,我说:“错了,放下”。这个游戏还可以反过来玩。比如:我说“举起左手”时,儿举右手,倒过来玩。听指令游戏的指令内容可以千变万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走路听指令:“停、走、停”等等。而且发指令和听指令的角色大人和孩子都可以轮流扮演。游戏千变万化,孩子才能热爱、上瘾。

❼ 给家长5个亲子游戏

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陪孩子耍闹。无可否认 父母陪孩子玩能促进亲子关系更亲密和谐。很多时候父母并不知道要怎么陪孩子玩耍?

1、套圈游戏

一次性纸盘+卫生纸芯,自制的游戏道具,一样乐趣多多。

2、穿越障碍

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贴一些纸条作为路障,孩子们需要身体不接触路障而顺利通过,充满刺激的小游戏,很适合家庭聚会哟。

3、踩高跷

用吃完的铁盒罐头做个简单的diy,踩在这样的道具上,和踩在地上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们来告诉你吧!

4、手指创意

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5、手指创意

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6、大纸箱游乐场

将家里不用的大纸箱取出来,让小朋友自己来绘制一个游戏场,将小脑袋里想象的情景都实现出来,再把乐高小人或者小玩偶都拿来,在自己创造的游戏场里玩情景游戏,充满乐趣。

7、找瓶盖

家里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一定很多吧,把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配对,很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

8、击球比赛

这个游戏适合多个孩子一起参加,注意要用脚去击球,很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9、家庭小剧场

找一块床单,diy成一个简单的小幕布,让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小手偶来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吧,要鼓励他们尽情想象来创造吧,其乐融融的'家庭亲子时光,多美妙。

10、配对游戏

经典的记忆配对游戏,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大约6个不同的纯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很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及观察力。

11、画图案

打印出来一些具有相同图案的纸(可以是不同的圆,三角形或者任意形状),和孩子一起用不同的图案或者花纹去填充,思考+创造,非常推荐这个有创意的游戏。

❽ 母亲节亲子游戏有哪些


2017年母亲节亲子游戏有哪些

母亲节亲子游戏一、语言类(图书室)

1、亲子阅读 负责:于欢

游戏规则:家长从图书室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故事。老师会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小朋友来回答,给个小粘贴做为奖励。

母亲节亲子游戏二、艺术类

2、小小艺术家(美术教室)负责:廖晗

游戏规则:根据提供的.材料,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幅画 3舞动中国(音乐教室)负责:高赛平

游戏规则:根据所给的音乐,家长和孩子创编舞蹈,并展示。

母亲节亲子游戏三、社会类

4、魔力球提桶(6组)(室内)负责:刘静波 游戏规则:每人找一个小球,(球上所系的绳子长度不同)将球放进同一个水桶内,齐心协力把水桶从起点运到终点。

5、安全伴我行(室内)负责:王宇

游戏规则:以家为单位,家长和幼儿根据所给的交通标志牌,做一个文明的出行者,说出什么标志并讲解它的意义。

母亲节亲子游戏四、健康类

6、手脚总动员负责:付瑶、大一保育员

游戏规则:幼儿和家长根据所给器材上的图案手脚并用,保持身体平衡不能摔倒,争当过关小勇士。 7、运球接龙负责:张宇晴、中一保育员

游戏规则:家长和幼儿手拿球拍,站成一排,用球拍传球。 8我的小脚真能干(垫子)负责:唐楠、张霞

游戏规则:幼儿躺在地垫上双脚向上抬起,与身体成90度,家长把地垫放到小朋友的脚上。看谁坚持时间久。

9、开心变变变负责:张洋、李叶群

幼儿在起点,听令后,前跑10米处,钻入隧道,穿好衣服,带好面具后,钻出跑到终点。 10、蜘蛛侠(亲子)负责:韩冷、迟美玲

幼儿在起点,家长抬起幼儿双脚,手着地支撑身体,腿上放球,运到终点。 11、小马过河(小马和羊角球)负责:杨丹、张妍

小朋友们骑上小马,从起点骑小马,越过小河,捡起路上的粮食(沙包),骑到终点 12.灌篮高手(皮球)负责:宫诗

母亲节亲子游戏五、科学类

13、灭四害(中三班表演柜)(动物图片)负责:韩琳

游戏规则:以家庭为单位,家长手持图片,幼儿手拿自制锤,对四害进行击打,在规定时间内,击打次数最多者获胜。


❾ 家长训练营的几个游戏

游戏一:1、两人搭档,代表孩子和家长。孩子蹲下时,家长右手叉腰,左手指着孩子的鼻尖指责谩骂,除了不动手,你的语言恶毒可以无所不及。2、指导老师在台上进行一番情绪渲染,家长在单位被领导训,工作不畅,挣钱难。然后接到学校老师电话,投诉孩子没完成作业让家长到学校约谈,你气急败坏的到家后看见孩子正在家里打着游戏,嘻嘻哈哈的玩闹,这时你终于憋不住了…

音乐响起,灯光发暗,大厅中沉浸在一片烦杂、吵闹、尖叫、以及疯狂的气氛里,作为蹲在地上的孩子~我

眼睛瞪着在我面前扮演家长的那位疯狂的爸爸,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清,只看见狰狞的面孔,以及涨红的脸。那一刹那间,我是封闭的,就像看笑话一样看着那一个陌生的世界,无所谓、无意识、甚至幸灾乐祸的想你咋就不疯了呢?

角色互换:我做家长,右手叉腰谩骂蹲在地上的孩子时,突然的心中升起一股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情绪,终于你小子落在我手里了…我的语言恶毒,肢体语言丰富,用手不时的对着蹲在地上的孩子额头指点,那一刻貌似要把所有的坏情绪,所有日常中受到的委屈都要一股脑的发泄出来。 就所谓,火不知所起,怒不知何来,我就是怒不可遏…

那么打骂孩子对自己(家长)有什么益处呢?

一是可以推卸责任
二是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
三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通过这三个益处最终可以满足自己(家长)的安全感不足,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

啊,家长你认为你管教孩子管的出师有名,其实在我们孩子的眼里,我们早就看明白了你是在 泄私愤 !

这个过程就是就是调频的过程,理解的过程!

在这里老师讲了关于什么是视域,以及视域鸿沟和视域同频的概念。

所谓视域,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视角看待事物的域。

视域鸿沟,就是两个人视域的沟壑

视域同频,就是将鸿沟用理解去填平,以及用真心去调频的过程。

老师讲了,沟通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而是为了填平视域鸿沟,让两个视域产生融合,这就是视域融合,最终达到共赢,你好我也好!

沟通的黄金语句:

1、当你同意对方观点时:你说的对,我还有…

2、当你不同意对方观点时:你说的对,在你看来事情是这样的,你看我这样理解有没有道理…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82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23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80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60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30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21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01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00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79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