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魔兽世界 » 魔兽世界粉丝都去哪里了

魔兽世界粉丝都去哪里了

发布时间: 2022-07-02 09:13:11

‘壹’ 国服魔兽世界开了大灾变流失了多少玩家…

现在WOWer,很多都是从WAR3延续过来的。而小阿确实是WAR3中非常重量级的人物。85以后,萨尔出走,血蹄死亡,部落被小地狱咆哮统领,联盟与部落的分裂,这些都背离了WAR3故事的主线。而死亡之翼也是魔兽争霸前两个版本的人物,当时电脑没有普及,相信大多数玩家对他没什么兴趣。当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以后,相信人员流失的情况就很容易解释了。
BLZ的WOW系列其实在CTM没有开放以前,就注定了走下坡路,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游戏运营了这么久,还想保持高人气实在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WLK确实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版本,因为TBC后期,玩家流失的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TBC后期BLZ想开放微交易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自己也清楚,WOW不可能持续辉煌。
从网络游戏运营规则来看,WOW想继续辉煌是很难的,但是赚钱却并不难,因为WOW的忠实粉丝还会留下,而走掉的只是那些随便体验一下的人们而已。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想继续WOW之旅的人,而且忠实的粉丝是绝对不会因为难度提升而放弃的,相反,他们会因为难度提升而开心。
综上所述,CTM人员流失是必然的,他们的流失不是因为副本难度过高,而是WOW已经没有值得他们留恋的东西了。
http://www.comicyu.com/Html2010/20/2011/55928_2.html

‘贰’ 魔兽世界人都到哪去了

因为很多人都装不上,我光装就装了2天,最后只能买盘,或者下完整客户端,下完整客户端要20多G,下个几天的要!

‘叁’ 2015 年《魔兽世界》玩家大量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01.
这个问题的答案啊,还得从头细数。
魔兽真正奠定自己在MMORPG类游戏中的王者地位,其实是一个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巧合。既是天时地利,又是命中注定。说得梦幻一点就是,顺应天命而生,故而无人可拭其锋芒。
巅峰时期的魔兽世界,差不多可以这么形容。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呢,逐一分析起来,可能要聊起它的同胞哥哥,魔兽争霸了。
现在的玩家还在玩魔兽争霸的可能是极少数了,自然也不会了解魔兽争霸当年的地位。魔兽争霸是即时战略类游戏中的翘楚,入选过WCG电竞项目,在早些年电脑还不是很普及的中国,在无数玩家中心是至今还值得一玩的经典游戏。
魔兽争霸所积累的口碑,足以证明这是一个优秀的游戏。

而魔兽世界作为魔兽争霸的同胞弟弟,无疑是这种口碑和人气的直接受益者。
一个有着和魔兽争霸秉承一脉背景设定、又是截然不同游戏类型的MMORPG游戏,还是魔兽争霸的爸爸暴雪出品,想起来就是一种令人浑身如过电般颤抖不已的激动吧。
那时候的脑残粉也没比现在的脑残粉智商高到哪里去,许多人挥舞着票子,一看魔兽?暴雪?嗯,买买买!当时还造成了排队抢购的盛况,原本额定好的份量很快销售一空。

02.
聊聊当年比较流行的同类游戏中,有两个游戏肯定不得不提。
一个是EQ,中文名叫无尽的任务。现在提起EQ可能更多令人联想起EQ中各种反人类的游戏设定,但对于那时候的MMORPG来说,还是一个新的纪元,很多后世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这些先辈慢慢摸索出来的。
另一个是UO,中文名叫网络创世纪。追溯UO的历史,不得不提及PC史上享有盛名的RPG《传世纪》系列,以此为依托,随着网络游戏的理念的兴起,UO也应运而生了,成为第一款图形MMORPG游戏。

这两位前辈,在MMORPG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赞誉,因为他们开创性的创举,使得后来集大成的魔兽世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
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它们,无疑会发现其中相当反人类的不合理设定。这大概由于当时的制作理念还停留在“制作一个真实的世界”上,因为一切求真,反倒忽略了游戏中最重要的游戏性。

比如说,据EQ玩家说,EQ的角色死亡之后是要跑尸的,和魔兽不同的是,EQ角色死亡后并不是死亡,而是比死更可怕的活着,但没有装备,很脆,没有指引,没有地图,靠脚跑,找不到尸体就不能“复活”,可能你在路上又被怪干死了。死亡不仅要降级,一周之内没找到自己的尸体,尸体就带着装备消失了。
对,就是这么反人类。

早期的魔兽也有不少类似的毛病,不过有的玩家爱屋及乌觉得颇有兴味,有的玩家只是觉得各种反人类。
比如说60年代的术士一个石头只能做一个糖或者拉一个人,一到活动时间就得满世界地吸灵魂碎片,满背包都是这玩意;至于高傲的法爷,面包也得一个一个的搓,要知道那时候的副本可是40人的;那时候想打副本得先做开门任务,一个BOSS动辄打两个月也是现在不能想象的。

不过相对于EQ和UO来说,魔兽的设定更为人性化和趣味性,兼顾了游戏性和真实性。
铺垫了很久的背景故事也终于能拿出来大展身手。背景故事所铺垫出的大格局,也赋予这个世界颇为立体和真实的感官:既有大开大阖史诗般壮丽的历史感,亦有细腻独到小人物沉浮的感染力。我们现今所津津乐道的各种任务线中,仿佛能看到各个人物彼此交错的爱恨情仇,一生沉浮,也能窥看到数万年前壮阔的历史更迭,王侯盛衰。

这种真实和立体,还来源于与我们这个世界息息相关的各类文化。
比如说奥丹姆,会让人联想起沙漠中的金字塔和人面狮身;
比如说潘达利亚,会让人联想起我们信奉中庸之道的儒学;
……尽可能所模拟真实世界的地理环境,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起这个世界的风霜暴雪,雷霆雨露。这就是我们生活的魔兽世界。

03.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奇幻文学史上一个很伟大的作者,托尔金。
由于《魔戒》与《霍比特人》的巨大成功,直接推动了奇幻文学的复兴与流行,托尔金本人亦有现代奇幻文学之父的美誉。

魔兽世界诞生那年,正好也是托尔金一部重要作品《魔戒》电影化大热的阶段。
《魔戒》作为文学作品的出版的时候,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远销海外。深厚的底蕴,和细致考究的电影制作,使得它电影化也获得了很高的赞誉,曾经获得过30项奥斯卡奖项的提名,17项奥斯卡金像奖。
这不难想象一个全世界都在为美丽的精灵和邪恶的兽人(当然魔戒的底蕴也不仅仅局限于此)之间发生的各种争斗、爱恨而疯狂的时候,一个游戏默默走入了他们的视线。在这个游戏中,有各种奇幻文化设定中耳熟能详的精灵、兽人,还有各种神话故事中的神明,创世以及灭世,为自由而斗争,为权力而争夺,你会不想尝试一下吗?

说到这里,很多人不禁叹了一口气,感叹魔兽世界的好运气吧。
是的,所以才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嘛。
或许现在很多人盘点魔兽为什么成功,并不会提及《魔戒》的助力,但我个人认为,在一个奇幻文学重新流行和复兴的时代,无疑是增加了人们对于魔兽的接纳度与推广度。所以魔兽所获得赞誉,一则源自于自身的品质,二则也得感谢宽容的时代和伟大的《魔戒》。

04.
最后想聊聊暴雪。
我看过很多粉转黑的粉丝,还是叫路人吧,对于暴雪往往有非常极端的评价。要么认为暴雪是一个蔑视玩家的独裁者,要么认为暴雪是一个只会讨好玩家的无知者。
我倒是觉得,这些人大概做多了“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美梦,把暴雪想象的高高在上,一旦所行之事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犹如被玩弄了感情一般感觉心碎了。至于所加诸暴雪的评价,也说不清有几分理性,有几分是愧对了自己感情的泄愤了。

暴雪成立的初衷非常纯粹,就是希望制作游戏为生。
魔兽之所以诞生,一个是希望赋予魔兽争霸更鲜活的生命力,一个是对于市面上流行的MMORPG游戏的更多猜想。
他们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来制作魔兽世界,最初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能在魔兽世界这样的游戏中玩耍。对于游戏市场最大的野心,也不过在于能够多卖出几份游戏,希望能魔兽世界在开放一年之内,玩家数量稳步提升到100万。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众所周知了。

站在那个时代的拐点上,即便天时地利,为什么能在MMORPG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偏偏是魔兽世界而不是别的游戏呢?
我想,可能因为它的制作团队,也是一群玩家吧。
因为是一群玩家,所以希望自己制造的游戏是好玩的,有趣的;因为是一群玩家,所以知道玩家的意见是重要的,为此愿意花费时间来倾听玩家的反馈;因为是一群玩家,深知玩家对于魔兽世界、对于暴雪的深重意义,为此年年举办暴雪嘉年华,希望与玩家共度这样的盛会。

暴雪给予员工的待遇,在业内并不是最好的,还有传言说暴雪的薪资在业内属于偏低的。
不过对于有的人来说,能和自己梦寐以求的团队一起合作,开发一款有趣的游戏,比起薪资,可能这种参与感和投入感更占了上风。嗯,理智与情感?

05.
现在我们可以来聊聊魔兽为什么衰退了。
在花费了大量篇幅讨论魔兽为什么获得成功,相信我,这并不是骗赞的字数。而是在陈述一个很多人或许都不会注意到的一个事实,魔兽的成功,既是因为自身卓越的品质,也是因为站在了时代的拐点上。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实力强加运气好。

然而时代,是不会为某个人、某项事物所停留的。曾经风靡一时的事物,一样会被时代的车轮碾碎。这并不是理所当然地以为改进的再好点就不会被抛弃,而是时代进步了,它不需要你了。
好比电灯的发明,彻底把煤油灯打入冷宫一样,煤油灯再怎么改进,也不可能与电灯一争高下的。

对于魔兽世界来说,也是这样。
这个时代是属于英雄联盟的,剖开一切成见来看,英雄联盟也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游戏。旧王已死,新王当立。魔兽玩家们也不要觉得非常愤慨,我们常说时代的车轮非常无情,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时代的车轮,其实也是我们自身所推动的。换句话说,是我们自身选择了英雄联盟。

想想自己逐渐淡出魔兽的原因:
有的说因为工作忙,没时间;
有的说因为生娃养家,负担重。
魔兽的核心玩法中,比如PVE副本,需要投入大量且连续的时间完成raid活动,这对于已经成家立业的玩家来书,是很重的负担。但英雄联盟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再说我们自身浮躁的心态,60年代的玩家可以无插件地做任务升级,几乎人人都对任务线如数家珍,现今的玩家不说哪个能任务升级,能说几个令自己记忆犹新的任务线都算是认真的玩家。
可能对于现今的很多玩家来说,任务,不过是给予奖励的途径,暴雪精心设计的任务线,前后呼应的剧情一个字也没看过。

魔兽前期需要很多的时间成本,而绝大多数人都没这个耐心投入。
老玩家们一直声称,魔兽满级才是开始。
这个理念完全是错的。为什么满级才能开始?对于最初的魔兽玩家,升级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游戏过程,即便任务繁琐的要命,仍然充满探究一个新世界的趣味。对于现在的玩家,感受最多的只是升级难,升级繁琐,也无怪乎会有“魔兽满级才是开始”的劝诫了。

你说你没有玩英雄联盟,没有推动时代的车轮。
但有一个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时代,要么推动它,要么被它推动。还有的人,生活在过去,就会被它碾碎。

06.
我们再来聊聊魔兽世界本身。

很多玩家会说,我不玩魔兽世界了,是因为它把我最喜欢的天赋树删除了,它的职业同质化了,它的剧情又炒冷饭了,它开放飞行了,它关闭了飞行了,它搞出随机本了等等。
老实说,这是重点吗?暴雪还是那个年年开暴雪嘉年华,会深入玩家社区听取玩家反馈的暴雪,但是玩家好像没耐心等待魔兽这个庞然大物追上时代的步伐了。他们会说这样暴雪是傻X,玩家说改啥就改啥,也有可能说暴雪独裁,瞎改一通。几乎很少有人深思这些改动之后的顾虑。

早些年的飞行之争,后来的随机本之争,莫过于如此。
改动本身只有两个目的,一则是开放更有趣的游戏内容,另一个则是简化游戏难度,留住玩家。不过要分手的话,是怎么低声下气挽回都没用的。
比如说天赋树这个改动,天赋树删除了,许多人哀嚎着失去了天赋多样化的乐趣,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是,天赋选择虽然多,但大多数人都是选择最优解的那几套,繁杂的天赋反倒使新玩家不知所措。改动之后,真的是一件很坏的事么?

老玩家们总会因为各种理由流失,而留住新玩家自然是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游戏保持活力的根本。
对于习惯了繁琐设定的老玩家而言,一切都犹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但是新玩家呢,他们战战兢兢站到魔兽这个庞然大物面前,手足无措的就要开始他们的魔兽生涯,一路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勇士,是多么难得,也多么珍贵。
更多的新玩家,想到要练这么多级就放弃了,或者因为不识路放弃了,或者因为懒得研究技能放弃了。一路上,让他们放弃的理由太多了,还得提防人的恶意。

魔兽世界的品质一直都是没有变的。
唯一会让人感觉不快的地方只是在于,他们或许对于未来方向的把握有失偏颇。或许这种偏颇的来源,一则是因为魔兽世界屹立顶端已经太久,收获的声誉也太多,二则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它前进的方向也无迹可寻。
或许连英雄联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变成全世界如此受欢迎的游戏,正如当年的魔兽,只是埋头默默开发一个世界,抬眼一看,自己已经成了最受欢迎MMORPG。

07.
一个导致玩家不断流失的原因中,很多人坚称,是因为自己的朋友不玩了。
这折射出MMORPG的一个共性,那就是社交性。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内核虽然是角色扮演,但与之区分单机的区别也在于多人这个要素。甚至这个要素,远远重于角色扮演这个定义。

角色扮演需要你扮演一个角色,在一个世界中游历、成长。
角色扮演游戏的乐趣也在于扮演这种身份带来的认同感和收获感。

但不容忽视的,人就是社交性动物,三天没人说话都会感觉刻骨的孤独,何况是生活在一个除了自己就没有任何活物的世界。即便你打出一套超高的输出,获得了一个稀有的坐骑,无论悲伤还是喜悦,都无人分享,角色扮演游戏所带来的共情作用,也因为孤独被削弱了很多。
你甚至会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是游戏不好玩吗?还是你的坐骑不够稀有?都不是,只是因为你没有能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

一个玩家流失,很可能就会带来这样滚雪球式的流失浪潮。
不仅是魔兽世界,任何一个MMORPG都在面临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如此严峻又格外复杂,因为有的流失,是通过游戏没法改变的。
比如说,因为生存而选择离开,游戏是没办法挽留这类人的。
又比如说,还有的人纯粹只是想玩其他类型游戏,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08.
总结来说,玩家流失,表面上可以归因为游戏不好玩,但实际深究起来却是一系列复杂原因的综合结果。
魔兽自身也说过,王权没有永恒。在王座上魔兽已经坐得够久了,我也很庆幸,魔兽是被时代打败的,而不是某个同类游戏。这个已经不属于它的时代,还保持着为王者的尊严。这也足以证明,魔兽可以骄傲地说它对得起每个对它寄予厚望、热爱过的玩家。

至于魔兽会不会死掉,这得看对于“魔兽死掉”的定义。如果像巅峰时期那样,全球有千万级用户拥垒者才算活着,我想魔兽大概早就死了;但如果只是要求能一直保持服务器开放、一直有版本更新,我想魔兽大概永远也不会死。
它或许会像曾经风靡一时的魔兽争霸一样,变为核心向的小众游戏。
当然,它变为核心向的小众游戏之后,必然要遭受玩家大量流失的剧痛,还有各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各种冷嘲热讽。但是留下的玩家,必然是粉的不能再粉的核心玩家。对于一个游戏而言,核心玩家永远是最宽容,嗯……掏钱最爽快的玩家。

这对于魔兽来说,并不是坏事。
我可不想在回忆中追忆自己的魔兽生涯,也不想玩什么私服,我希望它继续活下来,哪怕不是以王者的身份,能一直陪伴身侧就已经很好了。

对于已经离开的玩家来说,魔兽曾经给他们带来很多欢乐;
对于还在坚持的玩家来说,魔兽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无论是哪类玩家,我们曾在艾泽拉斯相遇,纵使分离,也一样是战友。
为了艾泽拉斯。

作者:玉厄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7204095/answer/71054707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肆’ 魔兽世界里的人都去哪了

恩,和试玩没关系。这就是魔兽这个游戏的变化,很多号都是速起的,大部分起来后就是冲进度、下战场,所以很多地方都没人。偶尔有几个满世界采矿的都特别的少。其实魔兽的这种改变我们60年代的很不适应,以前会有你说的那种情况,现在很难有了。建议你到魔兽官网上看看,找个人多而且平衡点得服,可能会好点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伍’ 《魔兽》2天票房6亿 腾讯影业这个"新兵"做了哪些事

首映前就以1.2万场的预排片刷新影史纪录,首映日65.4%的排片率又把《X战警:天启》挤压到17.8%让人心疼。
零点场票房5200万,险些超过《速度与激情7》的5247万成为新的零点场票房冠军。
这部电影就是《魔兽》。
6月8日凌晨,十年跳票王《魔兽》电影版终于在内地正式上映了,于是整个世界都不淡定了。

截至发稿,《魔兽》上映不到两天,票房已近6亿。
万达院线零点场预售票房达1000万元 腾讯影业却称拍电影不为赚钱
如此惊艳的成绩背后,都有哪些投资方呢?——传奇影业(已并入万达院线)、环球影业、腾讯影业、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太合娱乐。
《魔兽》作为一部有着十年积累的大IP,背后再站着万达、腾讯、华谊等大咖,真是想不火都难。其中,万达、腾讯对于《魔兽》的助力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1月,万达宣布以230亿收购传奇影业100%股份,成为了《魔兽》背后的大金主。其对《魔兽》的院线支持自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映日65.4%的排片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万达院线。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万达在国内拥有影院292家,2557块银幕。
在首映前的两小时,万达院线零点场的预售票房已达到1000万元,占到全国《魔兽》零点场预售份额的22%,其中,仅IMAX厅的预售票房就达到了443万。
你见过这样的凌晨三点的万达影城吗?连影院座椅也是充分考虑到了部落和联盟“势不两立”的格局:

光大证券称,除联合制作方传奇影业的收益,万达院线还可能获得一半票房收入,外加5%-7%的发行佣金。因此,有媒体评论,《魔兽》大卖,万达院线或成最大赢家。
从收入上来讲,万达院线或许会是最大赢家,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腾讯影业也可以称得上是大赢家。
“我们参与到《魔兽》这个项目中的初衷,坦白讲不是通过它赚钱。”腾讯影业《魔兽》项目负责人张思阳对《首席娱乐官》表示。其实,相比于腾讯互娱的营收来说,电影的确不值得一提。腾讯游戏一天的流水可能就是几千万的级别。(当然,万达集团的地产帝国跟影视产业相比更是不差钱呐!)
那么腾讯影业为什么会成立,又为什么要深度参与到《魔兽》中来?张思阳称,“我们需要探索IP的塑造过程,了解学习通过游戏改编电影来打造泛娱乐的方式与路径需要经历哪些东西。”
从游戏改编成电影的维度讲,极少有成功的案例。

作为一个强大IP的影游联动案例,《魔兽》对于腾讯影业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据了解,腾讯影业也在考虑将《英雄联盟》影视化。
张思阳称,“做电影只是我们对于品牌IP的一种塑造手段。这一个价值可能跟经济价值没有关系,但是它背后所带来的一些未来的泛娱乐价值却不可估量。”
众所周知,在欧美地区,一部电影只有30%左右的收入来自票房,而中国恰巧相反,票房收入占到电影总收入的70%以上。因此,像漫威、迪斯尼那样,对于一部IP的全产业链开发往往能创造更大的更长远的价值。这也是腾讯影业在“泛娱乐”战略的背景中成立的原因。
但不同于万达院线在国内已经成为院线一哥的稳固地位,腾讯影业作为影视行业的新兵,更加需要多个优质项目的成功运作来汲取经验,并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实力。
腾讯影业投资电影的经验很少,第一部是《火影忍者》,第二部就是《魔兽》了。很明显,相较于前者,《魔兽》无论从群众基础、市场影响力、案例的典型性、票房规模上,都更具有说服力。因此,通过这次对于《魔兽》的投资和深度参与,腾讯影业势必会让业内人士眼前一亮。

互联网+泛娱乐 四类用户,精准营销
在“不差钱”的电影行业,如果只是追求按照传统的方式做电影,那么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便毫无意义。因此,当腾讯决定做电影的时候,就必须发挥它特有的基因优势:
1、泛娱乐:腾讯影业一直宣称“不会孤立地做电影”,而是通过泛娱乐的渠道来塑造完整的IP产业链。
2、互联网:腾讯影业背靠有着数亿活跃用户的腾讯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整合大数据、资源和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助力电影的制作和宣发。
在电影《魔兽》项目刚开始时,就需要用到大数据的分析。腾讯互娱的强势本身就在于游戏平台,因此在游戏相关的宣传和营销的大数据上,也有着很精准的基础。同时,传奇影业在北美也有自己的一支大数据团队。
当时腾讯影业与传奇影业合作,通过数据分析,最终把《魔兽》的目标用户分成四类:核心用户、认知用户、活跃用户、机会用户。
1、 核心用户。
最核心的用户自然是游戏《魔兽世界》的粉丝。
腾讯在2015年9月份就与传奇影业一起做了粉丝平台,即《魔兽》微信公众号和QQ公众号。通过这两种方式建立粉丝平台,针对内容运营组建微信群、QQ群,组织各种活动和调研,持续跟平台上的活跃用户进行互动。
同时,核心粉丝也是最有意愿购买正版衍生品的群体。而魔兽的衍生品授权独家给到了时光网,因此,腾讯的粉丝平台就专门给时光网开了菜单栏,可以买到魔兽的衍生品,同时给予粉丝平台的用户一些优惠活动,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对于核心粉丝的良好运营,可以使《魔兽》在首映前后即可曝出良好的口碑,进而影响后面的三种细分用户。

2、 IP认知用户。
这部分可能虽然称不上是《魔兽世界》的忠实粉丝,但是也被《魔兽世界》的强大光环所影响,对于“魔兽”这个IP很熟悉。
他们可能更多地在腾讯游戏平台上,本身可能就是游戏玩家。因此,腾讯影业会与腾讯游戏平台进行内部联动,通过数据分析,在游戏平台上进行精准的营销活动,让这一群泛游戏的用户对《魔兽》这部电影印象更深。
3、活跃用户。
这些人每个月都有一到两次的观影习惯,他们会看大片,对时下热点敏感。
对于活跃观影人群,腾讯网、腾讯视频可能对他们影响更多。在腾讯内部,腾讯影业牵头成立了一个项目组,腾讯网络视频也在其中(值得一提是,腾讯视频旗下的企鹅影业也是《魔兽》电影的参投方之一。)
比如6月6日上午,腾讯视频中NBA总决赛的第二场,同时在线人数过千万,腾讯在其中就投放了一支《魔兽》的广告。
4、 机会用户。
也就是一般的普通用户,去不去电影院看心情。
只有对上述前三种人群做好推广和口碑营销,才能形成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影响到机会用户,与之前《大圣归来》的模式类似。
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更直接的方式就是硬广以及大量曝光。所以腾讯在这一次的《魔兽》项目上也结合了腾讯体系里面能结合的一切资源,比如微信、QQ、腾讯视频、QQ空间、QQ浏览器、电脑管家、手机管家、钱包、兴趣部落等多个产品。

1-4线覆盖193个城市 互联网公司做地推或成影视业趋势?
互联网进入电影行业,不仅带来了大数据,还有强大的“地推军团”。
线下方面,腾讯架构下有一个平台营销部,在全国29个重点城市都有自己团队。同时,腾讯在全国建立有上千家的代理商体系,地推资源覆盖了全国1-4线甚至于县级的193个城市,拥有3000多名以上经验丰富的线下推广人员,对于线下活动有着成熟的运作流程,丰富的的线下营销经验,推广场景可以应用到网吧、社区、高校、卖场及区域的媒体等。
他们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跟几大推广场景结合,做一些地面活动,比如跟厦大之间合作的“校花带你观影”,以达到宣传和促票的作用。
此外,腾讯影业还与各大院线合作,在针对核心粉丝的整个营销体系中达成线上到线下的闭环,把通过线上运营的粉丝释放到线下影院。
比如,腾讯影业根据线上平台上整体粉丝的布局情况,在全国十个城市做了十场粉丝场观影,以此来针对核心粉丝进行线上线下的联动;与大地院线、A站合作了《魔兽》弹幕场……对于《魔兽》这个十年大IP,怎么可能不打情怀牌?曾经通过“开黑”建立深厚感情的好基友们,现在早已散落天涯,不太可能坐在彼此的旁边,来一起看一场电影,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电影。所以,大地院线还在6月8日晚的同一时间排了同一场《魔兽》电影。
可以说,从这次《魔兽》在三四线的下沉能力,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做发行的巨大潜力。
未来互联网公司做地推,会不会成为电影行业的一大趋势?
总而言之,《魔兽》的出品方之一腾讯影业正在用一系列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鲜玩法,给电影行业带来新的启示。从这个角度讲,腾讯影业也可以称得上是《魔兽》背后的大赢家。

‘陆’ 魔兽世界:暴雪的月卡洗粉事件,你知道吗

大家好,这里是魔兽世界时间,我是爱笑哥哥,每天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的游戏资讯。魔兽世界,画面上没有特别烧显卡,普通电脑也能玩,最重要的还是引进了魔兽争霸类游戏的概念。在中国游戏市场,乃至世界游戏市场里,这种类型游戏的概念还是比较空白的。天跟大家聊的是:暴雪的月卡洗粉事件,你知道吗?

【本文由爱笑哥哥说游戏呀原创,记得关注我哦!后期我会持续为大家创作更多文章的】

‘柒’ 魔兽那么火,网易代理后为何走向衰败了

魔兽的衰败和网易代理没有任何的关系,时代进步产生了太多的技术,也让人们对于游戏选择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魔兽只是被一个时代所淘汰,而且暴雪也没有在打算把这个游戏长久的做下去了,新的游戏必将取代它的位置。当一个新的时代开启的时候,旧时代的英雄会显得无比落寞,恨不能沙场战死,唯有白头伏枥,只靠一些老玩家支撑情怀。

其实不只是魔兽世界,很多他的晚辈也进入了衰老期,这是一个没有忠诚感的时代,用后即弃是很正常的现象,网易不需要为魔兽世界的没落背锅,虽然他做的确实不是很好,但是时代的脚步并不会因为某一家公司而停止,当这一代玩家老去,魔兽世界就只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而不复出现在其他人的生活之中。

‘捌’ 为何魔兽世界怀旧服如今成了主播坟场,不仅引发争议,路人见到主播也如同瘟神一样

我们都知道魔兽世界推出了怀旧服,怀旧服把之前的魔兽世界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还原出来了,而怀旧服一推出就吸引了一大批的老玩家,那为何魔兽世界怀旧服如今成为了主播的坟场,不仅引发争议,路人见到主播也如同瘟神一样呢?

大家喜欢的是一点点做任务,慢慢升级的感觉,这样才更加真实,才更有年代感,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那种情怀,而主播的出现真的是完全破坏了这种情怀,因此很多玩家都开始抗议主播进入魔兽世纪怀旧服。

上就是我个人觉得魔兽世界怀旧服成为主播坟场的根本原因。

‘玖’ wow吧的老wower大量流失,他们现在主要去哪些吧了

有一部分去了天涯的WOW吧,有些去了专业的小吧,如战士吧,法师吧。。。还有一些去了以前的友好吧,,海吧,D8,

‘拾’ 《魔兽世界》的粉丝们,你们心目中最难忘的是哪个版本

在《魔兽世界》怀旧服玩家都在讨论TBC怀旧服何时上线的时候,不少关于TBC版本的老问题再一次被玩家提起,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魔兽世界》最经典的版本之争?很多玩家都将TBC视作《魔兽世界》最经典的版本,而WLK版本也有着不少粉丝,但是这两个版本真的有可比性吗?“燃烧的远征”和“巫妖王之怒”谁才是真正的经典?

从纳克萨玛斯炒冷饭开始,再到祖达克和蜘蛛王国的取消,还有最后采用传送到达巫妖王冰封王座,这些都是玩家难以接受的。更为关键的是,国服经历了漫长的TBC时期,相比之下WLK的体验对于国服玩家来说根本不完整。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488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926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386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476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833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118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822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1007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887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