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和暗黑破坏神哪个出的早
‘壹’ 魔兽世界是哪里出的
晕……这个问题,很好很强大……魔兽是美国暴雪娱乐(Bilzzard)公司出品的。暴雪公司出品的游戏有:《暗黑破坏神》,《暗黑破坏神Ⅱ》,《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系列,《魔兽世界》,还有正在开发的《星际争霸2》等。
‘贰’ 暗黑破坏神2 2D界面和魔兽争霸差不多吗
差好多。。。。。。暗黑2是2000年出的 魔兽争霸是03年出的。都是一个公司出的游戏,差3年你可以想想这个差距了。暗黑2颜色也没 魔兽争霸绚丽 不过两个游戏不是一个类型的 魔兽争霸是即时战略类 暗黑2是动作类的RPG,只比画面的话当然是魔兽争霸好了
PS:如果要分的话魔兽争霸算是2.5D的不是2D的
‘叁’ 星际争霸和暗黑破坏神,谁先出
1996出的暗黑破坏神1代
1998出的星际争霸
都是美国暴雪公司出的。
http://it.13520.org/ArticleView/2005-9-7/Article_View_114998.Htm
星际争霸》(starcraft)在游戏圈内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但是制作《星际争霸》的暴雪公司(blizzard)则远远不如它的产品有名。而实际上,暴雪公司已经成为游戏产业的一个神话,其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暴雪公司是游戏产业的一个神话,10年时间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经典。它的成功具有许多的神秘色彩,但有目共睹的是,在群雄纷争的游戏业,制作权威性作品一直是暴雪的愿望
和动力。
三年磨一剑
1991年,两名美国ucla大学毕业生迈克?莫怀米(mike morhaime)和艾伦?阿德汗(allen adham)共同创建了silicon & synapse(硅与神经键)公司。起初替人开发一些简单的棋类游戏,当年开发的《摇滚》和《丢失的海盗》两款rpm游戏,有幸成为美国第一个被移植到日本任天堂的超级游戏。1994年,暴雪公司被一家着名的发行公司收购。就在这一年,包括程序员、设计员、绘图员和音响师在内只有15名员工的暴雪,隆重推出了以“暴雪”之名面世的惊世力作pc游戏《warcraft(魔兽争霸)》,并且第一次在自己的产品包装盒上贴出了“blizzard(暴雪)”的标签。
在当时,游戏公司开发一个产品并不需要庞大的费用,但回报率却相当丰厚。所以,一套《warcraft(魔兽争霸)》就为暴雪赚得了足够的再生产资本。1995年,暴雪趁热打铁,推出了《warcraft ii(魔兽争霸ii)》,获得了更大的成功,销量超过百万。
1996年,暴雪的第二个系列精品《diablo(暗黑破坏神)》上市,18天卖出100万套;第二年,《diablo ii(暗黑破坏神)》上市不久很快卖出250万套,成为当年最畅销的游戏。
到了1998年,暴雪已经是家大业大,财大气粗,为推出《starcraft(星际争霸)》积蓄了雄厚的实力。被游戏业誉为“划时代精品”的《starcraft(星际争霸)》上市之前,暴雪准备了100万套,刚一露面,等待已久的各国玩家便疯狂追捧,100万套三个月销售一空,成为当年全球最大销售量的游戏。第二年,《starcraft(星际争霸)》轰动韩国,在当地卖出100万套,韩国也因此成了《starcraft(星际争霸)》的最大用户国。
‘肆’ 魔兽世界那个游戏是暴雪出的吗,暴雪都出过什么游戏
星际争霸 魔兽争霸 魔兽世界 暗黑破坏神 地狱之门:伦敦(这个有点牵强) 公司名称:暴雪娱乐公司 英文名称:Blizzard 创立时间:1994年正式成立 总裁:Mike Morhaime 开发游戏:魔兽争霸系列、暗黑破坏神系列、星际争霸系列(单机);魔兽世界(网游) 国内合作伙伴:奥美电子公司 官方网站: http://blizzard.com 暴雪公司历史
‘伍’ 请问《星际争霸2》、《暗黑破坏神3》和《魔兽争霸4》什么时候出呢
星际2早就出了啊
暗黑3现在已经进入beta测试了,正式发布在2012年
beta客户端下载:http://www.diablo3.cn/201109/download-detail-960.html
至于魔兽4,还根本没有进入暴雪的日常吧
‘陆’ 暗黑和魔兽是什么关系
暗黑和魔兽是由同一家公司暴雪出品的。
‘柒’ 听说国里又出什么大游戏了,暗黑破坏神3魔兽什么的好几个,我是玩dnf的,哪个比较好
国里是什么?
暗黑3和魔兽是美国暴雪公司出的
暗黑3是2012年5月出的,只不过今年3月出了个资料片,马上8月又会出一个资料片罢了,简而言之是打怪升级游戏
魔兽一直都没有出新的,只是出了一个魔兽相关的炉石传说,是卡牌游戏,跟游戏王类似。
至于哪个好,我觉得跟DNF都不是一个风格的游戏,题主你自己看吧
‘捌’ 暴雪游戏,哪个系列最为经典,魔兽争霸系列,星际争霸系列,暗黑破坏神系列,那个最经典为什么
魔兽系列最经典,星际其次,暗黑名气大得莫名其妙
‘玖’ 魔兽争霸出来比较早,还是星际争霸出来比较早
魔兽
英文名称:Warcraft:Orcs & Humans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 :人类与兽人
发行时间:1994年
游戏类型:即时战略
英文名称:Warcraft 2: Tides of Darkness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2:黑潮
发行时间:1995年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2: Beyond the Dark Portal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2:黑暗之门
发行时间:1996年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2: Battle.net Edition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2:战网版
发行时间:1999年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Starcraft
中文名称:星际争霸
发行时间:1998年初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Starcraft: Brood War
中文名称:星际争霸:母巢之战
发行时间:1998年末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3: Reign of Chaos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 3:混乱之治
发行时间:2002年7月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3: Frozen Throne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 3:冰峰王座
发行时间:2003年7月
游戏类型:RTS
随便打开一本游戏杂志,被玩家讨论最多的游戏,开发者基本都是他;能做到一个网络游戏还没开始测试,就能占据玩家心目中第一位置的,也是他;一个游戏公司自从确立自己名称之后至今还没有开发过失败游戏的,同样是他。他就是游戏业内传说中那战场上无敌的巨人,暴雪。介绍暴雪是简单的,因为他开发的游戏你能用十个指头数得过来;但是介绍这样一个公司又是困难的,他每个游戏带给你我的影响,带给游戏行业的影响是相当深刻和广泛的。既然这样,我只好偷懒一点,从竞技游戏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浅显的探讨。
暴雪用《魔兽争霸3》告诉我们:玩游戏,开心就好。
传说的开始:1994--1997
英文名称:Warcraft:Orcs & Humans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 :人类与兽人
发行时间:1994年
游戏类型:即时战略
从这时开始,暴雪(Blizzard)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游戏包装盒上。之前暴雪也以"Silicon & Synapse"、"Chaos"等名称开发过一些电视游戏平台上的游戏,影响有限。虽然此作被一些人认为是当时大红大紫的《沙丘2》的跟风之作,但是其首开先河的即时战略联网模式为此后的即时战略游戏多人模式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竞技游戏由此有了发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道理在暴雪的游戏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大量快捷键的操作设定为以后游戏的发展指明了思路。游戏附带的随机地图生成器也是第一次在即时战略游戏中出现的东西,为玩家增添了不少游戏乐趣。最重要的一点,《魔兽争霸》初代拥有十分出色的销量,为暴雪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金。
英文名称:Warcraft 2: Tides of Darkness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2:黑潮
发行时间:1995年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2: Beyond the Dark Portal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2:黑暗之门
发行时间:1996年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2: Battle.net Edition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2:战网版
发行时间:1999年
游戏类型:RTS
《魔兽争霸2》及其资料片奠定了暴雪在游戏业内的地位。如果说一代模仿的痕迹还比较明显的话,从二代开始,暴雪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此作开始暴雪新的操作体系--右键点击移动,左键选择--得以确立。支持8个玩家的调制解调器或者局域网的对战让更多厌烦了其他战略游戏只能和电脑斗气的玩家投入到魔兽2的怀抱。"战争迷雾"的概念也第一次被暴雪引入到即时战略游戏当中,大大增加了游戏中战场形势的变化和战略战术的丰富。由于玩家仅能看得到己方部队附近的很小范围,一旦部队离开这个地方很快会被迷雾阴影笼罩。这个功能的实现彻底让战斗从人海厮杀变成了斗智斗勇,如果不能在战斗中不断揣测对方的心理,猜测部队的行进方向,那么对方的偷袭、伏击等战术马上就回让你吃尽苦头。这个创举被大量的游戏所借鉴,成为后来大部分战略游戏对地图操作的一个通用标准。1999年推出的战网版可以支持Ballte.net,为这个作品打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步入成熟:1997--2002
英文名称:Ballte.net
中文名称:战网
发行时间:1997
类型:网络对战服务器
在1997年,我们国内是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呢?香港回归了,家用电脑即便是组装机最便宜也要八、九千,上网一律拨号,价格每小时超过10元。在1997年,Battle.net达到了70万用户和峰值1300万玩家在线,他们都在用暴雪的游戏"大菠萝"和"魔兽2"在上面厮杀拼斗,其乐无穷。日后暴雪种种游戏能够取得成功,"战网"居功志伟,对竞技游戏的贡献更是让人侧目。
暴雪的这项服务不仅仅是提供给玩家更多的游戏乐趣,更重要的是有效限制了盗版的横行。由于实施了严格的验证技术,只有使用正版游戏附带的CD-KEY才能登陆战网,从而体现了正版游戏的优越性。可以说,暴雪所采用的这种增值服务要比微软提出基于"视窗"系列操作系统的类似概念早了6年多。
英文名称:Starcraft
中文名称:星际争霸
发行时间:1998年初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Starcraft: Brood War
中文名称:星际争霸:母巢之战
发行时间:1998年末
游戏类型:RTS
只是一个游戏而已,其实翻来覆去仅仅是一个游戏而已,只不过官方发布了一个又一个补丁,玩家们就全员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热烈讨论和游戏实践,估计现在业内只有暴雪能够做到这一点了。同样,《星际争霸》发展的历程也可以用版本来清晰的给予读者说明:
1.00版--1.03版,可以称之为史前时代。笔者有幸,第一个真正深入进去的电脑游戏就是这个版本的星际,而且是正版。是一本定价不菲的杂志中附送的光盘带给了我这个天使,不过去除了局域网对战功能,当时一个人玩没感觉有什么不妥,不过现在我深刻的理解了和人对战才是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那时在国内几乎没有成规模的比赛组织,仅有的几个战队也大多结构松散,至于微操作、比赛录像等等更是闻所未闻。不过《星际争霸》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给其后来在全世界的流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4版--1.07版,资料片"母巢之战"的出现让《星际争霸》走向了辉煌,也让"暴雪"的名字和竞技游戏仅仅的连接在了一起。上图估计很多"星际"玩家都非常熟悉了,在那场比赛中,GRRR用之前几乎闻所未闻的克隆手法用9个自杀机在瞬间逐个撞杀撞伤OCTOBER的2个吞噬者和5条飞龙,让己方遭到缓速魔法袭击的飞龙群反败为胜,从而一举击溃了对手。"微操作"、"大局观"、"韩国扩张流"、"时间和时机",越来越多的可爱字眼出现在了战报当中,实践在玩家的实战当中。从1.04版开始,"打星际去"成为了很多学生放学后的第一选择,竞技游戏也渐渐成为大众传媒中平常的词语,比赛渐渐频繁和正规,更多的资金和人员介入到了竞技游戏当中,很多"星际"玩家也做起了靠玩游戏赚钱的梦。
1.08版--1.11版,成熟、蛰伏和没落。1.08版推出的游戏录像功能让更多的玩家可以轻松获得比赛的信息和高手的风采,同时调整了三个种族的平衡性。在这一时期,国内玩家在WCG上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AG=MTY与=AG=deep拿到了星际二对二团体比赛的冠军。不过在日益繁荣的背后,比赛暗箱操作、选手互相殴打、枪手等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让更多的玩家希望破灭,或进入相近的公司继续从事这项事业,或退隐山田去追求自己的其他梦想。"职业玩家"在国内从实事上证明并不太符合实际国情,竞技游戏也逐渐恢复冷静。越来越多的选择也让星际玩家逐渐投入到了其他游戏的怀抱中。
在传阅相当广泛的文章《中国星际争霸历史回顾(重写版)》中,作者用充满独特感情的笔触写道:"若干年后,同处在我们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正在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下玩游戏,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电子海洛因,不知道网吧玩竞技游戏属于违法,不明白玩游戏也需要权利。他们怎么也不会理解有多少孩子曾经很有组织有纪律地聚集在一起,发誓永远不碰游戏,将童贞与天性掐死在自己手里。他们会问:什么是星际?"《星际争霸》对于国内玩家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是推开了竞技游戏这扇大门。推门的过程是漫长的、对很多玩家是心酸的、不过是必须的。前辈推开了门,让后来者能够看到光明,这就足够了。感谢你们,中国竞技游戏的开拓者!
总之,在《星际争霸》上的成功更加让暴雪坚定了竞技游戏发展的信心,竞技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潮让更多的玩家投入其中。"暴雪"这块金字招牌闪闪发亮。
2005年2月17日,在暴雪发布《星际争霸》七年之后,暴雪仍然为《星际争霸》推出了最新的1.12版补丁,星际的话题还将继续下去吗?
再创辉煌:2002至今
英文名称:Warcraft 3: Reign of Chaos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 3:混乱之治
发行时间:2002年7月
游戏类型:RTS
英文名称:Warcraft 3: Frozen Throne
中文名称:魔兽争霸 3:冰峰王座
发行时间:2003年7月
游戏类型:RTS
英雄的暴雪第一次让"英雄"在一个即时战略游戏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也让即时战略游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制作之前就广受关注的本作,即便现在流行了2年多也丝毫不见衰退的痕迹,反而随着版本的更新而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3C、TD、熊猫,暴雪驾驭游戏的能力得到了十足的体现,最大程度上给予玩家最大的可能,充分调动玩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许成为了一种定律,只有暴雪的游戏只有发布了资料片才能称之为"完整",魔兽2、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2等等无不如此,魔兽3也不例外。"冰峰王座"版本的推出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到至今的1.17版,随着游戏平衡性的不断调整,玩家的热情也一次次高涨。
暴雪的《魔兽争霸 3》通过良好的上手性、深刻的内涵、曲折的剧情、丰富多彩的玩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竞技游戏之中,也在逐渐改变"竞技游戏"在国内玩家心中的形象。 "玩"游戏不仅仅是正大光明,更是表明在国内对于竞技游戏的理解归于理性。正如巴西的足球,参与的人可以很多、谈论的人可以很多,不过毕竟巴西足球国家队只能容纳那么几十人,职业运动员的数量和总体人口比起来毕竟是九牛一毛。只要我们享受到了游戏的乐趣,遇到一位新朋友能通过游戏来找到共同的话题,这比硬盘里塞满了比赛录像、每天在电脑屏幕前训练超过10个小时不是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现实需求吗?我在这里不是反对玩家向更高的游戏水平努力,如果中国玩家在世界竞技场上扬眉吐气我同样会高兴万分,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电子竞技爱好者而言,暴雪用《魔兽争霸 3》告诉我们:玩游戏,开心就好。
暴雪为竞技游戏在国内的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没有好的游戏作为平台,正如没有完善平等的运动项目规则,暴雪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为我们奉献了众多品质优异的游戏,搭建了玩家交流和竞争的平台。"电子竞技游戏"可以成为国家承认的一项体育运动,暴雪也是功不可没。不过国内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也提醒着人们,竞技游戏在国内的发展,任重道远(别的不说,让国内网吧中的竞技游戏一半用上正版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估计那时候即便每台机器的授权费是10块钱也能让奥美笑疯了)。而且随着游戏在国内的发展一日千里,越来越多的选择摆在了玩家的面前,暴雪的玩家群也存在着分流的危险。不过相信暴雪能够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战场上无敌的巨人,在传说中是不会倒下的