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记录大全
⑴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四篇)
【篇一】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对象:浩浩
时间:12月18日
观察区域:建构区
投放主题材料:建构积木、各种形状的纸板、硬纸筒
幼儿活动情况:
区域活动开始了,浩浩来到了建构区,他对搭建窑洞非常感兴趣,一边对照老师提供的图片,一边搭建自己的窑洞,就在马上要成功时,却被来来回回取积木的彤彤给撞倒了,马上要做好的窑洞就这样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我过来,他说:“我刚搭好的窑洞被碰倒了。”“不要沮丧浩浩,刚才的窑洞搭的非常好,老师相信如果你重新搭一遍的话,一定会搭的更好。”然而,当浩浩就要再次完成时,却发现没有半圆形的积木和纸板了,窑洞的搭建停滞了,他尝试了好几种办法来替换半圆形积木和纸板,都没有成功,沮丧的告诉我“看来今天的窑洞是没办法搭好了。”“浩浩,不要放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一定能想出好办法将窑洞搭好的。”最后,在尝试了好多种办法后,浩浩终于将窑洞再次搭好了。
教师指导情况:
1.给幼儿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指导。
效果:
在教师的提示鼓励下,幼儿坚持完成搭建作品宝塔山。
分析:
搭建过程中,浩浩很投入,能按照图片的提示进行搭建,遇到困难时能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途绝不放弃,非常有耐心的完善自己的作品,坚持搭建完成,最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反思:
1.幼儿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
2.教师深入参与角色,观察幼儿的需求,并将材料准备更加丰富一些。
【篇二】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班级:大一班
观察对象:泽泽
观察时间:12月14日
观察地点:户外
观察情况:
在体育活动《大阅兵》的准备活动中,泽泽今天情绪非常兴奋,踏步边跳边踏,做动作的节奏也比往常快很多,眼睛东张西望,手也不时打到前面和旁边的小朋友身上,没有办法坚持完成动作,在几次提醒未起到作用后,我把他换到了最靠边的位置,这下他才意识到自己碰到了别人,可是过一会又开始乱蹦乱跳了。
观察分析:
1.该小朋友平时就比较好动,这是入冬以后第一次去户外活动,对久违的户外充满新鲜感,比较兴奋。
2.他的爷爷今天在幼儿园围栏后看他,可能被他发现了,所以显得比较兴奋,他很想表现给爷爷看,但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指导措施:
针对这一现象我与泽泽进行了个别谈话,泽泽是一个特别爱表现的孩子,于是我引导他了解解放军战士在阅兵时威武神气的表情与动作,向他讲解解放军战士是如何坚持到底,克服困难完成训练。以此种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控制自己,坚持遵守活动规则。
【篇三】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班级:大一班
观察对象:嘉嘉
观察时间:12月5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情况:
今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是艺术《宝塔山》,由于考虑到课上小朋友看图能方便一点,我让孩子们面对电视机像平时一样坐成了横三排。活动一开始大家看着图片中的宝塔山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这时,西西冒出了这么一句话:“老师,嘉嘉的脚翘在了我的椅子上!”于是,我停下话语,对嘉嘉进行了很简短的劝说,好不容易把腿放下去了,回到刚才讨论的话题上,可嘉嘉边上的悦悦又告诉我:“老师,嘉嘉他用手拽我的衣服。”没办法,我将嘉嘉调到了第一排最显眼的地方,原想这回肯定没事了,他会认真的听讲了,哪知他低着头弯下腰摆弄起他的鞋子来,不管其他幼儿多么激烈的讨论都不能吸引他抬起头来看一看,我提醒他了,他才抬起头来,当我的视线离开他,他就又去研究他的鞋子了,我仔细一看,原来他穿的新鞋被弄脏了。
观察分析:
活动中发现嘉嘉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上课时容易受环境、身体等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这种表现说明嘉嘉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倾听习惯。
指导措施:
1.在平时的集体活动中注意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多多提醒幼儿注意对老师和同伴讲话的倾听,也可以通过一些倾听游戏来培养幼儿对注意倾听的兴趣。
2.与家长及时交流,给注意给幼儿穿的衣服鞋袜等都要尽量减少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因素。
3.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幼儿喜欢看书并乐意讲述故事中的对话,让能用故事中的对话来讲述故事内容,提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对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进步表现进行及时而具体的表扬,让幼儿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
(1)、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六篇) (2)、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分析表范文(两篇) (3)、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五篇) (4)、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三篇) (5)、幼儿园中班区域益智区活动教案设计 (四篇) (6)、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活动教案范文(三篇) (7)、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教案及反思(三篇) (8)、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策划教案设计(四篇) (9)、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及活动反思(五篇) (10)、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范文(四篇)
【篇四】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目的:在户外活动中是否专心玩玩具,还是瞎追逐。
观察实录:
这天,户外活动时婷婷选取了闪光跳。开始她把闪光跳套在了脚上,然后用手将闪光跳甩了一下,另一脚提了起来。她尝试了几次之后,没有成功,于是婷婷停了下来。她看见旁边的佳依玩得很熟练,停了下来看佳依玩。佳依一边示范一边说:“像我这样玩。”婷婷说:“好的。”又尝试了几下。佳依走开了,到其他地方去玩了。婷婷又玩了一小会儿,她跑到了放玩具的筐子前,把手里的闪光跳放到了筐子去,拿了一根绳子玩了起来。她跑到场地的中间,用手摔动绳子,摔到前面的时候她的脚碰到了绳子,于是停了下来。悦悦走了过来,婷婷说:“悦悦,你来拉着我的绳子!”悦悦拉住了婷婷的绳子,两个人玩起了拉马车的游戏。玩了一会儿,她把绳子放在了一边。又换了一件玩具玩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时间到了,她把玩具放会了筐子里。
状况分析:
1.从以上的状况中,能够看出婷婷在户外活动是能够比较专心地玩玩具,不是在瞎追逐。
2.在玩的时候婷婷的运动技能还是比较薄弱的,她不会玩闪光跳,于是她换了绳子,但是绳子也不会跳。
教育措施:
1.教师在户外活动时间对她单独辅导,手把手的教,慢慢地增强她的运动技能。
2.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力量,让孩子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齐跳跳绳,一齐运动运动,从而增强她的运动技能。 ;
⑵ 户外活动游戏大全
户外活动游戏有粘泡泡糖,天气预报,红绿灯,搭三角形,老鼠笼。
1、粘泡泡糖
所有的孩子围成 一个圆圈,边拍手边说:“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孩子问:“粘哪里?”老师说:“粘肩膀(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孩子马上两人一组互相碰肩膀。
2、天气预报
老师说:“下大雨。”孩子说:“不怕。”老师说:“下雪。”孩子说:“不怕。”当老师说下冰雹时,孩子们立刻蹲下抱住头,慢者被淘汰。
5、老鼠笼
班中三分之二的孩子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做成老鼠笼,其余的孩子扮演老鼠,游戏开始,所有的孩子一起说:“老鼠老鼠坏东西,半夜出来偷吃米,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抓住你。”扮演老鼠的孩子则围圆圈绕S跑,当说到抓住你的时候,一起把手放下,在圈中的孩子即被抓住。
(2)游戏活动记录大全扩展阅读
户外活动游戏好处
1、户外活动让你精力充沛
太累了,想多来几杯咖啡提神吗?可能你并不需要这种咖啡因,而是应该出门休息一会。一项研究显示,在户外的开阔地休息20分钟可以给你的大脑充能,像一杯星巴克一样提神醒脑。
2、在户外健身更轻松
有没有感觉在户外健身比室内更加轻松,这可能要归功于那些绿色植物。在一项小实验中,研究人员让骑自行车的人在绿色、灰色和红色的镜头前分别骑行。
⑶ 山坡探险记――小3班户外游戏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9.4.10 15:30-15:45
观察地点:幼儿园小山坡
观察对象:
李志博(博儿)钱雨彤(彤彤)马煜祺(祺祺)程鹏等
观察年龄:4岁
观察教师:吉霞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与探索能力。
观察实录:户外自主游戏开始了,李志博、钱雨彤等来到了小山坡开始了他们的山坡探险之旅。只见彤彤很顺利的爬到了上面,博儿艰难地转进轮胎,想从轮胎里面往上爬,可是当他爬到一半又下来了,然后又继续往上爬,当他再次爬到一半时,他坐到轮胎上咧开小嘴笑了,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下来了。
博儿下来后脱掉了外套,又继续开始了他的山坡探险。当他注意到我在为他摄像时,他对我竖起了剪子手,我立刻回应了他一个大拇指,他害羞的笑过之后爬上了“山顶”。这时同伴游戏时的“呼救声”吸引了他,他从“山顶”寻声向同伴那边走去。
当我再次把目光投向博儿时,他正从山下带着一根绳索往山上爬,爬到山顶后,他与山顶、山下的小朋友快乐的互动游戏,在轮胎中间钻下转上,动作协调自如,没有一点胆怯。
行为分析:
1.博儿是个内向、胆怯的孩子,从他不敢“爬山”,到后来能很自如的在山顶的轮胎间与小伙伴互动游戏,可以看出在游戏活动中,锻炼了博儿胆大、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2.在攀爬过程中,博儿的视觉也发生了变化,他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钻爬的途径,最终获得了成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手脚并用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
3.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友爱互助,当博儿发现祺祺遇到困难时能不怕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
支持策略:
1.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对于博儿这种在游戏中胆怯的孩子,作为老师,要相信幼儿,他们能自己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适当进行指导。
3.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树立起幼儿的勇气和自信。
⑷ 求一篇幼儿园游戏活动记录
游戏:鸡妈妈找蛋的游戏 这次的游戏是语言类游戏,名为鸡妈妈找蛋。 首先老师在教室里准备好了课前的教具,有自己装饰围裙还有一本自己制作的大图书,里面有这节游戏的进程。上课开始,老师带着小朋友进教室,老师首先介绍在后面听课的我们,让小朋友和我们打招呼,小朋友大多数都开心的和我们打招呼。随后小朋友一人一个座位坐下准备开始上课。首先老师拿出一张动物模样的卡片,问小朋友是什么。小朋友积极回答,基本正确,老师给予正确答案。老师从母鸡开始出发,引起母鸡下蛋的故事。老师让小朋友在围裙上的图画里寻找母鸡下的蛋,拿出来的东西各种各样,最后找到5个蛋。老师把找到的蛋和小朋友一起小心翼翼的放进鸡窝里。然后进入第二幕,蛋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孵化出来了,可是小鸡不肯出来,老师就问小朋友长大有什么好处,小朋友逐个回答,4小鸡通过小朋友的呼喊出来了,可是还有个小鸡没孵化出来,老师让小朋友模拟小鸡的嘴巴帮小鸡啄蛋壳,最终5只小鸡都出来了。进入第三幕,老师问小朋友怎么样才能快快长大引出这亩母鸡妈妈带小鸡们吃虫子,这时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小朋友们学着小鸡一起吃虫子,老师最后还问每个小朋友吃了多少条小虫子。最后一幕,母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去捉迷藏,小鸡们躲在了树林里,老师让小朋友们找出来,小朋友每个都很积极要上去,可是老师说做的好的小朋友才能上去,然后小朋友都坐的很端正,最后几个小朋友在树林的几个地方找出来小鸡,然后把小鸡放在对应的小椅子上。最后老师说天黑了,要回家了,让小朋友排好队跟着老师离开了教师。 分析:语言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课前的准备活动很重要,这里自己制作的围裙和大图书比PPT好,这里有互动的地方,小朋友可以通过触摸来更好的学习。老师制作了各种样子的类似蛋的东西,为了通过对比让小朋友知道蛋是什么形状的,而且知道椭圆形的不一定就是蛋。老师制作蛋和小鸡都是5个的原因是小朋友这个年龄段最多能数到5。老师通过问问题来引导整个游戏的过程,也帮助了小朋友认识各种道理。捉迷藏这一幕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认识到方位把小鸡放到椅子上是符合了小朋友一一对应的特点。最后老师模拟母鸡妈妈带小鸡们回家的情景带小朋友们出去,完成了整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